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A组的23.08%(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临床应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在吴忠市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胆结石老年患者10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手术、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2例(3.70%),少于对照组11例(20.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实验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  相似文献   

5.
钱琦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31-3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74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可作为胆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观察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20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5%,对照组的却高达45%(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0年12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较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4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可及时恢复,并发症少等优势,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术对比优点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患者恢复更快,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于基层医院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64例符合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中,实验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29.3%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6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4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与MC组,分别实施相应术式治疗,对比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1),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P均0.01),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1)。结论在胆囊炎、胆结石外科治疗中应用LC术式较MC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小切口,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56%vs 15.38%;X2=3.924;P=0.048)。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选择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并发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可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来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但应用需确保术者熟悉胆囊三角解剖结构、操作熟练,并注意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104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7 d的血清炎性因子、红细胞多项指数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的血清炎性因子、红细胞多项指数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过程安全,患者恢复状况良好,且并发症较少,可提高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儿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明显低于观察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优良,微创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各43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胆囊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