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合并下肢缺血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中,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患者行孙氏手术,其中1例加行升主动脉-患侧股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8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下肢血流灌注均恢复;8例术后均并发不同程度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严重者行下肢切开减压术;8例术后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4~23d,肾功能恢复5例;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患者术后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另5例随访3个月~6a,均存活,下肢血液循环良好。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患者术后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治疗目的是尽快消除夹层破口及恢复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流入主动脉壁内,将完整的主动脉壁一分为二,形成夹层血肿~([1])。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孕妇及胎儿病死率高,一经确诊须立即手术治疗~([2])。本院2016年6月收治1例妊娠晚期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行剖宫产及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报道双胎妊娠合并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1例,并收集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临床常规诊断,明确诊断,稳住生命体征,在复合手术室进行多科会诊,根据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在术后严密监控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挽救了患者生命。结论: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进展迅速,及时明确诊断、多科会诊、严密监护、根据母婴情况在符合手术室选择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法是挽救患者及胎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剖宫产同期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期为提高母婴救治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4例剖宫产同期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手术病例,结合产科和心外科的手术特点,归纳护理配合要点。结果:4例患者剖宫产同期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程顺利,术后1例死于并发症。4例剖宫产胎儿均存活。结论:在多学科团队合作下护士配合熟练,用物准备充分,在升温降温过程中做好密切观察,积极应对术中出血及其他病情变化,制定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可促进主动脉夹层产妇获得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共51例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34例,慢性夹层17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11例,主动脉夹层Satnford B型37例,创伤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外伤性头臂干夹层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远端术中支架置入术11例,行"Bentall手术"3例,"保留弓顶"1例,行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转流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36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 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术后出现自发性脑出血,经手术治疗死亡;2例外伤性夹层动脉瘤经腔内修复术,术后痊愈;1例Stanford B型慢性夹层患者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其余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30例随访2~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3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全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经验.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为3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全弓置换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34.0~ 60.0岁.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4~18h.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8.8%.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功能损伤13例,呼吸功能不全12例,截瘫l例,精神障碍10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2例.结论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全弓置换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严重.对行全弓置换手术的患者,应加强围术期的监护,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做出早期诊断和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 对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72例患者中经床旁胸超声心动图检查51例患者发现升主动脉内典型撕裂漂浮内膜,6例患者高度可疑升主动脉内有撕裂内膜,15例患者未发现升主动脉内典型撕裂内膜,43例发现腹主动脉撕裂内膜漂浮。结论 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可疑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首选检查,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09-12收治的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手术及术后1年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114例,保守治疗组28例.随访所有出院患者至1年.结果 两组的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例手术治疗患者均为急诊手术,入院至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2.9±8.5)h,住院死亡率7.89%(9/114),随访1年死亡1例,存活率91.2%(104/114);保守治疗28例,住院死亡率42.86%(12/28),随访1年死亡10例,存活率21.4%(6/28).两组在住院死亡率及1年存活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急诊常见的致死性急症之一,保守治疗预后较差.采用经胸超声及主动脉3D-CT的检查方案可快速有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明显提高近期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近期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也称为远端主动脉夹层,是指以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为分界点,夹层仅累计左锁骨下动脉(LSA)起始处以下的主动脉的一种病变.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危急病症[1].近年临床运用覆膜支架隔绝术技术(EVGE)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作者2005年1月-2013年3月对31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覆膜支架隔绝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疼痛症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腔内修复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例无疼痛症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无剧烈胸背部疼痛,表现为腰酸胀感及进食后腹胀各2例,活动后胸闷、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及无自觉症状各1例。8例首诊均误诊,分别误诊为胃肠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各2例,心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各1例。8例均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主动脉夹层可能,进一步行相关检查确诊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均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假腔内均形成血栓,无内漏,主动脉重塑效果满意。