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SG)资料的比较。结果两组睡眠结构中的微觉指数、非快速眼动睡眠的1、2、3+4期和快速眼动睡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被动鼻呼吸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对诊断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同一患儿张口呼吸及闭唇被动鼻呼吸PSG监测情况。结果PSG监测报告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参数在闭唇被动鼻呼吸状态较张口呼吸状态增高,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降低。结论张口呼吸状态睡眠监测掩饰了患儿的OSAHS严重程度,可尝试使用闭唇睡眠监测以提高儿童OSAHS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将OSAHS分为轻、中、重度,以AHI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6例睡眠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其中OSAHS 168例,单纯打鼾患者38例,同时对30例无睡眠打鼾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行PSG检测,分别观测各组睡前、晨起血压变化,同时对OSAHS组晨起舒张压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_2)、夜间平均SaO_2、SaO_2低于90%时间(T90)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单纯鼾症组相比睡前、晨起血压变化不明显;OSAHS各组睡前、晨起收缩压变化不明显,而舒张压晨起较睡前明显升高,晨起舒张压变化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AHI、T90成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aO_2成负相关。结论 OSAHS患者血压变化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睡眠呼吸紊乱对于OSAHS血压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OSAHS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疗效。方法 4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的对比研究。结果 42例患者经过3个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平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性别分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进行的研究报道不多.我们对鼾症患者进行睡眠初筛监测检查,依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诊断出OSAS患者,将其的AHI、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分钟)、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和低氧血症累积时间等指标进行性别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罩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作用。方法34例经多导睡眠图(PSG)诊断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auto-CPAP治疗前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血氧下降4%次数、血氧90%的时间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血氧下降4%的次数、血氧90%的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uto-CPAP是一安全、有效、无创治疗OSAHS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白天小睡与夜间睡眠Auto CPAP治疗时的压力滴定在中重度OSAHS患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找出其差异性或规律性 ,同时为中重度OSAHS患者白天Auto CPAP治疗及压力滴定的可行性提供一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 2 0 0 2 - 0 2~ 2 0 0 2 - 0 8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中睡眠时打鼾及白天嗜睡、睡眠时憋醒等不适主诉的患者行睡眠监测检查及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并筛选出AHI>2 0的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入选患者均于压力治疗滴定检查当日分别行午间及夜晚 2次Auto CPAP治疗滴定检查 ,白天小睡治疗滴定时间为1h至 2h 30min。测定项目包括 :睡眠呼吸紊乱指数 (AHI)、呼吸暂停指数 (AI)、低通气指数 (HI)、最长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持续时间 (LAHT)、最低甲床血氧饱和度 (LSaO2 )、治疗所需最高压力 (HP)、平均压力 (MP)、90 %压力(90 %P)和 95 %压力 (95 %P)。结果 Auto CPAP诊断治疗系统对于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午间小睡与夜间治疗的效果显著且效果一致。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白天小睡时所需的治疗压力与夜间治疗时所需要的治疗压力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白天小睡Auto CPAP治疗及压力滴定能代替夜晚治疗时的压力滴定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在河南省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确诊的OSAHS患者共302例,均经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并在睡眠监测室进行至少7 h的夜间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体质量指数,呼吸暂停低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作用。方法报告了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1-2003年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及CRAP对6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AHI每小时(54.1±46.8,3.3±4.8)次;最低血氧饱和度(67.7±10.5,82.4±8.7)%;平均血氧饱和度(88.4±5.9,94.1±1.96)%,治疗后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CPAP能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病人的夜间低氧血症,CPAP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俊  刘剑南  丁明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1983-1985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睡眠.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1组,OSAHS血压正常患者作为研究2组,并以单纯鼾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对三组患者进行睡眠监测.结果①研究1组、研究2组觉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研究1组浅睡眠较研究2组、对照组明显增多;中度睡眠研究2组、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② 研究1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明显高于研究2组(P<0.05).③研究1组呼吸暂停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较研究2组升高(P<0.05).④ 研究1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研究2组(P<0.05).结论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呼吸紊乱较血氧正常患者重,睡眠质量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评价该疗法对血压和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的影响.方法 临床确诊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变化.