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脂肪瘤并发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二例报告张正明小肠脂肪瘤并发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临床上较少见,近期我院外科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56岁。因间歇性腹痛、腹胀、解黑便1月余,伴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4天急诊收入院,患者既往有两次腹部手术史。查...  相似文献   

2.
报道8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小肠肿瘤,其中平滑肌(肉)瘤7例,腺癌1例。着重就肿瘤的病理特性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以及有关误诊和诊断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小肠良性疾病致消化道出血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肠良性疾病致消化道出血12例诊治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310006)朱玮小肠良性疾病致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报道较少,主要因为本病发病率低。大约占消化道肿瘤的0.1%~0.2%[1],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往往诊断困难。一些出血原因不明的...  相似文献   

4.
5.
小肠出血6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原因中肿瘤占首位(29/67),良、恶性肿瘤差异不明显,其他原因依次为炎性肠病(15/67),小肠憩室(12/67)及血管病变(7/67),分别有18、17和10例病人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素膜血管造影及核素扫描确诊,18例剖腹探查确诊,全组病人均经手术治疗,以肠段切除为主要手术方法。结论:小肠出血原因肿瘤占首位,其次分别为炎性肠病,小肠憩室及血管病变,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及核素扫描为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剖腹探查对常规检查难以确诊且又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病人也是一种主要诊断手段。小肠出血治疗以药物,内镜治疗为首选,如效果不佳则行手术治疗,主要为包括病变在内的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6.
小肠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我院近十年收治的36例小肠出血予以回顾性分析,36例中慢性间歇性黑便22例,急性出血血便14例,并失血性休克12例,病理及尸解证实小肠肿瘤27例(75%),术前分别行纤维内镜、X线钡餐、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锝—99m扫描、选择性血管造影等项检查,阳性发现率72.22%(26/36),手术33例,总治愈率86.11%(31/36)。我们认为对诊断明确者,慢性出血应近期手术,急性出血应急诊手术;诊断不明者,应择期或急诊果断剖腹探查,勿将时机过多耗费在术前诊断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9例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年龄18-71岁,平均51.8岁,男5例,女4例,病因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传统的胃肠检查方法难以诊断,需进行血管造来确定。本组使用手术切除闰同变肠段效果良好,止血确切,而术中的酌情采用各种方法准确定位、防止病灶残留是本组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小肠异位胰腺致消化出血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2 4岁 ,战士。因连续黑便 16h收入本院消化内科。 16h以来上腹部阵发性绞痛 ,继之排黑便 5~ 6次 ,30 0~4 0 0ml/次 ,共约 2 0 0 0ml,伴头晕、意识障碍。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止血、输血等治疗。查体 :体温 36 7℃ ,脉搏 10 0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血压 112 5 / 30mmHg,患者烦躁不安 ,全身皮肤黏膜苍白 ,心肺无异常。腹软 ,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 3~ 4次 /min ,辅助检查 :Hb 4 0g/L ,胃镜检查 :胃体、十二指肠未见出血。肠镜检查 :未见结肠活动性出血。翌日 ,排血便 180 0ml,脉搏 …  相似文献   

11.
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中的难点,其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小肠肿瘤,小肠血管性疾病,小肠炎性疾病。均为临床少见疾病,且极易误诊,导致严重后果。目前辅助检查主要依靠胶囊内镜、小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必要时可考虑开腹探察,但手术探察诊断率不高,且风险较大。治疗时务须首先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其次要明确诊断,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进一步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呈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肿瘤,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2%(1%~3%),年发病率1/10万~2/10万。本文就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小肠间质瘤病例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3.
1978~1992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32例。其中,术前明确诊断18例(56%),确诊方法包括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肠道系统钡餐、B超或CT扫描以及腹部触诊等。术前未明确诊断14例(44%),均系反复不明原因便血,最后剖腹探查确诊。患者出血停止后,经3~4天控制饮食和清洁灌肠,使肠管处于饥饿状态下,探查的确诊率高。  相似文献   

14.
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是指在Treitz韧带至回盲部之间小肠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较为少见,其主要的病因包括小肠良恶性肿瘤、克罗恩病、肠道血管畸形、感染及小肠憩室、炎性肠病、缺麻性肠病及门脉高压性肠病等,但因常用的诊断技术无法达到该部.且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规律,故术前明确出血部位和决定手术比较困难。就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小肠出血性疾病作一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5.
小肠出血:附2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984年~1992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29例。结果表明原发性小肠肿瘤在小肠出血原因中居首位(65.5%)。小肠插管分段气钡造影对小肠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阳性率73.6%),认为当临床上高度怀疑小肠病变时,此法应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小肠平滑肌肿瘤与下消化道出血: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探讨出血型小肠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出血型小肠平滑肌肿瘤具有下列临床表现(1)反复间隙性消化道出血。(2)大多数病人的年龄在40岁以下。(3)位于空肠部位的肿瘤约为回肠的3倍。  相似文献   

17.
小肠出血2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肠出血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诊剖腹探查术的确诊率及手术止血率均为100%。本组术后死亡2例。其余23例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活动性出血期行DSA、ECT检查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术前辅助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高,而对小肠憩室、息肉等出血病灶的诊断率低。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量大、有休克表现和诊断不清的病例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8.
隐匿性小肠出血4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小肠出血约占全消化道出血病例的3%-5%.其常见的病理改变包括:血管畸形、肿瘤、息肉、憩室、溃疡、感染和药物等所致的小肠出血.由于小肠出血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距消化道两端较远,加之缺乏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故临床上往往长时间得不到确切定位诊断。我们自1996年7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急性小肠出血患者45例,其中急症手术20例,急症手术患者均采用亚甲蓝经肠系膜上动脉注入方法判断定位小肠出血位置,  相似文献   

20.
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胶囊式内镜诊断及肠镜辅助定点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 SF  Chen G  Sun XT  Zhang K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5):991-993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胶囊式内镜诊断及肠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130例胶囊式内镜检查病例中诊断为血管畸型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胶囊式内镜诊断为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11例病人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畸形者10例,均表现为无痛性反复多次解新鲜血便伴中重度贫血。10例病例确诊的患者通过术中辅助肠镜检查,精确定位后,采用点状、楔型和肠段切除。随访1~18个月,再出血1例。结论胶囊式内镜是目前小肠血管畸形较理想的诊断方法。术中辅助肠镜检查,采用点状切除结合楔形和肠段切除是治疗该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