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喷雾器应用于经口呼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经口呼吸患者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加用喷雾器向口腔内喷湿化液进行护理.在持续气道护理后观察两组口腔局部情况及痰液稀稠情况.结果 两组口腔局部情况及痰液粘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在经口呼吸患者中应用喷雾器加强湿化,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萍  鲁林秀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69-1270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中接受全程护理联合排痰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的98例使用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和排痰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排痰改善情况以及血气指标和炎性症状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痰改善情况显然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炎性指标改善情况显然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NIPPV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来说,采取全程护理与排痰护理更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治疗的68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日吸痰次数、堵管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结合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综合评价品管圈工作模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堵管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82.3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61.76%;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显著,可缩短通气时间,减少日吸痰次数、堵管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协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尘肺患者按照接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排痰护理方法,即人工叩背法;观察组在排痰护理中引入体外振动排痰法.对比2组不同时刻排痰量和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第1天、第2天、第3天排痰量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第4天时2组排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5天、第6天观察组排痰量远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主观舒适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主观舒适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患者排痰护理中应用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同时改善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泌尿外科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评估23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充分进行呼吸道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患者的排痰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术前和术后充分的呼吸道准备及术后系统的排痰护理.对减少泌尿外科高龄忠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人工气道护理.观察组护理模式:应用人工鼻、微量泵行湿化液持续泵入及2.5%碳酸氢钠液行气道冲洗.比较分析2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痰培养结果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率、痰培养阳性率均降低(P均<0.05).结论 应用人工鼻、微量泵行湿化液持续泵入及2.5%碳酸氢钠液行气道冲洗的人工气道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74例65岁以上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强化健康教育,深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按需排痰理念、有效咳嗽排痰法训练等,比较2组患者术后咳嗽程度、痰液粘稠度、排痰难度和肺部罗音情况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咳嗽排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强术前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后康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2种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使用氧气罩吸氧所致肺部感染情况,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方法 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液湿化,试验组用50%乙醇溶液湿化.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痰细菌培养、肺中感染、痰痂形成情况.结果 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均满意.试验组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采用50%乙醇溶液进行气道湿化,能减少肺部感染和痰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工叩背与振动排痰机两种排痰方法 在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患者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8例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以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以传统人工叩背方式排痰.对比2组患者的排痰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排痰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痰前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3,5天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能够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强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振动排痰机对小儿深度排痰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70例肺炎患儿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人工叩击排痰和护理,观察组借助振动排痰机排痰和护理.比较两组肺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肺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相近(P>0.05);出院时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对小儿深度排痰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患儿临床症状消退,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大气道灌洗在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行气管插管、听诊痰鸣、肺部啰音符合吸痰要求患者,随机分为2组,灌洗组30例在常规吸痰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采用简易呼吸器进行大气道灌洗方法,2次/d,于听诊痰鸣音重时进行;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吸痰、翻身叩背等护理方法,不进行大气道灌洗。结果:灌洗组患者吸痰前后痰鸣音、肺部啰音、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大气道灌洗对气管插管吸痰患者的吸痰护理及气道湿化,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优于传统的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机械叩击排痰法、人工叩背排痰法与体位引流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均有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90%的AECOPD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机械叩击组、人工叩背组和体位引流组,每组各20例,比较3组患者首次排痰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平均排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机械排痰法效果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人工叩背排痰法优于体位引流排痰.结论 机械叩击排痰法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减轻护士的疲劳感,避免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失,间接地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最佳方法,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从吸痰时机、吸痰方式、呼吸机管路更换周期、口腔护理等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查询,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护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涤痰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常规调整血压,降颅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洛伐他丁胶囊,静滴胞二磷胆碱、降纤酶;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抗生素.治疗组:口服涤痰汤200ml日二次口服治疗,疗程14天;以评分方法 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痰涎消除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功能、饮食流利程度,肢体活动功能等综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P<0.01).结论 涤痰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气管插管所致痰痂是影响病人呼吸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控制了痰痂的形成,在400例术后气管插管的患者中,对258例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只有1例形成痰痂;其余142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则有86例形成痰痂.用x2检验比较二者痰痂的形成率,结果P<0.01,说明统计学意义显著.特殊护理会有效抑制痰痂的形成,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护理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通气及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深部吸痰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浅部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通气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7.3%,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O2、氧合指数均比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CO2水平均比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依次为5.5%、1.8%,均比对照组21.8%、27.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深部吸痰护理方式相比,对气管切开早期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浅部吸痰护理方式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咳嗽排痰是住院病人常见的症状.如何做好排痰的护理,首先要弄清痰的种类、特征,然后才能将其护理工作做好.本文笔者在文中介绍了自己在工作中排痰护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热度(50~60℃)0.9%氯化钠注射液软化吸痰管在儿童吸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9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护理,观察组采用低热度(50~60℃)0.9%氯化钠注射软化吸痰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分析两组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患儿哭闹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插管时遇到的阻力较对照组小,其黏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儿哭闹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热度0.9%氯化钠注射液软化吸痰管能减少儿童吸痰中的吸痰阻力,减轻患儿黏膜损伤及其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吸痰时,往往因刺激支气管黏膜致使患者发生呛咳,造成痰液四溅及对空气、仪器和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由于吸痰次数较多、时间不固定,致使护士在普通病房的工作中不断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很不方便.为提高吸痰护理工作效率及减少患者发生呛咳时造成的痰液污染,我们于近年来制作了吸痰面罩并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护理工作中,实践证明其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人工气道痰标本的留取、湿化治疗、气管切开创口的固定和护理、人工气道球囊的护理及意外情况的处理,以达到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