结果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共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心率(H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降压药物减量或停用,仅用nCPAP治疗就能维持正常血压.结论 nCPAP是非药物治疗合并OSAHS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心脏觉醒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在呼吸暂停 低通气期间发生的心脏觉醒反应是否与年龄相关。方法 选择18例中年和 13例老年男性睡眠呼吸紊乱患者 ,用多导睡眠仪测定其睡眠时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睡眠阶段、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的时间和呼吸暂停 低通气期间的心脏觉醒反应。结果  (1)老年患者伴有心脏觉醒的呼吸暂停 低通气事件少于中年患者。 (2 )老年患者低通气的成分比例大于中年患者。 (3)中年患者的心脏觉醒反应与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及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的时间显著相关 ,而老年患者无此相关性。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心脏觉醒反应及睡眠呼吸紊乱发生型式的不同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IR)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93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的结果,将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2例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组,单纯高血压患者51例作为高血压组,所入选的患者均行血生化检查。结果:(1)睡眠呼吸暂停组的收缩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空腹血胰岛素(FIns)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2)睡眠呼吸暂停组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累计时间、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90%时间、血氧饱和度<90%缺氧事件总数、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均高于高血压组(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R与TC、TG、FIns、FPG、2hPG、体质量、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累计时间、AH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和血氧饱和度<90%缺氧事件总数呈正相关,IR与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4)以IR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FIns、FPG、腰围和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累计时间是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和夜间缺氧可能参与IR。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评价该疗法对血压和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变化。结果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共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心率(H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降压药物减量或停用,仅用nCPAP治疗就能维持正常血压。结论nCPAP是非药物治疗合并OSAHS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年龄、肥胖、颈围等临床相关易患因素与不同性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和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因睡眠打鼾就诊的422例患者行身体参数测量,检测整夜多导睡眠图,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年龄、颈围、主客观评分、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结果 不论男女性别,OSAHS组与鼾症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与AHI呈一定相关关系(P<0.05).两组主观评估(ESS)、最低氧饱和度、氧减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AHI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男性OSAHS者与鼾症者比较年龄差异不明显,颈围明显偏大,而女性OSAHS者年龄较鼾症者大,颈围与AHI无关.结论 超重和腹部脂肪蓄积的打鼾者有更大的呼吸暂停的危险性,年龄和颈围在对病情评估和预测时受性别影响较大,ESS、最低氧饱和度或氧减指数(ODI)可作为病情预测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确诊的62例患者行同步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PSG结果选20例单纯鼾症患者对照分析。结果观察发现OSAS患者体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态血氧饱和度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鼾症患者。结论 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低氧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32例6 0岁以上OSAHS患者(OSAHS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经睡眠监测,对呼吸紊乱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及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比较,且上述指标之间及其与体重指数之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组患者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明显升高(P <0 .0 0 1)。结论 血脂异常是OSAHS的并发症,为OSAHS诱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1 680例研究对象行睡眠呼吸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OSAHS组(1 280例)与对照组(40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OSAHS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组(477例),中度组(369例)和重度组(434例).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OSAHS患者19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组54例(5~15次/h)、中度组(16~30次/h)57例和重度组(>30次/h)79例,比较3组患者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PM)结果,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0~50岁是轻度和重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5.740,95%CI 1.657~19.930,P=0.006;OR=0.120,95%CI 0.025~0.575,P=0.008]。年龄>50岁是轻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3.325,95%CI 1.036~10.674;P=0.043]。颈围是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是中度和重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0.832,95%CI 0.694~0.996,P=0.045;OR=0.903,95%CI 0.777~1.051,P=0.018]。结论颈围是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与OSAHS患者病情加重相关,密切关注它们对控制OSAHS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