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组合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06年6月—2009年12月我院救治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胸部按压-气道-呼吸(C-A-B)程序51例、电除颤和给予复苏药物(D)程序37例、电除颤和给予复苏药物-胸部按压(D-C)程序32例,对照组均采用气道-呼吸-胸部按压-电除颤和给予复苏药物(A-B-C-D)心肺复苏程序。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4.17%(17/120),高于对照组的8.33%(10/120)(P0.05)。研究组行C-A-B程序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9.61%(10/51),行D-C程序成功率为9.38%(3/32),行D程序成功率为10.81%(4/37)。行C-A-B程序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行D-C程序和D程序(P0.05);行D-C程序和D程序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结论实施心肺复苏时根据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地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可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2.
心搏骤停是急诊最紧急最危险的状态之一,我国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很低,尤其是生存率更低。有资料报道,我国院外心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2%。而第一目击者若能及时对心搏、呼吸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我院2010年1—2011年1月成功复苏3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  相似文献   

3.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最紧急的危重症情况,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苏成功率低的特点。有关资料研究显示;院内复苏抢救的成功率仅有12%~40%,院外的复苏成功率更低,只有4%。因此,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4月成功复苏的13例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危急的征象,心跳呼吸骤停后的心肺脑复苏是危重病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心肺脑复苏(CPR)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原发病、开始复苏时间、各种复苏措施是否及时、正确等。本研究分析了晋城市人民医院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入住ICU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并经心肺脑复苏的18例病人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临床各科都会遇到,复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CPR)的时间。发生于院外的心脏骤停因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施救,因而心肺复苏尤其是脑复苏成功率很低。我科近期抢救1例发生于院外的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心跳呼吸骤停40余min心肺脑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而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加之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和器官功能生理性或病理性减退,老年患者对缺血缺氧、休克的耐受性明显降低。近年来,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改善心肺复苏后器官功能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任倩 《内科》2006,1(2)
心肺脑复苏(Cardiac-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是指心肺复苏(CardioPalmonaryResuscitation,CPR)的全过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的成功并非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护士在心肺复苏中既是医生的助手,又是现场协调组织者,更是发现病情变化、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的“哨兵”。复苏中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不可弥补的损失护士在CPCR中配合默契操作,操作得心应手,可提高复苏抢救质量[1]。1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在瞬间决定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特点及成功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急诊46例接受心肺复苏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我院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39.1%(18/46).老年人常见的呼吸心跳骤停原因为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窒息也是老年人呼吸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性别及各种病因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影响不大;早期发现围心搏骤停前表现可以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复苏成功率下降;患者的平均年龄、发病地点以及并发症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早期发现围心搏骤停前表现呈正相关,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心肺脑复苏(CPCR)是指对心搏呼吸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也是急诊护士配合抢救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护士在CPCR的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医护配合默契、操作正确熟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进行CPCR,提高CPCR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近年来对CPCR的护理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潘靖华  何长科  罗刚 《内科》2010,5(3):288-289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3月我院抢救的49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复苏成功率为20.4%,死亡率为79.6%。院内和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0.8%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开始时间〈5 min和≥5 min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2.1%和4.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较低,尤其是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应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以期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心搏呼吸骤停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给老年人CPR的成功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2.
影响诊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渭清  康津伟 《山东医药》2007,47(28):84-85
对174例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心肺复苏成功与复苏时机的早晚和规范化有很大的相关性;性别、年龄与心肺复苏成败无明显关系(P〉0.05);心跳呼吸骤停者低钾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复苏后存活时间较男性长(P〈0.01)。认为及时有效的规范化心肺复苏术、及早纠正低钾倾向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复苏成功后患者及时清醒和低血压改善直接影响脑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14年2月间我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因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85例,探讨院前急救不同因素对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全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院前急救后,心跳、呼吸恢复者21例(24.7%),患者存活并出院者13例(15.3%)。年龄高于60岁的高电压击伤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有所降低,但与60岁组与低电压击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击后至行心肺复苏急救的时间5min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最高,且随着施救时间的延长(5min,5~11min,11~16min,16min),复苏成功率(58.33%比31.58%比8.00%比0%)、出院存活率(58.33%比15.79%比0%比0%)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及早进行心肺复苏等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喻中城  蒋健 《山东医药》1993,33(4):36-37
因心跳骤停,尤其是院前心跳骤停而采取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仍不高,最近有文献报道185例院前心跳骤停而急诊复苏病人,复苏成功者16例(9%),然而除1例持续昏迷外,其余均于住院期间死亡。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并及时转送医院复苏,  相似文献   

15.
高少勇  张毅 《山东医药》2003,43(10):67-67
心跳呼吸骤停是院外急救经常遇到的危重症。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8月 ,我们曾遇 5例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2~ 65岁。严重心律紊乱 3例 ,急性中毒 1例 ,触电 1例。均为突然昏厥 ,意识消失 ,面色苍白或紫绀 ,抽搐 ,颈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心电图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3例 ,停搏 2例 ,到达现场后确认患者是心跳呼吸骤停 ,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 ,控制呼吸 ,吸氧 ,体外电除颤及药物复苏等抢救。结果 :本组 5例中 ,2例 5分钟内心肺复苏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2018年10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人工心肺复苏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心肺复苏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按压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在按压有效率上,实验组数据为97.50%,对照组数据为82.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数据为5.00%,对照组数据为7.6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相关指标上,两组PaO2(氧分压)、SaO2(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PaCO2(二氧化碳分压)、SP(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人工心肺复苏治疗而言,心肺复苏机治疗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按压有效率更高,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率已有明显提高。但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较为常见,如控制不良,可再次发生心跳骤停[1-2]。低剂量一氧化氮(NO)转化类药物有可能在心肺复苏中对心搏骤停患者产生有益影响。研究显示,NO转化类药物可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达到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3]。硝酸异山梨酯是硝酸类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可直接松弛平滑肌,尤其是血管平滑肌,对毛细血管后静脉血  相似文献   

18.
对174例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心肺复苏成功与复苏时机的早晚和规范化有很大的相关性;性别、年龄与心肺复苏成败无明显关系(P>0.05);心跳呼吸骤停者低钾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复苏后存活时间较男性长(P<0.01).认为及时有效的规范化心肺复苏术、及早纠正低钾倾向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复苏成功后患者及时清醒和低血压改善直接影响脑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9.
40例心肺脑复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脑复苏在临床各科都很常见,其操作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本文回顾分析1993年3月-2003年3月所参与的呼吸循环骤停40例心肺脑复苏的抢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与旁观者及第一反应者采取的CPR有关,若能及时施以正确的CPR,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复苏成功率的决定因素是在现场必须有经过培训、有实施急救能力的第一目击者,因此建立省、地(市)、县三级管理的培训体系,开展CPR的培训工作,让公众掌握CPR技能以作为第一目击者参与呼吸心跳骤停的现场抢救,是提高院前CPR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