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玉强  郑恒兴  龚良维 《解剖学报》1998,29(3):251-254,I008
为了解贫办脏器感觉信息的传递道路,用结合生物素的葡聚糖妥作为顺行追踪剂,研究了大鼠腰骶髓中间带外侧核向脑桥臂旁核的投射。将BDA注射酝中间带外侧核后,顺行标记的轴突终末出现于双侧的臂旁核,同侧略大。大量的BDA标记的轴突终末出现于臂旁外侧核的外侧内核和外侧中央核,少量分布于外侧背核。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四甲基罗达明 (TMR)逆行追踪结合 P物质受体 (SPR)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 (DCN)和中间带外侧核 (IML)内的 SPR阳性神经元向外侧臂旁核 (L PB)的投射。将 TMR注入一侧 L PB后 ,可在腰骶(L6 ~ S2 )节段观察到大量红色的 TMR逆标神经元 ,这些 TMR逆标神经元主要集中于 DCN和 IML内 ,多为中型 (直径 2 0~ 5μm)梭形、三角形或多极形 ;SPR阳性神经元也主要分布于 DCN和 IML内 ,并以 IML 居多 ;部分 TMR逆标神经元同时呈 SPR阳性。上述结果提示腰骶髓 DCN及 IML内的 SPR阳性神经元可能接受由 SP介导的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并将之向 LPB传递。  相似文献   

3.
4.
内脏和躯体初级传入冲动在猫骶髓后连合核的汇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在电刺激猪盆神经和胫神经或机械性刺激会阴部时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共记录了80个单位放电神经元,其中13个为无关单位.电反应类型有3种:长潜伏期长串反应,短潜伏期长串反应,抑制性反应.在所观察的对刺激呈有效反应的67个单位中,30个(44.78%)对躯体和内脏刺激均起反应,其中,12个对盆神经和胫神经传入冲动都起反应;18个对盆神经和会阴部躯体感受野的传入呈汇聚性反应.对会阴部感受野施加各种机械性刺激,鉴定此汇聚神经元为WDR神经元.67个有效反应单位中还有5个(7.46%)只对内脏传入冲动,32个(47.76%)仅对躯体传入冲动做出反应.本研究从电生理学上验证了本教研室在形态学上发现的盆腔内脏(膀胱)初级传入和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在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的汇聚,并对汇聚的类型和意义进行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将10%福尔马林1.0 ̄1.5ml经尿道注入大鼠膀胱,于刺激后的0.5、1,2,8,24,48h取材,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观察脊髓腰骶段后连合核区的SP样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并随机抽样进行图像分析,另设对照组,向膀销内注入生理盐水,0.5、2.0h后取材,结果显示:福尔马林刺激后,腰骶髓后连合核区S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与对照组相比,在1h内明显减少,而在2h时则呈增加趋势,8h又恢复正常,同时本文以同样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组的既往研究曾发现 ,膀胱的初级传入投射纤维中有一部分传递伤害性刺激 ,投射于腰骶髓的后连合核。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盆腔内脏和后肢躯体性结构的伤害性刺激诱导 FOS阳性反应在大鼠后连合核的表达状况 ,藉以确定投射于后连合核的传递痛信号的初级传入的来源。本实验分别向盆腔内脏的膀胱和直肠以及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外侧皮肤及腓肠肌等四个不同部位注入 2 %福尔马林溶液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腰骶段脊髓内 FOS的表达状况 ;并向此四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结果证明 ,将 2 %福尔马林溶液注入膀胱或直肠内腔后可主要诱导 L6,S1 ,S2 节段后连合核出现大量 FOS阳性细胞核( 2 5~ 95个 /片 ) ;向小腿外侧皮肤或腓肠肌注射福尔马林溶液 ,则主要在背角浅层出现浓密的 FOS阳性细胞核而在后连合核仅发现极少量的 FOS阳性细胞核 ( <5个 /片 ) ;在不给予福尔马林刺激的对照组 ,后连合核内也出现极少量散在的 FOS阳性细胞核 ( <3个 /片 )即后连合核内出现极少量的传递躯体伤害性刺激的传入成分与不给予福尔马林刺激的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别 ,这种极少量的神经元在神经机能的传递上不应有何作用。因而 ,本研究结果提示 ,盆腔内脏来源的痛信号初级传入成分是后连合核内唯一的有机能意义的痛传入成  相似文献   

7.
大鼠骶髓后连合核的中枢联系及其机能分析—HRP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史中立  秦秉志 《解剖学报》1990,21(4):362-368
  相似文献   

8.
9.
以成年大鼠脊髓片骶髓后连合核为模型,应用盲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研究了DCN神经元对与伤害性信息传递和抑制有关的递质的反应。证明:谷氨酸在DCN神经元引起由NMDA和非NMDA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汉;P物质激发的内向电流可被spantide或CP-9994阻断;GABA激发的外向电流由GABAA和GABAB受体介导;甘氨酸激发的外向电流可被士的宁完全阻断。  相似文献   

