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MS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功能性NETP、12例非功能性NETP的MSCT征象,包括肿瘤病灶发生的部位、大小、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功能性NETP较小,长径约0.9~2.3 cm,平均约1.4 cm,非功能性NETP长径约2.1~6.4 cm,平均约4.3 cm。肿瘤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体尾部略多,功能性NETP发生于胰头2例、胰体3例、胰尾4例,非功能性NETP发生于胰头3例、胰体3例、胰尾6例。功能性NETP平扫病灶呈等密度3例,低密度6例;非功能性NETP平扫病灶呈低密度12例,病灶内囊变、坏死7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2例。增强扫描功能性及非功能性NETP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均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呈快进、快出改变,6例病灶表现为均匀强化,4例非功能性NETP表现为环形强化。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MS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肿瘤的鉴别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诊断价值。方法参照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回顾分析38例经病理证实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特点。结果 38例患者G1肿瘤10例,G2肿瘤4例,G3肿瘤24例。14例G1、G2肿瘤患者中,12例平扫呈团块状及分叶状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轮廓光整;2例表现为不规则团片状低密灶,内有小点片状钙化;发生于上消化道者影像表现为动脉期显著强化,晚期强化密度减低;发生于下消化道者病灶静脉期或平衡期达强化高峰。结论本组GI-NENs均无特异性临床症状。G1及G2级肿瘤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病灶显著强化,发生于上消化道者具有呈"快进慢出"特征,下消化道者强化高峰较晚;G3级肿瘤MSCT影像表现与其它病理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不易鉴别,需依靠病理学特征区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提高GI-NEN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NEN的CT资料,观察内容包括病灶部位、大小、生长方式、边界清晰否、浸润性病灶管腔厚度、有无溃疡、有无坏死/囊变、强化情况、浆膜层、周围组织(腹膜脂肪间隙、邻近脏器)的浸润情况、病灶区域淋巴结、腹膜种植、远处转移灶;总结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36例GI-NEN的平均直径为45mm,15例发生于胃,4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7例发生于直肠。22例呈浸润性生长,14例局部形成肿块突向管腔(/腔外);10例形成溃疡,14例出现囊变、坏死;29例呈明显强化,12例出现分层强化;21例出现浆膜层侵犯,13例侵犯周围结构,13例邻近淋巴结肿大,腹膜种植3例,远处转移8例。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沿粘膜下层浸润生长、分层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年-2010年间收治的27例经病理或手术确诊的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D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痰、咳嗽、胸背痛、痰中带血.右肺14例,左肺13例,中央型15例,周围型1...  相似文献   

6.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是一类罕见的有内分泌作用的肿瘤,临床表现特异,发病率约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2%。据肿瘤来源,GEP—NETs分为类癌和胰腺内分泌肿瘤,以类癌最常见,其发病率约2.5/10万。类癌可在全身各个脏器发生,以腹腔为主,WHO将胰腺内分泌肿瘤分为高分化内分泌肿瘤、高分化内分泌癌、低分化内分泌癌等;  相似文献   

7.
8.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NENs)占所有胰腺肿瘤的2%~4%,年发病率约为(0.2~2.0)/100万人。根据患者的激素分泌状态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功能性pNENs ( functioning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 F-pNENs )和无功能性pNENs ( nonfunctioning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 NF-pNENs )。其中, NF-pNENs占胰腺肿瘤的1%~2%,占pNENs的60%~90%。日本pNENs 的年发病率为2.23/10万人,占所有 NENs 的47%。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pNEC)只有2%~3%。 pNENs中除胰岛素瘤外,其他类型肿瘤均有侵袭性行为,约50%会发生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4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MRI及DSA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CT、MRI及DSA影像表现,其中2例行CT及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和DSA检查。结果:单发病灶者2例,多发病灶者5例,肿瘤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病灶中央可见不规则形坏死区,3例病灶周围多发子灶,2例病灶周围血管受压推移;MRI上肿瘤表现为长T1稍长T2信号;7例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中心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特征表现为肝内边界较清晰的类圆形肿块影,病灶较大时周围常有子病灶,病灶中央常见液化坏死,强化方式为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10.
