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对2000年1月~2004年6月入科抢救的384例急危重病人施行预见性护理,并进行统计,与实施传统护理的380例急危重病人对比,结果显示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俞小花  吕莉 《吉林医学》2013,34(13):2539-254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骨科护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部分急症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医疗花费,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9,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13.70±3.49)d少于对照组的(16.38±4.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6,P<0.05);观察组的医疗花费亦显著少于对照组(t2=9.819,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骨科应用后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应,骨科可继续实施并进一步完善该政策。  相似文献   

3.
李凤英 《当代医学》2014,(20):124-12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危重患者转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80例ICU危重患者为基础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96例ICU危重患者为改进组,改进组在转运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危重患者的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病情恶化情况。结果基础组转运时间为(28.73±3.35)min,改进组为(26.4±2.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P〈0.05);基础组各种不良事件坠床(11.25%)、静脉通路中断(11.25%)、管道阻塞或脱管(15.00%)、供氧中断(10.00%)、心率改变(15.00%)、呕吐或气管堵塞(12.50%)和医疗纠纷(7.50%)发生率均高于改进组,分别为2.08%、3.13%、5.21%、2.08%、4.17%、3.13%和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血氧饱和度降低(18.75%)、血压升高或降低21(26.25%)、心律失常19(23.75%)、休克4(5.00%)和其他类别14(17.50%)病情恶化比例均高于改进组,分别为4.17%、8.33%、5.21%、0%和3.13%。结论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减少转运途中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效果。方法:分析从急诊转送至病房或检查科室危重患者280例,将2012年1-6月采取常规方式转运的1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7-12月采取预见性护理转运的1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率及平均转运时间。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2例中,痰液堵塞引起呼吸困难1例,胃管脱出1例。对照组意外事件15例中,痰液堵塞引起呼吸困难2例,供氧中断3例,胃管及输液管脱出4例,气管插管移位2例,血管活性药滴速不匀导致血压波动3例,送错科室1例。观察组接收科室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82.14%,观察组平均转运时间(19.7±1.8)分钟短于对照组(27.4±2.8)分钟。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6.
蔡涌恩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3007-3008
目的:对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抢救室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比其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能以最快时间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是危重患者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治疗的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留观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0、5.665、6.346、7.746,P0.05)。观察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52、3.960、5.986、5.238、5.986、4.949,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急诊留观时间,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压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陈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823-824
中医内科急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急症可概括分为外感急症包括邪湿病、疫毒、疠气等,杂病急症则包括中风、哮喘、水肿、昏迷、中毒等内伤杂病中之危重病症。中医内科急症护理遵循“辨证施护”的原则。同一疾病其症候表现不同,护理措施亦应有所区别,对西医一般的护理方法,凡属于违背中医理论者,不宜采用。中医内科急症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病室环境要求、精神护理、饮食调理、病情观察及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指导功能锻炼、预防院内感染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10.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外科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锦霞 《广西医学》2010,32(5):614-6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外科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效果。方法在院内转运的外科急危重病人547例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病例,其中2008年的10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的院内转运方法护理;2009年的100例为实验组,在转运前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的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院内转运所需时间,实验组为(30.8±4.3)m 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2±8.7)m in(P〈0.01);转运效率实验组快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院内转运的外科急危重病人进行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2年内缓解率、复发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复发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及改善预后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正> 重症有机磷中毒可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心律不齐、心脏骤停、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护理时除应观察生命体征,还要观察毒物对各大脏器损害的早期体征,对症及时处理常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对40例重症有机磷中毒的综合分析,体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合并内科危重急症时的糖尿病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蕙 《中国医刊》2003,38(7):19-20
在糖尿病的患病率达 3 2 %的今天 ,随着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 ,又因为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 4倍 ,目前在临床常常碰到同时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处于边缘状态的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在治疗这类病人时或者仅注意那些急性重危情况的治疗而忽略了糖尿病治疗 ,或者仅维持原有的糖尿病治疗 ,而很少注意这些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效甚或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处于边缘状态的糖尿病患者有以下几方面情况可能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或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治疗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1)由于急性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性脑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预见性护理所具有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被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方式来进行护理。并且在完成治疗护理完成之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肝性脑病来说,利用预见性护理在其预防以及预后改善方面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预见性提前的护理措施对策,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通过与医生积极配合抢救,针对各种症状预见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50例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率达87%。结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各种诱发因素,尽可能地阻断连锁反应,减少累器官,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复发率均与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肝性脑病发作及改善预后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4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预见组,每组各24例;常规组予以临床护理,预见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预见、并发症预见、环境预见等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1)预见组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2)预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的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方式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2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6.25%),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8.75%),发生穿刺部位出血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25.00%),发生导管位移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9.38%),发生导管堵塞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2.50%),发生过敏性皮炎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25.00%);在观察组32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13%),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13%),发生穿刺部位出血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6.25%),发生导管位移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13%),发生导管堵塞的患者有0例,发生过敏性皮炎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6.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