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CML患者均予伊马替尼400或600 mg/d一次性餐后顿服,常规体检,用药后血液学取得完全缓解后择期复查骨髓、Ph染色体和/或BCR-ABL基因。结果随访结束时,血液学完全缓解率61%(17/28),部分缓解率11%,总有效率71%,绝大多数为轻度不良反应,多可耐受。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有效、安全,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湛江市岭南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尼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早期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BCR–ABLIS≤10%达标率、BCR–ABLIS≤0.0032%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受损、水肿、关节痛等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尼洛替尼的治疗效果优于伊马替尼,早期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张丑丑  冯永笑  万强 《新中医》2017,49(3):103-105
目的:观察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只服用伊马替尼治疗,2组均治疗3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骨髓象、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缓解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伊马替尼治疗,裴氏升血颗粒可以减轻伊马替尼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治疗,观察组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关节肌肉疼痛、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Ph阳性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为对羟基脲及α干扰素耐药CML急变期患者设为实验组,予以格列卫口服,持续3~12个月。同时在我院继续口服羟基脲加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CML急变期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血液学总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0%,且不良反应轻,易耐受。结论格列卫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亦较轻,但几乎均在3~12个月后出现耐药,耐药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但未能阻止其恶化,3例病情有进展,5例病情急变恶化,采用化疗后效果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近期效果明显,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9例,对照组施以传统化疗治疗,试验组施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融合基因BCR/ABLRNA水平、p210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患者的BCR/ABLRNA水平、p210蛋白水平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BCR/ABLRNA水平、p210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伊马替尼是一种新型的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常规药物不同,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信号转导抑制功能,直接作用于导致CML的分子靶位.到目前为止的实验结果显示,伊马替尼较其他传统疗法,包括干扰素、羟基脲和白消安等,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伊马替尼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P-糖蛋白、P53蛋白水平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纳入标准的80例ALL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VDCP化疗方案治疗,此外对照组加以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则加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免疫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同时治疗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P-糖蛋白及P53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BC水平显著下降,Hb、PLT、RBC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Hb、RBC、CD_3~+、CD_4~+、CD_4~+/CD_8~+、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53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伊马替尼治疗ALL疗效明确,能有效减少伊马替尼+化疗不良反应,降低P-糖蛋白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心率变异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解毒破瘀汤治疗7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门诊及住院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所有患者使用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占36例,实验组患者占36例。对照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单一使用羟基脲治疗,实验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羟基脲联合解毒破瘀汤进行治疗。将以上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NK)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8.89%,相较于对照组(69.44%)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D3为(69.84±6.22)%、CD4为(35.20±5.03)%、CD8为(24.85±4.11)%、NK为(14.89±5.01)%,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羟基脲治疗基础上采用解毒破瘀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近期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为0.36/10万,占成人白血病的15%.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善了CML的预后,但对于急变期CML、TKIs耐药和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难治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yperCVAD方案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方法,分析HyperCVAD方案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总结HyperCVAD方案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HyperCVAD方案治疗,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Hypercvad方案治疗,12例患者完全缓解(CR),占75.0%,1例患者部分缓解(PR),占6.25%,3例患者没有获得缓解(NR),占18.75%,无治疗死亡病例,总缓解率为81.25%;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出现。结论:HyperCVAD方案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比较满意,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易于控制,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及采集,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达沙替尼联合活血益气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达沙替尼、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瑞舒伐他汀口服,进行白细胞清除术,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益气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AT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CAT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沙替尼联合活血益气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脑梗死可显著缓解相关症状体征,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上调CAT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62例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治疗的成人Ph阳性ALL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总生存时间(OS)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87.80%)优于对照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58.54%)与对照组(6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OS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成人Ph阳性ALL时,在常规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毒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吉非替尼交替使用与序贯使用在EGFR突变型晚期老年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EGFR突变型晚期老年肺腺癌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交替使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吉非替尼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部分缓解及稳定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FS及OS远期疗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吉非替尼交替使用与序贯使用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老年肺腺癌,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良好,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前瞻对照性研究观察中药全蝎解毒汤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全蝎有效成分对CML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的重要作用。方法将临床诊断为CML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予全蝎解毒汤+羟基脲、干扰素;对照组20例,予羟基脲、干扰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象稳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蝎解毒汤联合羟基脲、干扰素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方法,是提高CML血液学缓解及维持CML长期血液学缓解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安慰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总有效率4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发生粒细胞减少6例,血小板减少3例,其中1例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例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发生粒细胞减少5例,出血性膀胱炎2例。结论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好;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感染常见,ITP、AIHA最为严重,如在化疗前检查Coombs’test,可能避免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复康方联合分子靶向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肺复康方联合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单用埃克替尼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临床主症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肺复康方联合埃克替尼治疗NSCLC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耐药性。方法 35例CML患者予格列卫治疗,其中CML慢性期予30 0~4 0 0mg/d ,CML急性期予4 0 0~6 0 0mg/d。结果 本组患者累计获完全血液学缓解(CHR) 31例占89% ,达CHR的中位时间2 8d。2 7例疗程>3个月的患者,在治疗第3个月时复查骨髓细胞染色体,获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R ,ph+ 细胞<35 % )共19例占5 4 %。结论 格列卫治疗CML安全有效,是治疗CML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69-171
目的:观察研究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室收治疗的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基础上加用血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应用羟基脲片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别为(100.9±20.7×109/L、83.7±11.0 g/L、108.5±10.0×10~9/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2.3±22.6×10~9/L、86.4±11.3 g/L、99.7±9.3×109/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性中幼粒细胞和中性晚幼粒细胞水平分别为(4.86±2.14、3.87±2.01)%,显著低于对照组(10.25±3.75、9.95±4.2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早期病死比例分别为(62.22%、22.22%、8.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11.11%、28.89%)。4观察组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氧自由基ROS水平为(48.72±5.72)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21.69±2.84)mmol/L。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与单独应用羟基脲片相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