刘荣  沈晓菲  刘渠 《中华医学杂志》2021,(32):2497-2501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疾病,占全部胰腺原发肿瘤的4%~5%,而60%的患者在pNENs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并且肝脏是最常累及的转移脏器。现阶段,pNENs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栓塞与消融、化疗,以依维莫司及贝伐单抗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生长抑素受体治疗与免疫治疗等等;然而,如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间于我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15例患者的CT及MRI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型5例,实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比例相间型7例。其中2例病灶可见出血,3例病灶可见钙化。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CT值平均(37.56±9.53)Hu;增强动脉期平均(54.5±9.75)Hu;门脉期平均(72.0±17.1)Hu,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平扫平均(24±12.52)Hu;增强扫描无强化。MRI上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趋势。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肿瘤包膜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2例肿瘤内出血病灶在T1WI上可见环样、云絮样高信号,相应区域在T2WI上呈低信号。3例肿瘤内钙化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如能抓住该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其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9例SPTP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1)SPTP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腹痛或无明显临床症状;(2)肿瘤内为实性和囊性结构,按实性和囊性结构比例分3型:囊性、实性、囊实性;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实性部分平扫呈低或等密度,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3)SPTP为交界性肿瘤,与胰腺分界清楚,预后良好;(4)胆总管和胰管不扩张;(5)肿瘤内可有钙化。结论:SPTP虽然罕见,但其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经CT检查,1例行CT增强检查,1例行MRI平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2例肿瘤均表现为胰腺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1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增强后肿瘤的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1例MRI表现为T1、T2均为混杂信号。2例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结论:胰腺SPTP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医学综述》2013,19(4):753-75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PTP的CT表现,比较分析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共同之处,找到与胰腺其他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5例SPTP中胰头部发病2例,胰体部1例,胰尾部2例,术前CT全部检出病灶,诊断3例,怀疑1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80%。SPTP在CT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囊实性肿块影,瘤体边界多较清楚,瘤体较大则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淋巴结肿大或转移极少见,极少数病例可有胰管或肝内胆管扩张。CT增强后病灶边界显示更为清楚,包膜完整显示并有明显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瘤内实性部分呈持续性轻度强化的特征。结论 SPTP为胰腺少见的肿瘤类型,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掌握其CT特点有助于与胰腺其他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与MRI检查资料,其中6例仅行胆囊CT检查,3例仅行MRI检查,1例同时行CT与MRI检查。观察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强化方式,是否合并肝转移、胆管与肝周转移、淋巴结转移、胆囊结石等情况。【结果】10例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肿块T1最大径为39~120mm,表现为广基底附着于胆囊壁,并突向胆囊腔内;其中7例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不规则肿块;4例MRI上,肿瘤在T1加权成像为均匀等信号,T2加权成像为不均匀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上弥散受限。10例胆囊肿瘤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持续性强化。10例中,8例伴有肝转移,其中肝4、5段转移7例,其它肝段多发转移1例;6例侵犯胆管,3例侵犯肝门部脂肪;7例伴有肝门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合并胆囊结石。【结论】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胆囊部位的大肿块,易侵犯邻近的肝实质,沿胆囊颈、胆囊管蔓延,伴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并肝门部脂肪侵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MD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CT影像资料共32例。观察内容主要包括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大小、生长方式及与胃壁的夹角、密度及强化模式,胃粘膜及浆膜改变,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与肝脏转移。结果本组32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胃底部19例、胃体部13例。病灶呈圆形16例,椭圆形11例,不规则形5例。病灶最大径为19-165mm。内生型14例,腔外型12例,腔内外型5例,壁内型1例。病变与邻近胃壁夹角呈锐角26例,呈钝角6例。平扫病灶呈均匀稍低或等密度19例,不均匀等低混杂密度13例,其中伴有坏死7例;三期病灶均呈均匀强化18例,不均匀明显强化14例;所有病例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大部分或全部实性病变呈延迟强化,平均CT值分别为67HU、86HU、94HU。黏膜完整21例,黏膜中断、溃疡形成11例;所有病例浆膜完整。无1例伴胃周淋巴结肿大或肝脏转移。结论胃间质瘤MD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三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MSCT影像学表现及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19例NET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SCT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PNET与PNEC患者平扫、动脉期、静脉期MSCT值,分析两者影像学表现.结果 PNET与PNEC患者MSCT值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异位胰腺(EP)的CT征象。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7例腹部EP,对其CT平扫及三期增强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EP均为单发,其中4例于胃窦小弯侧,1例于胃窦大弯侧,1例于十二指肠降部,1例空肠上段系膜区。5例椭圆形,边缘光整2例形态不规则,边缘轻度分叶状、小结节状。6例胃肠道EP中,有1例周围出现脂肪密度。平扫及增强CT 6例病灶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各期与主胰腺强化一致,1例合并胰腺炎平扫密度及强化程度较主胰腺减低。结论 CT平扫和增强可显示腹部异位胰腺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和强化形式的特点,对腹部EP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9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 3.6 %浸及肌层 ,2 3.2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3,5 ,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76 .5 %、6 7.3%、5 7.1%。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理学诊断是其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 ,手术切除的范围取决于原发肿瘤的大小、部位、浸润程度、淋巴结受累及有无远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对骶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3例骶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骶骨巨细胞瘤的X线及CT均表现为骶骨上部偏心性生长、皂泡样膨胀性溶骨性破坏,部分骨壳破坏中断,向前形成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不均匀信号;出血偶见,表现为T1WI、T2WI呈高信号,可出现单发/多发液-液平面。结论X线平片及CT扫描对骶骨巨细胞瘤有较重要诊断价值;MRI虽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