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S组与NS组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 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 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且降低了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2种撤机决策(临床医生经验与自主呼吸试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OPD急性加重期且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PaCO2水平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自主呼吸试验(SBT)组和临床医生经验(DED)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每日对2组患者进行撤机筛选试验,完成筛选试验的SBT组患者行SBT后实施撤机;完成筛选试验的DED组患者,由科室呼吸治疗小组根据临床经验决定是否撤机。观察病死率、住ICU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2次插管率、SBT组SBT终止原因等。结果:SBT组患者住ICU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及VA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DED组患者(均P<0.05)。DED组患者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SBT组(P<0.05)。DED组患者2次插管率略高于SBT组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BT有可能导致撤机延迟,增加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应重视COPD加重期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决策中医生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自主呼吸试验(SBT)作为程序化拔管步骤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程序化拔管患者行前瞻性研究,非程序化拔管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复插管率、住ICU天数及ICU病死率.对于程序化拔管组患者,比较SBT成功与SBT失败、拔管成功与拔管失败组SBT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程序化拔管组较非程序化拔管组机械通气小时数(经Ln数据转换后)缩短(4.01±0.71 vs 4.51±0.85,P<0.05).住ICU天数(经Ln数据转换后)缩短(1.86±0.82 vs 2±48±0.92±P<0.05),VAP发生率及48 h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程序化拔管组SBT成功与SBT失败患者SBT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浅快呼吸指数(f/Vt)、PaC_2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拔管成功与拔管失败患者SBT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拔管失败患者中3例由于痰液引流障碍导致48 h内复插管.结论 程序化拔管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ICU天数,不增加48 h复插管率.SBT前后心率、呼吸频率、f/Vt、PaCO_2变化对于判断SBT是否成功较其他指标更为重要.对于拔管后可能存在痰液引流障碍的患者需谨慎拔除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自主呼吸实验(SBT)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纳入观察。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SBT组(30例)进行脱机,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SBT组(P=0.000 1、P=0.000 5),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SBT组比较无差异(P=0.283)。脱机成功率及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率两组间无差异(P=0.222、P=0.765),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P=0.687)。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553、0.640)。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自主呼吸实验法,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方式是否改善预后。方法选择COPD并发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插管上机患者51例,在插管机械通气24~48 h后,尝试T型管自主呼吸试验,若失败则对比两种撤机方式:①拔管后通过口鼻面罩接无创通气(治疗组n=26例);②不拔管,经气管插管给予PSV方式通气(对照组n=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60 d生存率。结果住院时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治疗组n=26:pH 7.21±0.06;PaCO2(95.4±18.9)mm Hg;对照组n=25:pH 7.21±0.07,PaCO2(93.7±17.7)mm Hg(P均>0.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类似。治疗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0.8±3.87)d,而对照组为(9±3.4)d(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60 d生存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无创通气可缩短住ICU时间,减少住院花费,降低VAP发生率。但对60 d生存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巍  夏志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99-1900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通气组(n=34)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对照组(n=34)则采取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两种序贯脱机方式(无创正压通气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60岁以上COPD急性加重期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无创正压通气序贯组)25例和B组(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序贯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每日对两组患者进行SBT试验联合科室治疗小组根据临床经验评估撤机。撤机后A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B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序贯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数量、SOFA评分),两组序贯治疗方式在拔管后4、8、12、24、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心率、呼吸、收缩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预后指标(有创正压通气使用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48 h后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28 d和90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有创机械通气使用时间,48 h内、48 h后再插管率,28 d及90 d病死率P值0.05,没有统计学差异。B组ICU住院时间低于A组,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序贯治疗,缩短了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4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出现后,序贯治疗组拔除气管插管,应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继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气管插管复插率及院内死亡例数.结果 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5.34 ±0.48)h和(12.6±1.21)d、气管插管复插率分别为8.33%和33.3%.VAP发生率分别为8.3%和41.7%,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有创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气管插管复插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比较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6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随机数字法分为适应性支持通气组(ASV组,30例)和智能化Smart Care/PS组(SC组,30例)进行脱机。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记录每位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SC组(P=0.000 2、0.046),但ICU住院时间与S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ASV组的脱机成功率高于SC组(P=0.030),但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率及再插管率ICU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Smart Care/PS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联合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1例需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根据切换点的选择分为PIC+SBT组44例和PIC组47例,比较两组VAP发生率、气管插管保留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ICU住院时间、再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PIC+SBT组的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总时间小于PIC组且差异显著(P=0.020,0.001),PIC+SBT组的再次插管率为9.1%远远小于PIC组组的27.6%,差异同样显著(P=0.023),但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PIC窗联合SBT在AECODP患者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可降低再次插管率、机械通气总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2例急性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均接受包括经口气管导管机械通气在内的综合治疗,到达序贯通气时间窗时随机分成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治疗组)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经口气管插管前、到达序贯通气治疗时间窗时、撤机后2 h的血清胆碱酯酶(CHE)、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撤机失败率、ICU及专科病房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并观察序贯通气治疗组有无不良反应。