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不同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C4的变化特点。方法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80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CD19~+细胞(B细胞),采用免疫散射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C3、C4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顺序递减,B细胞百分比顺序上升,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较对照组,B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血清IgG顺序升高,补体(C3、C4)含量顺序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也发生明显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和补体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病情发展阶段以及预测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补体水平变化,探讨体液免疫因素在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72例T2DM患者的Ig、补体水平,同时测定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1)T2DM组较健康对照组IgA、C3、C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2)糖尿病合并感染组较单纯组IgA、C3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较单纯组IgA、C3、C4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3)病程6~10年组患者血清IgG水平较0~5年组明显下降(P0.05),补体C3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程10年以上组患者血清IgG水平较0~5年组明显下降(P0.01),IgA、补体C3、C4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T2DM和补体水平存在改变或失衡,感染和微血管病变加重了这种失衡,病程与T2DM的Ig、补体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NK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R-CHOP方案对B细胞NHL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B细胞NHL患者(治疗组)化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变化和T细胞亚群、NK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点,并与2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组采用R-CHOP方案化疗后,IgG、IgA、IgM逐渐下降,其中IgM下降最明显,第1个疗程以后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A于第2个疗程后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化疗后补体C3、C4含量升高,仅第4个疗程C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个疗程后,C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含量基本恢复正常。③治疗组在治疗前IgG较对照组高,补体C3较对照组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治疗组采用R-CHOP方案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8、T调节细胞比例明显升高,2个疗程后,除NK细胞外,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疗程后,所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治疗组在治疗前CD3、CD4、CD4/CD8、NK细胞比对照组明显低,而CD8、T调节性细胞比对照组明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细胞性NH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基本正常,R-CHOP方案化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NK细胞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紊乱,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因此,化疗期间应该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及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的表达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尘肺病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5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gG、IgM、IgA、C3、C4.结果 ①尘肺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2.80、3.12和t=2.24、3.02、3.17,P值均<0.05),Ⅰ期尘肺组CD8+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4,P<0.05),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尘肺组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3-CD19+)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0,P<0.0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CD3-CD19+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2.60、-4.25,P值均<0.05),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尘肺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M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1、-2.417,P值均<0.05),分组中尘肺I瑚、尘肺Ⅲ期Ig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03,P值均<0.05).④尘肺组补体C3低于正常对照组(t=2.08,P<0.05),其中Ⅰ期补体C3低于正常对照组(t =3.255,P<0.05),Ⅱ期补体C3高于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5),Ⅲ期略有下降;尘肺组补体C4与正常对照组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但其中Ⅱ期患者补体C4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尘肺Ⅰ期、Ⅲ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1、-3.234、-2.228,P值均<0.05).⑤尘肺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与IgA呈正相关(r=0.593,P<0.000 1);补体C3与C4呈正相关(r=0.609,P<0.000 1).结论 尘肺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亢进,T、B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的分析对尘肺病临床诊断、分期、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制的探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非糖尿病感染患者75例和体检中心健康者75例分为A组(糖尿病合并感染78例)、B组(糖尿病未合并感染72例)、C组(非糖尿病感染)和D组(健康对照)。观察各组血C3、C4、Ig M、Ig A、Ig G水平和血CD8+、CD4+、CD3+、自然杀伤(NK)细胞和B细胞水平。结果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C3和C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C3和C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Ig 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Ig 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组和D组比较,A组、B组Ig G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CD4+、CD3+和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CD4+和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和C组NK细胞和B细胞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NK细胞和B细胞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者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冠心病(C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差异。方法:入选247名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对照组82例,VTE组51例,CHD组114例。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hs-CRP、空腹血糖(FBG)以及血脂系列。