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将自体输血等多种节血措施综合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观察不用或少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实验组)术中采用综合节血措施,包括术前及体外循环转机前采集自体血贮存以术后回输;回输剩余机血;术前、术中应用药物保护血液提高凝血功能等.同期选择30例异体输血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异体输血量及术后纵隔引流量等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PLT、Hb、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而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采用自体输血等多种综合节血措施,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少输或不输异体血,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异体输血可能引起的传播疾病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心脏直视手术不用异体库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采用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观察不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应用自体输血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68例患者术中采用综合节血措施,包括术前贮血,术中回收血以及应用抑肽酶。同时选择68例接受输异体库血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中心静脉压(CVP),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术后引流量等差异。结果 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Hb,PLT均较术前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5),但Hb ,PLT,PT仍在正常范围内,PaO2术后较术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术后Hb,PLT,PT及引流量均无统计学显著怀差异(P>0.05),而术中失血量,用库血量却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自体输血的心脏直视手术患乾,围术期虽有轻度贫血但不影响血液的携氧功能,术后出,凝血状况亦不受影响,并能减少输异体库血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3.
范琦慧  张伟峰  严海雅 《浙江医学》2010,32(10):1506-1508
目的 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对前置胎盘患者分娩前后RBC、Hb、HCT和PLT的影响,并观察术中出血量及出血并发症,探讨在前置胎盘患者中应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共30例,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输血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予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成分输血,对照组不进行自体输血,观察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学指标(RBC、Hb、HCT和PLT)的变化、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血中RBC、Hb、HC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Hb含量的术前术后变化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异体输血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容血液稀释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可减少产科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骨科大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则根据需要输入异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术中出血量、输入异体血量与比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b、Hct值以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入异体血量(255.1±19.5)ml及比例4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能避免或减少输异体血,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手术中自体输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将自体输血等多种节血措施综合应用于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手术,观察不用或少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对30例进行ECC心脏手术患者(实验组)术中采用综合节血措施,包括术前及ECC前采集自体血贮存术后回输、回输剩余机血、术前和术中应用药物保护血液提高凝血功能等。同期选择30例异体输血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异体输血量及术后纵隔引流量等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Plt、Hb和Hct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采用自体输血等多种综合节血措施,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少输或不输异体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血和异体血回输前后静脉血的红细胞数量和血液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54例肝脾破裂出血等突发性腹腔内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7例,A组输入自体血,B组输入异体血,分别检测血液回输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FF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rr)。结果①未输自体血或异体血前,两组患者的Hb、RBC、Hct、PLT、FIB明显降低(P〈0.05),PT、APTT、TT明显延长(P〈0.05);②回输自体血或异体血后,A,B两组患者的RBC、Hct有一定增高(P〈0.05),PT、APTT、TT进一步延长,PLT和FIB进一步降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自体血和异体血回输的效果相似,两者均能提高RBC和Hct,回输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自体血回收仪在脑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血回收仪减少输血量和输血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自体血回收仪对30例选择性脑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出血进行洗涤回输。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自体血回输量(560±72)ml,输异体血(260±48)ml,无自体血回输并发症。对照组输异体血(491±78)ml明显高于观察组(160±48)ml,P〈0.01。结论应用自体血回收仪,可减少脑瘤手术中的出血输血量和输血并发症,尤其适合估计术中出血较多的大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人工表面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及讨论。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表面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4例,共47个膝关节。其中单侧膝关节41例,双侧膝关节3例。22例患者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装置(A组),22例患者采用常规引流袋(B组)。比较患者术后6小时引流量及术后24小时总引流量。比较患者术后平均输血量,平均输异体血比例。并观察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患者术后6小时引流量及术后24小时总引流量比较,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回输自体血363.9ml,其中有5例患者接受异体血输血,平均输异体血144.5ml,输异体血比例22.7%。B组18例患者接受异体血输血,平均异体血输血量285.4ml,输异体血比例81.8%。A组自体血回输患者均无不良反应,B组异体血输血过程中有2例出现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结论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能够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量,降低对异体血的需要,可减少因输入异体血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自体血回输虽无法完全纠正术后患者贫血症状,但它可以减少输入异体血的机会。因此,在异体血血源紧张的情况下,应用自体血回输器回输自体血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自体血回输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影响是否输异体血的相关因素,以及输异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在本院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进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全部29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输异体血分为输异体血组和未输异体血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术前血红蛋白(Hb)浓度、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血输入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是否接受抗凝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部293例患者中,99例患者避免了住院期间输异体血,异体输血免除率为33.7%;年龄、体质量、性别、ASA分级、术前Hb浓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8项参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后显示,体质量、术前Hb浓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4项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减小了患者输异体血的风险;体质量、术前Hb、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影响是否输异体血的关键因素;输异体血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心脏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对患者术后用血量和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66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根据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分配到自体血回输组(试验1,2组)及非自体血回输组(对照组)中.