结果:2组经口气管插管前、到达序贯通气治疗时间窗时、撤机后2 h的血清CHE、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具有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减少ICU住院时间、减少专科病房住院天数(均P0.05)以及避免撤机失败等优点。治疗组无创通气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序贯通气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序贯组:COPD患者23例,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撤离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对照组:回顾性研究既往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COPD患者25例,以SIMV+PSV方式撤机。观察两组的血气、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例数。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发生VAP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VAP发生例数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 11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n=36例)选择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3~4分时撤机,B组(n=38例)选择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5~6分时撤机,C组(n=38例)按传统方法撤机。比较各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无创辅助撤机率、重新插管率、总撤机成功率、直接撤机成功率,并比较不同呼吸系统功能评分的撤机成功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患者在无创辅助撤机率、重新插管率、总撤机成功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的直接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5~6分(P0.05)。结论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撤机不会影响撤机成功率,且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意义。方法: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序贯治疗组30例,传统治疗组30例。其中序贯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予以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继之以无创通气;传统组继续有创正压通气,采用传统的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逐步撤机。结果:序贯治疗组较传统治疗组有创通气天数、总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天数、住院总天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次插管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2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序贯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撤机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的整个疾病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衡水市哈励逊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患者178例,按气管切开时间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10d)及晚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10d),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d病死率。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VAP的发生率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明显缩短,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但对患者28d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程序化撤机策略在重症脑梗死患者机械通气(M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程序化撤机(程序组,34例)和经验性撤机(经验组,35例)2种方法对MV的重症脑梗死患者进行撤机试验,对比2组撤机成功率、MV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结果程序组撤机成功率高于经验组(67.6%vs 42.9%,P<0.05);与经验组比较,程序组撤机前MV时间、总MV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组VAP发生率、气管切开、住院死亡和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低于经验组(P<0.05);2组48h内再插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撤机策略能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MV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为脑梗死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撤机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60例患者,采取单纯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式撤机,对照组患者采用SIMV+PSV方式撤机。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有创通气时间、总共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开始撤机后2 h、1 d和3 d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结果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为86.67%(26/3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2/30),ICU住院时间(10.6±3.7)d,有创通气时间为(6.8±2.4)d、总共机械通气时间(9.4±2.2)d。对照组撤机成功率为60.0%(18/30),VAP发生率为26.67%(8/30),ICU住院时间(18.5±4.6)d,有创通气时间为(14.8±3.6)d、总共机械通气时间(14.8±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开始撤机后2 h、1 d和3 d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可提高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撤机方法,B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3~4分时撤机,C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5~6分时撤机。比较3组患者撤机情况(包括直接撤机成功、无创通气辅助困难撤机、再次气管插管及总撤机成功)、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无创通气辅助困难撤概率、再次气管插管率及总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高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短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肺部气压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患者肺部气压伤、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作为呼吸机撤机指标可有效缩短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降低肺部气压伤和VAP发生率,且不影响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6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治疗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治疗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压力参数,直至成功脱机.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逐渐减低SIMV频率及PSV水平直至脱机成功.观察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和住ICU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VAP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纤支镜支气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1月因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的ICU的5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分析.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解痉、平喘,加强抗感染等处理,达到撤机指证后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失败者拔管后辅以无创通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纤支镜吸痰、支气管灌洗,SBT成功和失败患者拔管后均辅以无创通气,观察两组有创通气时间、SBT通过率、再插管及30天的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明显提高SBT成功率和减少再插管率,但在有创通气时间和30天死亡率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纤支镜辅以无创通气能提高COPD机械通气患者SBT的成功率,降低拔管后的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