结果:VTE组与对照组相比,CD3+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5),CD4+T淋巴细胞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D8+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1),CD4/CD8比例升高(P0.05)。CHD组与对照组相比,CD8+T显著降低(P0.01),CD4/CD8升高(P0.05)。VTE组与CHD组相比CD3+、CD4+、CD8+、CD4+/CD8+无显著性差异。观察3组间CD值过低、正常及过高各占比例,并行χ2值检验,结果发现VTE组、CHD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CD3+和CD8+T淋巴细胞下降的比例升高;CD4+/CD8+升高的比例显著增多,而CHD组与VTE组没有明显区别。VTE组和CHD组hs-CRP均高于对照组,而VTE组和CHD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TE组与CHD组均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CD3+和CD8+T淋巴细胞减少,CD4+T淋巴细胞没有明显变化,CD4/CD8比值显著升高。提示VTE和CHD患者整体的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活化信号的功能下降,同时T细胞直接杀伤病毒微生物的功能显著下降。同时炎性因子hs-CRP在VTE组及CHD组均明显升高,提示相同的炎症免疫机制参与了静脉血栓与动脉血栓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及CD~+_8CD~+_(28)T细胞表达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0例健康非吸烟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ECOPD患者予以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均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CRP,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并抽取健康对照组空腹血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CD~+_3、CD~+_4、CD~+_4/CD~+_8比值均显著下降,CD~+_8CD~+_(28)T淋巴细胞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治疗后1个月AECOPD组患者外周血CD~+_8CD~+_(28)T淋巴细胞及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CD~+_3、CD~+_4及CD~+_4/CD~+_8比值虽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且T细胞亚群失衡,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慢性过程。CD~+_8CD~+_(28)T淋巴细胞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的气道炎症反应,与CRP可作为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道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在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国栋  闵捷 《山东医药》2007,47(17):35-36
目的用ELISA法检测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观察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免疫比浊法(ITM)测定补体C3、C4,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 16 CD56)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均显著升高,补体C3显著降低,C4无明显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显著降低,CD8增高,CD4/CD8下降,CD16 CD56降低。证实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紊乱、淋巴细胞功能和比例失调在ITP的发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我院60岁以上结直肠癌病人50例分成试验组(腹腔镜组)25例,对照组(开腹组)25例,进行手术前后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的检测.结果 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数值升高较小,而自然杀伤细胞,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数值下降较少,但显著显著(P<0.05);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T淋巴细胞、T抑制细胞数值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非特异性免疫影响较小,而对特异性免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过敏性紫癜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抗组胺及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w。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水平及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33及IL-3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T细胞的水平较对照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D8~+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CD4~+/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及补体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补体C3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M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8、IL-3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过敏性紫癜,可有效纠正T细胞亚群失衡,降低IgA及血清IL-8、IL-33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VTE合并感染患者、单纯感染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差异。方法:入组28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82例,单纯VTE组68例(VTE组),VTE合并感染组44例(合并组),单纯感染组95例(感染组)。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hsCRP、空腹血糖及血脂系列。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8~+T细胞均显著降低,CD4~+/CD8~+显著升高(P0.05),而VTE组、合并组与对照组相比主要表现为CD3、CD8~+T细胞显著降低,CD4~+/CD8~+升高(P0.05),而CD4~+T细胞无显著改变(P0.05)。VTE组、合并组和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TE组CD8~+T细胞下降和CD4~+/CD8~+升高均较感染组和合并组明显。同时笔者观察了4组间CD值过低、正常及过高各占比例,并行χ2值检验,结果发现对照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CD3~+和CD8~+T细胞下降的比例升高;CD4~+/CD8~+升高的比例显著增多。而除外对照组的3组间除VTE组与感染组CD3~+T细胞存在微小差异外(P=0.043),其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因子hsCRP在VTE组、合并组、感染组中均明显升高。结论:VTE和感染患者均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而VTE患者多合并感染,本研究发现VT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独立于感染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VTE本身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VTE患者整体的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活化信号的功能下降,同时T细胞直接杀伤病毒微生物的功能显著下降,炎症免疫机制参与了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9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泛福舒胶囊)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补体、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进行检测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时间及发作期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Ig)A、Ig G、补体C3、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Th17/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24 w中发作及反复发作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能提高AECOPD患者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降低COPD急性发作及反复发作次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补体和外周血白细胞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方法:选高脂血症患者46例(高脂血症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血清补体C3、C4、备解素(Pf);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35、CD55、CD59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在高脂血症组中的变化,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C3、C4、P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补体C3、C4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正相关(P<0.01),Pf与TC、LDLC正相关(P<0.01)。