试验1,2组用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出血,经过滤、离心、洗涤后直接回输给患者.分别统计术后输注异体血液量及术后心包、纵膈引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指导老年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术中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接受腰椎结核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两组均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决定是否输注悬浮红细胞(Suspended Red Blood Cells,SRBC)。试验组在TEG结果指导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对照组则根据临床经验决定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记录术中失血量、术中SRBC与FFP的输注量、术中输液量、尿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1天和术后1天的血常规及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等。 结果 试验组的术中失血量、SRBC和FFP的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FIB)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及FIB含量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TEG指导老年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术中输血可以减少成分输血量并减少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等综合节血措施在小儿先心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例小儿先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综合血液保护策略:自体血回输;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和甲泼尼龙;术前3d肌注Vit K1;应用改良超滤.对照组常规操作.两组患者剩余机血均回输体内,转中监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值结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间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异体血输入量、心包纵膈引流量、血红蛋白尿、ICU带管时间等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外循环停机后HCT、Hb、PLT数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血输入量、心包纵膈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回输等综合节血措施可以有效浓缩血液,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和止血功能、保护血细胞、减少异体血的输入,节约用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中多模式血液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1 月—2017 年7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7 例全身麻醉下行首次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 分为采用多模式血液管理的患者13 例(实验组)和未采用多模式血液管理的患者14 例(对照组)。分析两 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 d 血红蛋白、围手术期输血 量、术后引流量、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等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 d 血红蛋白及术后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结论 多模式血液管理可有效减少髋关节翻修术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 在安全性方面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何蓉 《中外医疗》2016,(14):100-101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将异体全血输入对照组患者体内,观察组输入异体成分血。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55.48±187.56)mL、术中总输血量(824.57±225.69)mL、术后PT(10.25±0.95) s以及术后APTT(40.12±1.36) 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分输血针对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乐清市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选择性人肝血流阻断法进行血流阻断,对照组患者行全人肝血流阻法进行血流阻断。分别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并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7.43±121.23)mL]及术中输血量[(1.2±0.6)U]少于对照组[(445.23±145.56)mL、(2.2±0-8)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LT[(42.33±7.44)mmol/L]、AST[(48.56±11.42)mmol/L]、TBIL[(108.23±43.25)μmol/L]、DBIL[(42.34±14.23)]xmol/L]、PET[(134.33±45.34)×10^9/L]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73.23±14.26)mmol/L、(88.34±13.27)mmol/L、(182.35±81.28)μmol/L、(88.34±21.34)μmol/L、(201.24±36.34)×10^9/L],ALB、Hb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外科手术中,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减轻肝功能损害,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脑膜瘤术后血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否影响脑膜瘤术后血肿的发生,拓宽血液回收机在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9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组(实验组,n=60)和C组(对照组,n=30),M组病人采用美国Haemonetics Cell-Caver5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血液回输,分别于失血前、失血后、回输后监测血气、Hb和Hct.C组病人根据术中出血情况输注异体血.随访两组病人术后输注异体血的量、术后血肿发生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Hb和Hct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两组病人术后输注异体血量相似.术后血肿无显著差异.M组术后感染率低.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不会影响脑膜瘤术后血肿的发生,可以安全使用.但应加强围术期的管理,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观察组给予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相关指标(Hb、Hct、PLT、PT、APTT)、炎症介质(TNF-α、补体C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8)和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HCT、PLT、PT、AP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HCT、PLT、PT、APTT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Hb、HCT、PLT、P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显著降低,而对照组TNF-α显著升高,且观察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P<0.05)。 结论 相比于异体输血,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调节患者炎症和免疫功能,利于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预贮式自体输血 (PredepositAutotransfu sion ,PAT)和异体输血 (homologousbloodtransfusion ,HBT)在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严格筛选 2 4例患者 ,分为两组 ,其中PAT1 0例 ,HBT1 4例 .比较两组间术后 1 2h内的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HCT)、中心静脉压 (CVP)、输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异 .结果 :两组对比 ,术前RBC ,Hb,HCT ,WBC ,PLT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1 2h内Hb ,HCT ,CVP ,输血量及胸腔引流量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中 ,PAT与HBT在血液学和血液动力学方面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84例(88髋),其中观察组42例(45髋),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对照组42例(43髋),采用自体血回吸收系统,记录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吸收量、术后引流量、术中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