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刺镇痛与大鼠全脑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脑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针刺镇痛与全脑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③结果 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降低(P<0.05)。④结论 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针刺镇痛与中枢环核苷酸含量变化之间存在的可能性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和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 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间脑cAMP含量降低,端脑cGMP含量降低,而脑干则显著升高(P<0.05)。直线相关处理和回归分析表明,大鼠脑干cGMP含量与针刺镇痛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针刺镇痛与中枢环核苷酸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提示中枢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一种抑制性神经介质,参与多种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近年来有不少资料说明它也与吗啡的镇痛作用有关。但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以往研究很少。我们的实验表明,GABA系统对电针和吗啡镇痛都具有对抗作用。 大白鼠体重150~200克,雄雄不拘。用辐射热-甩尾法测痛。取穴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以57-6D型电针仪的疏密波刺激。停电针后立即测痛,所得结果与电针前的基础痛阈相比较。 3-巯基丙酸(3-MP)是GABA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GAD)抑制剂,可使脑内GABA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常伴有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而损毁或刺激脑内有关核团,或用药理学方法改变上述中枢递质的水平,也可使痛阈发生变化,并影响针刺镇痛效果。由此可见,这些神经递质与痛和镇痛有密切关系,并参与针刺镇痛过程。但它们在针刺镇痛中是怎样起作用的,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电针不同时段对大鼠中枢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中枢环核苷酸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15min,30min,45min后,中枢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15min大鼠全脑cAMP含量降低,端脑cGMP含量降低(P<0.05);电针30min全脑和间脑cAMP含量显降低,端脑cGMP含量显降低而脑干cGMP含量升高(P<0.05);电针45min脑干cGMP含量升高(P<0.05);电针30min痛阈明显提高。结论:实验结果初步证实,针刺镇痛以大约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7.
大鼠中缝大核微量注射L-精氨酸对痛阈及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延髓中缝大核 (NRM )微量注射L -精氨酸 (L -Arg)对痛阈及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以探讨NRM中一氧化氮 (NO)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过程的作用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热水刺激甩尾测痛模型 ,以 5 0± 0 .5℃热水刺激大鼠尾部引起甩尾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 ,测定大鼠的痛阈。结果NRM微量注射 1mmolL -Arg对大鼠痛阈无明显影响 ;2mmol、4mmol、8mmolL -Arg均能降低痛阈 ,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RM预先注入 8mmolL -Arg再电针 3 0分钟 ,大鼠痛阈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电针组。结论NRM内NO参与痛和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NRM内NO含量增加明显降低痛阈 ,削弱电针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大鼠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中枢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间脑cAMP、端脑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干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9.
1、本文以电刺激大白鼠腹部引起抬头反应为指标,给清醒的动物侧脑室注射各种有关影响神经递质的药物,观察其对针刺镇痛效果的影响。2、脑室盐水注射,对正常痛阈无影响;但注射盐水后再予电针,则痛阈显著提高。3、吗啡与电针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但利血平化后的动物,则无论吗啡或电针的镇痛作用均不出现。4、吗啡加电针与腹腔盐水注射加电针组或吗啡对照组相比,其痛阈虽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5、乙酰胆硷脑室注射,能显著提高痛阈,而对照组则无效;乙酰胆硷加电针时痛阈亦显著上升,但与单纯乙酰胆硷组比并无差异,当利血平化后则乙酰胆硷加电针的镇痛作用不复出现。6.脑室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痛阈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去甲肾上腺素加上电针,则见痛阈显著上升,表明脑内去甲肾腺素浓度增高时,针麻效果加强。7、脑室注射五羟色胺,痛阈无改变;五羟色胺加电针时痛阈稍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脑内五羟色胺浓度增高与针麻效果关系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大鼠痛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针刺镇痛效应及其氧代谢机理。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经非穴组。于电针前后分别检测大鼠痛阈及血清SOD、MDA等指标。结果电针后,电针穴位组大鼠痛阈、SO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电针非经非穴位组SOD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痛阈、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穴位组痛阈、SOD含量明显高于电针非经非穴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电针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穴位有明显的镇痛效应。电针镇痛情况下血清SOD含量明显升高,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提示针刺调整氧代谢,减少或消除氧自由基可能是电针镇痛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After rats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EA), leucine-enkephalin (LEK) content in striatum and dopamine (DA) concentration in both brain stem and diencephalon markedly increased, and noradrenaline (NA) level in telencephalon definitely decreased with an obvious elevation of pain threshold. However, a previous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tropine, a blocker of muscarinic receptor, not only partially blocked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EA, but also changed the effects of EA on LEK, NA and DA contents of the bra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olinergic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EAA), which may be fulfilled partially through the central LEK and catecholamine (CA)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侧脑室注射生长抑素对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脑内生长抑素对痛阈和针刺镇痛的影响。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为测痛方法,侧脑室注射生长抑素,生长抑素的耗竭剂半胱胺和抗生长抑素血清,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侧脑室注射SS使大鼠痛阈升高并使电针镇痛的效应增强,侧脑室分别注射CSH和ASSS使大鼠前阈降低并使电针镇痛的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3.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通过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入抗催产素血清,观察了内源性催们素对动物痛阈和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生理水平的内源性催产素参与电针镇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痛敏肽/孤啡肽FQ (OFQ)基因敲除的小鼠,进一步明确OFQ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足三里和三阴交两个穴位,电针参数如下:恒流输出方波,电针强度为0.5、0.7、0.9 mA递增,每一强度持续10 min,电针频率分别为2 Hz或100 Hz。采用热辐射甩尾方法测定痛阈,在电针前、电针中和电针后评价痛阈的变化。结果:OFQ基因敲除小鼠的基础热痛阈比野生型小鼠明显延长。无论是2 Hz还是100 Hz电针,对OFQ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都有镇痛作用,对OFQ基因敲除小鼠的镇痛作用更强。结论:在体情况下,OFQ致痛敏,但拮抗电针镇痛。  相似文献   

15.
心理因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产妇性格分型对于针刺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75例初产妇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得分,分为稳定型性格、不稳定型性格;根据内外向得分,分为外向型性格、内向型性格;根据镇痛前后VAS评分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不同性格心理因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结果 性格稳定与否对镇痛效果以及产妇对镇痛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内外向性格对镇痛效果影响不显著,两者结合分析,将产妇分为外向稳定型、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镇痛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向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结论 性格类型不同对针刺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影响.测评产妇性格类型对于分娩镇痛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鞘内注射生长抑素对炎症痛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生长抑素对炎症痛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造模并分组,电针大鼠腰3、腰5华佗夹脊穴,鞘内注射生长抑素及其拮抗剂、纳洛酮和米胺色林,分别测定大鼠的痛阈。结果:鞘内注射生长抑素可提高大鼠的痛阈,并使电针镇痛的效应加强;生长抑素拮抗剂可使大鼠的痛阈降低,并减弱电针镇痛的效应。鞘内注射生长抑素的镇痛作用可被纳洛酮和米胺色林所抑制。结论:生长抑素、电针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有协同镇痛作用;生长抑素可激活阿片肽和5-HT系统的活动而起到镇痛作用,可以增强阿片肽对痛觉信号传导的抑制,起到提高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