10.
将10%福尔马林1.0~1.5ml经尿道注入大鼠膀胱,于刺激后的0.5,1,2,8,24,48h取材,进行兔疫组化(ABC法)反应,观察脊髓腰骶段后连合核区的SP样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并随机抽样进行图像分析、另设对照组,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0.5,2.0h后取材。结果显示:福尔马林刺激后,腰骶髓后连合核区S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与对照组相比,在lh内明显减少,而在2h时则呈增加趋势,8h又恢复正常。同时本文以同样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于刺激后1,3,8,12,24,48h和5d取材,对照组于刺激后24h取材,进行原位杂交组化反应,观察腰骶髓背根神经节内SP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显示:福尔马林刺激后3h即出现SPmRNA表达神经元数量的明显增加,24h达到高峰,并在48h以后开始下降,到5d后回落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躯体与内脏传入向鼠脊髓后连合核区的投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8只Wistar大白鼠,采用跨神经溃变技术,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牙凝集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研究了膀胱和坐骨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向脊髓L6-S2节段后连合要我的投射。在同一只鼠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向膀胱注入HRP或HRP和WGA-HRP溶液。  相似文献   

12.
探讨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ST36)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机制。向大鼠乙状结肠注射福尔马林制作内脏痛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A、B、C和D组:A组为单纯内脏痛组;B组为预先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再制作内脏痛模型;C组为制作内脏痛模型后再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穴;D组为对照组。观察大鼠痛行为表现后,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内脏痛大鼠骶髓后连合核(dorsal commissural nucleus,DCN)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OX42的表达变化。单纯内脏痛组大鼠的痛行为表现最为明显,内脏痛+针刺组大鼠的痛行为表现略减低,针刺+内脏痛组大鼠的痛行为表现明显减弱。单纯内脏痛大鼠DCN内GFAP和OX42的表达明显增强;内脏痛+针刺组大鼠DCN中GFAP和OX42的表达明显减弱;针刺+内脏痛大鼠DCN中GFAP和OX42表达减低更加显著。实验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明显地减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内脏痛反应,这种作用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反应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内SP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光、电镜下的特征及其与SP免疫阳性终末的突触联系。结果证明,SP免疫阳性终末和SP受体阳性胞体及树突均密集分布于后连合核区。在光镜下双重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显示二者重叠分布,且可见大量的SP样免疫阳性终扣与SP受体阳性胞体或树突紧密接触。电镜下证明SP受体免疫阳性产物不仅位于突触后部位而且分布于胞体和树突的非突触部位,有42%的SP受体阳性树突与SP阳性终末形成突触连接。在此未发现SP受体免疫阳性终末。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腰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接受由SP介导的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入,且其主要为盆腔脏器内脏初级传入成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 种亚型(m GluR1, 1α, 2, 3, 5, 7, 8)在大鼠骶髓后连合核的分布。结果如下:(1)骶髓后连合核含有少量大、中型m GluR1 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但几乎看不到阳性纤维和终末;(2)m GluR1α样阳性胞体较少,且多为小型,阳性纤维和终末却十分致密;(3)骶髓后连合核可见一些中、小型m GluR2/3 样阳性胞体,阳性纤维和终末比较稀疏;(4)骶髓后连合核可见少量小型m GluR5 样阳性胞体,而阳性纤维和终末却十分致密;(5)骶髓后连合核内淡染的m GluR7 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均较少;(6)骶髓后连合核几乎看不到m GluR8 样阳性胞体和纤维,只能见到少量阳性终末样结构。另外,在外侧脊核内可见到一些m GluR7 样阳性胞体和纤维;在脊髓背角浅层内可见到许多m GluR7 样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以及少量m GluR8 样阳性结构。骶髓后连合核是后肢躯体非伤害性信息和盆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的重要汇聚点。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谷氨酸是参与躯体和内脏感觉信息传递的重要神经递质。它可通过与在骶髓后连合核大量分布的m GluRs(m GluR1, 1α, 2, 3, 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神经降压素(N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向丘脑(TH)和外侧臂旁核(LPb)的NT能投射。将FG注入一侧TH或LPb后,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脊髓背角的I层;N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I层、II层外侧部及II层内侧部与III层交界处;脊髓背角I层内可观察到FG逆标记并呈NT阳性的双标记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脊髓背角I层的NT阳性神经元向TH和LPb投射,提示脊髓背角I层内的NT阳性神经元可能向TH和LPb传递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16.
骶髓后连合核接受盆内脏伤害性信息传入的形态学证明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阐明投射至骶髓后连合核的盆内脏初级传入中是否含有传递伤害性信息成分,本研究综合运用特异性标记初级传入C纤维的BSI-B4-HRP跨节追踪技术,神经干局部涂抹C纤维毒素CaPsaicin并结合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猫投射至骶髓后连合核的盆神经初级传入纤维中是否含有传递伤害性刺激的成分;同时观察了秋水仙素处理的骶2后根节内BSI-B4标记的初级传入神经元与S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关系。结果如下:(1)向盆神经注入BSI-B4-HRP,骶1~3后根节内出现平均直径34μm的标记细胞,后连合核内出现密集的标记终末,电镜下证明通过Lissauer氏束进入脊髓内的标记纤维均为无髓纤维;(2)对盆神经进行局部Capsaicin处理,引起后连合核内的SP免疫阳性纤维和终末明显减少;(3)骶2后根节内BSI-B4-FITC标记细胞有17%同时呈SP免疫阳性;(4)骶2后根节内BSI-B4-HRP标记的盆内脏初级传人神经元的39%同时呈SP免疫阳性。本研究结果在形态学上证实了骶髓后连合核接受盆腔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入,它可能是中继和整合盆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低级中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