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平衡自主神经活性及抑制心肌重构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疗效的重要方法。尽管近些年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已成为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经典方案,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并且患者生存能力持续降低。近年来,针对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的外科治疗手段逐渐出现,包括迷走神经电刺激术、压力感受器刺激治疗等,部分治疗方法在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明显的获益结果,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3.
对20例劳累型心绞痛病人口服美多心安(100~150mg/日,一日二次),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法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结果:用药两周后与用药前相比,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YMSSD)、相邻RR间期差异≥50ms的百分数(PNNSO)均显著增加。分别为:4.82±0.21ms/4.36±0.19ms,4.02±0.28ms/3.72±0.21ms、3.12±0.63/2.25±0.45,p<0.01;总功率(TP)和高频成份(HF)也显著增加,7.12±0.64ms2/6.38±0.71ms2、4.83±0.74ms2/4.23±0.78ms2、P<0.01。HRV昼夜变化增大,心肌缺血减少(P<0.05)。本文提示:美多心安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改善交感和速走神经均衡性也可能是其减轻心肌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心率变异性分析:一种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健康人的心搏R—R间期总是存在微小的波动,神经调节机制可以部分解释这种变异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心脏自主神经(Autonomous Nevers Sytem,ANS)功能状况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6.
7.
应用心率变异性分析法评价运动对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摘要)研究生姚焰导师陈兆銮,任国钧(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昆明650032)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运动中图分类号R540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心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已得...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是极易被忽视的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心脏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调整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使心脏活动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亦参与外周血管舒缩的调节,以维持人体血压的动态平衡,调整心脏负荷。DCAN患者由于心脏自主神经受损、心脏神经活动失衡, 相似文献
10.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检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随着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发展,人们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并愈加重视。本文就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检测方法,特别对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研究的新进展作一介绍。1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11 QT间期延长 Kahn等(1988)应用肾上腺素能神经闪烁影像技术证实:QT间期延长者心交感纤维非均质性损害,右传出支活动性下降,左传出支活动性相对加强,导致QT间期延长,易损期延长,过早去极化的可能性增加;还可使室颤阈降低,最终发生严重心律紊乱。12 体位性低血压 Dyck…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近来研究发现 ,交感神经系统长期激活具有不良的生物学效应 ,在心衰进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循环儿茶酚胺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而且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越高 ,患者的预后越差。因此心衰患者中存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即心排血量降低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使心衰进一步加重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打断这一恶性循环 ,改善心衰预后 ,成为心衰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 [2 ]。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机理1 .1 通过β1 受体介导 ,去甲肾上腺素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影响。 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75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心衰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逐渐加量至静息心率55 ~ 60 min,3个月后比较上述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 fraction,LVEF)、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LVEF[(54.1±8.8)%]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394.4±69.7) m]较对照组[(49.2±7.6)%,(364.3±67.9) m]明显升高(P< 0.01),BNP[(954.6±115.6) pg/ml]较对照组[(1 445.2±129.4) pg/ml]明显下降(P< 0.01),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135.5±30.4) ms]、SDANN[(85.6±28.1) ms] RMSSD(41.6±15.6)、PNN50(7.1%±2.9%)较对照组[(78.6±31.6) ms、(70.6±27.6) ms、34.6±17.4、5.7%±3.1%]明显改善(P< 0.01)。 结论 在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至达到目标心率,可改善75岁以上心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率变异(HRV)及心率震荡(HRT)指标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价值。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传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患者行Holter检查,对HRV及HRT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阳性组HRV指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指标震荡斜率(TS)阳性组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初始(T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HRV各项指标及TS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定评分相关。结论Holter记录HRV、TS等指标可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吸烟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时域法对32例正常吸烟者与对照组28例非吸烟人的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心率变异性。结果:两组HRV测值比较,吸烟组SDNN、rMSSD、PNN50显著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吸烟与迷走神经活动关系密切,迷走神经功能减退,心率变异性(HRV)降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评价硫辛酸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06例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0),治疗组患者给予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总疗程3周;对照组仅给予通常的降糖、降压等治疗;运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在用硫辛酸治疗3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O.01)。结论硫辛酸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负性情绪应激对健康人群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初步探讨负性情绪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大学生69名,采用计算机游戏诱发负性情绪,采集皮电、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等生理指标,比较各阶段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在预期阶段和应对阶段低频功率(LF)值上升[F(2,67)=5.620,P<0.01],高频功率(HF)值下降[F(2,67)=10.773,P<0.01],LF/HF比值上升[F(2,67)=40.327,P<0.01],表明被试者在应激任务中心脏交感-迷走神经活动产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的相对兴奋及迷走神经功能的相对抑制,交感-迷走神经的不平衡性增加。结论健康个体暴露于负性情绪应激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与冠心病病理状态下相似的变化特征,提示长期的负性情绪应激可能是导致个体迷走神经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探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性的差异。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7例(CHD组),非冠心病患者45例(NC组),对两组患者HRV进行比较。结果:HRV各项指标如NN间期的标准差(SDNN),短时程平均NN间期的标准差(SAD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 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 index),NN50计数占NN间期数的百分比(PNNS0),CHD组均低于NC组。结论:冠心痛患者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一氯沙坦对高血压肥厚的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服用氯沙坦50mg/d,观察其血压的变化及治疗前、后6个月左室质量(LVM)和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结果:用氯沙坦后6周时达到最大降压效果。LVM在24周明显减少。在12周时心脏迷走神经活性明显增高,交感神经活性明显降低。结论:氯沙坦是抗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治疗药物,对左心室肥厚有轻度逆转作用,并可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维持自主神经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心率变异性分析研究A型行为者自主神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8例A型行为者予以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50例B型行为者进行比较,平均R-R间期标准差、变异系数有明显差异(P<0.05):总功率谱面积、低频谱面积和高频谱面积也有显著差异(P<0.01)。A、B组低频谱面积和高频谱的比值分别为18.2和10.3(P<0.01)。结果提示。A型行为者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力的指标均低于B型行为者。A型行为者迷走神经活力相对较交感神经活力为弱:A型行为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平衡失调状态可能与其易患冠心病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