结论部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起病隐匿,无典型疼痛症状,应注意避免误诊、漏诊。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心血管并发症,如主动脉夹层[1],而妊娠合并马凡综合征患者在妊娠晚期发生主动脉夹层或破裂的风险更高[2]。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血液流经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层,分离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使主动脉壁形成真假两腔的一种疾病[3]。主动脉夹层分为Stanford A型和B型,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更为凶险,其发病48 h内病死率每小时约增加1%[4]。妊娠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5]。2020年8月我科收治了1例妊娠晚期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马凡综合征患者,入院后行剖宫产+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改良象鼻主动脉弓置换+子宫切除术,术后延迟关胸。延迟关胸是由于复杂的心脏外科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术中易出现心肌水肿、难以控制的出血、循环不稳定等并发症,术后未将胸骨、皮下各层组织及皮肤逐层缝合,后期再行II期关胸的外科技术[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9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多见于妊娠晚期,多为出血坏死型.9例患者中,4例轻症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其中2例中期妊娠患者治愈后,孕至足月正常分娩;2例晚期妊娠患者治疗期间顺产,母婴健康.5例重症患者中4例妊娠33~35+周,经基础治疗1~2 d后行剖宫产分娩,剖宫产术后对腹腔胰周冲洗并置管引流,其中1例行胆道引流术,母婴均存活;1例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孕妇及胎儿死亡.结论 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做到早期诊断,加强监护,根据病情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妇、胎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在本院治疗的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KI的患者16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疗法,行床旁CRRT治疗,监测肾功能、电解质、中心静脉压、p(O_2)/FiO_2,并从CRRT管路、心理、皮肤、饮食等多方面进行护理。结果 1例合并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死于脑梗死,其余14例行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且均治愈出院。结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KI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行CRRT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死亡率,术后护理及全面的病情观察及判断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在临床上罕见,其诊治困难,病情进展快,母婴预后差。目前无明确的诊治方案,及时的诊治对于改善预后十分关键。本文报道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腰背部疼痛伴腹泻,行剖宫产术后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Stanford B型AD的病例,以期为临床妊娠合并AD的诊治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过程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7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因与诱因、临床表现、转归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tanford A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普遍高于Stanford B型患者,该病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病变、胆道疾病等。结论:首诊医师详细的询问病史和做系统的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临床医生对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的认识,总结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误诊为急性胰腺炎5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占同期收治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10.42%(5/48)。5例均因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入院,其中似刀割样疼痛且向背部放射4例,伴腹胀2例,伴头晕、晕厥各1例,血清淀粉酶均升高(2000~2500 U/L)。病初均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相应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且3例病情加重,遂完善相关检查,经CT、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其中Stanford A型2例、B型3例,误诊时间3~10 d。确诊后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4例予保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预后良好。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警惕性和认知能力,减少误诊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41-2242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进行X胸片、超声心动图、主动脉腔内造影、CT及MRI检查,对疑似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给予降压、镇静、镇痛等内科治疗。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胸痛为主,且伴有血压升高;经超声心动图、动脉造影及CT检查能准确进行定位判断;经镇静、止痛、降压等常规内科治疗后,54例病情好转出院,6例病情稳定转外院行血管置换术后痊愈出院,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及超声心动图、动脉造影及CT等检查,可及时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同时配合降压、镇静、止痛等常规治疗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应对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孕妇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急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痊愈,继续妊娠,4例保守治疗后病情加重,3例孕28周以上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4周,行胆囊切除术后继续保守治疗,胎儿存活。【结论】根据病情合理采用保守治疗,或选择手术,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杜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3):3241-3242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6年以来,对急诊科患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共检出的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CT核磁结果对照。结果:按照De—Bakey氏分型本组患者11例,Ⅰ型主动脉夹层4例、Ⅱ型2例、Ⅲ型5例。其中伴主动脉瓣反流2例,心包积液2例,2例发生心脏猝死经心肺复苏成功。结论: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复杂多变,急性期病死率高,早期诊断较困难,易误诊和漏诊。因此早期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利用床旁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及分型特异性、敏感性高,可作为早期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平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分别因胸骨后持续性剧痛2 h和持续性胸痛伴呕吐2 h就诊。病初均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效果不佳,经主动脉增强CT检查等确诊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B型各1例。1例予保守治疗,1例转院行介入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以胸痛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易误诊。提高对主动脉夹层认识、认真询问病史及查体、及时行相关检查及发散诊断思维可减少或避免主动脉夹层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