CD35阳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35阳性淋巴细胞、粒细胞百分率与TG呈正相关(P<0.05~0.01);CD55阳性淋巴细胞平均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CD59阳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补体C3、C4、Pf升高,白细胞补体调节蛋白表达改变,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的改变与血脂水平相关,表明脂代谢紊乱可影响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提示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状态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170例和体检健康者(对照组)5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活化状态。结果观察组B淋巴细胞表达的 CD3-CD19+高于对照组,T 淋巴细胞活化表达的 CD3+CD8+CD38+高于对照组,CD3+HLA- DR+, CD3+CD8+HLA- DR+以及NK细胞表达的CD16+CD56+高于对照组(均P<0.05)。T淋巴细胞表达的CD3+低于对照组(均P<0.05)。T细胞亚群表达的CD3+CD4+、CD3+CD8+比例下降,调节性T细胞CD3+CD4+CD25+比例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的活化能力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老年AECOPD合并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单纯AECOPD组35例,同时设30例老年非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AECOPD合并T2DM组和老年单纯AECOPD组血清Hcy水平、高Hcy血症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1),且老年AECOPD合并T2DM组较老年单纯AECOPD组血清Hcy水平、高Hcy血症检出率增高(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升高,且合并T2DM状态下进一步加重AECOPD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与老年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观察和比较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并对三种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FBG、D-D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FBG、D-D水平相比A组、B组明显增高(P0.05),B组D-D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在Pa O_2、Pa CO_2以及FEV1%pred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A组、B组比较,C组Pa O_2、FEV1%pred水平明显下降,Pa CO_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Pa O_2、FEV1%pred水平明显下降,Pa CO_2水平明显升高(P0.05);FBG和D-D均分别与Pa O_2、FEV1%pred呈负相关,而与Pa CO_2呈正相关(P0.05)。结论并发呼吸衰竭及MODS的老年AECOPD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相比AECOPD患者更加严重,而凝血功能水平与患者的肺功能、酸碱平衡以及缺氧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监测AECOPD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尽早采取相关防治措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4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瑞格列奈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 w。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PG和2 h 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胰岛素(FINS)分泌水平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并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FPG和2 h PG水平和Hb 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C肽水平、INS分泌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水平在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能够平稳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细胞内活性氧(ROS)变化水平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肺癌原代细胞中ROS的水平,根据ROS水平将其分为A、B、C 3组,同期采集上述3组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同法检测正常肺泡细胞中ROS水平、健康体检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作为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B组与A和C组相比免疫功能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机体免疫功能与肺癌细胞中ROS水平具有明显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HBV-ACFL患者为观察组(HBV-ACLF组),并按照预后分为好转组(38例)和恶化组(34例),同期选取72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对照组(CHB组),分析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ST、TBil和Fibroscan弹性值更高,抗病毒治疗者更少(χ~2=4.50,P=0.03)。观察组Ig G和Ig A分别为(19.96±6.13)g/L和(3.19±1.27)g/L,显著高于对照组(F=12.13、12.85,P均=0.001),而C3、C4、CD3~+和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0.38±0.26)g/L、(0.07±0.06)g/L、(908.72±376.33)细胞/μl和(428.97±1183.36)细胞/μl,显著低于对照组(F=46.33、24.62、16.27、3.60,P均0.05)。恶化组与好转组相比,男性患者更多(χ~2=8.05,P=0.005),均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多伴有并发症(χ~2=3.99,P=0.046),ALT和AST水平更高(F=4.69、5.43,P=0.04、0.03),C3水平更低[(0.24±0.07)g/L vs(0.51±0.34)g/L](F=12.14,P=0.001),其余免疫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Logistic分析发现C3水平下降与HBV-ACLF患者的病情恶化相关,其余免疫指标与预后无关。结论 HBV-ACLF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下降及T细胞损耗等免疫紊乱情况,C3水平下降与病情恶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和重组人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营养、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B组加用谷氨酰胺,C组联用谷氨酰胺和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测定血红蛋白(HG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前白蛋白(PAB)、淋巴细胞计数(LY)、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B、C组患者TP、GLB、PAB较前升高;与A组相比,B、C组治疗后TP、ALB、GLB及B组PAB均升高;B、C两组比较,C组在治疗后ALB、PAB水平高于B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LY均较前升高;B、C组CD3+细胞比例及C组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升高;C组患者LY及CD3+、CD4+、CD4+/CD8+均高于A组;B、C两组间,C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比例较B组高。结论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可改善AECOPD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