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门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118例患者术后支撑吻合管的观察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肛门收缩及排便功能良好。5~8周后,每日排便1~2次;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4例,出血7例。结论应用肛门支撑吻合管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术操作简单,护理方便,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对其实施保肛手术,术后随访病人对控便能力的满意度、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显示,三组术后1年排便反射和控便能力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术后3年复查时对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手术治疗效果完全满意的有120例,基本满意的有48例,没有不满意病例。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避免造成永久性的造口,术后患者排便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基本上可以根治,并且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主要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控讨管型吻合器在套叠外翻肛门外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5-20011年于惠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治疗的25例低位直肠癌在套叠外翻肛门外切除术中彻底切除直肠肿瘤的患者,使用管型吻合器做盆腔内结肠直肠残端吻合。结果:25例患者在手术期无死亡,未发生吻合口漏、出血及盆腔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半年后控便能力正常及良好,1~3年后复发率少。结论:对合适病例应用吻合器外翻拖出式肛门外直肠癌切除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中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是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以排粪次数频繁、急迫、失禁等为主的症状群,因其恢复周期长、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国医大师朱良春验方仙桔汤加味治疗LARS患者1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直肠癌切保肛手术后患者30例,术后1月仍有排便次数较多(3次/日),并伴有粪质稀溏、便急或轻度失禁、肛门不适等症  相似文献   

5.
直肠吻合器的广泛应用扩大了保肛手术的适用范围,使部分肛缘6~7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可以保留肛门,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后由于只保留了部分外括约肌,加之结肠逐渐代替直肠的储藏机能,因此术后可能出现排便困难或不同程度大便失控现象。为确保手术成功,2007~2008年,我们对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了早期系统的排便功能训练,使患者排便功能得到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控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4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排便护理,以30天为限。主要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局部皮肤护理、排便功能训练、中医穴位针灸等。结果:42例患者能完全控制排便,6例患者偶有失禁现象,继续给予指导训练。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控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莘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肛...  相似文献   

8.
刘志刚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33-233,232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行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病例资料。72例分为保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保肛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每日排便次数、夜间排便次数、排便急迫感及肛门失禁程度的变化。结果:针灸治疗后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及夜间排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急迫感及肛门失禁程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有效治疗前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每日及夜间排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管理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超低位直肠癌拟行保肛术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予以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肛门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9月~2011年9月36例距肛缘5~10cm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漏2例,术后1年控便能力均达优良级,1例患者出现肝转移,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保肛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低位直肠癌(距肛缘5~10m)患者,选择正确术式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深入和手术方法的改进,直肠癌保肛手术比率增加。我们医院直肠癌根治手术保肛率占89%。保肛以后如何合理恢复,排便功能逐渐恢复肛门控制力便义溶量,药物性控制排便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从1993年开始,用了易蒙停对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控制排便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直肠癌保肛手术后254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92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6±2.5岁。DVKES分期:A期25例;B期96例;C期113例;D期20例;保肛手术术式高位DIXON17例;低位DIXON62例;超低位DIXON98例。…  相似文献   

13.
刘志刚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214-214,210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行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病例资料。72例分为保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保肛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结论:低住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后排便次数增多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8例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后排便次数增多的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心理护理、指导合理饮食、加强引流管、肛周皮肤护理、持续的排便功能训练等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患者经2周~24周护理后均达到肛门节制大便功能优级.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排便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二科收治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双吻合器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双吻合器手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治疗,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气和排便恢复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患者通过采用保护性回肠造口治疗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排气以及排便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治疗组应用基于肛肠专用型多功能生物电反馈治疗系统的盆底生物电反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应用排便功能主动训练方式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之后,患者的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吻合器进行结肠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4~2008年,我院收治32例低位直肠癌利用双吻合器进行结肠肛管吻合的病例资料.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3cm,4例远处转移,2年存活100%.肛门控便功能Ⅰ级26例,Ⅱ级4例,Ⅲ级2例.结论:用双吻合器行结肠肛管吻合保肛是比较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在治疗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吻合15漏发生率和大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随访6个月肿瘤未见远处转移或复发,依据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等采取相应的化疗获得理想效果。结论:超低位直肠癌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的疗效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实施保肛手术,33例实施Miles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排便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继续随访2年,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根治肿瘤基础上,严格把握适应症,选择保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3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护理。方法对3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的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主要包括合理的饮食护理,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训练排便功能等方法。结果36例患者2~6周排便自控能力得以改善,8~14周排便控制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的排便自控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