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上消化道穿孔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 ,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3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  结果  3 9例 ( 46 % )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至手术时间在 12h之内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5 %及 3 6 7% ;超过 12h为 11 5 %及 5 3 8%。 6 7例行急症手术治疗 ,行穿孔修补术 5 6例 ,死亡 3例 ,行胃大部切除术 11例 ,死亡 1例 ,手术死亡率为 6 %。保守治疗 16例 ,死亡 4例 ,死亡率为 2 5 %。 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症状往往较隐匿 ,应尽早诊断 ,及时手术治疗并警惕胃癌穿孔的可能性。手术方法以穿孔修补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ERCP术中并发上消化道穿孔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并发上消化道穿孔的原因及穿孔的处理防治.方法:收集整理南京市鼓楼医院近3年(2008-08-31/2011-08-31)ERCP术中并发上消化道穿孔患者2399例,依据一定标准进行穿孔原因诊断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穿孔治疗.结果:2399例ERCP术中发现上消化道穿孔共11例,发生率0.46%(其中食管穿孔1例,贲门口穿孔1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例,十二指肠降部及乳头周围穿孔5例,毕Ⅱ式胃术后穿孔2例).11例上消化道穿孔中7例为保守治疗成功,4例为手术治疗成功.结论:ERCP并发上消化道穿孔原因较多,主要为医源性,处置方法是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采取保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35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性溃疡132例,急性胃黏膜损害49例,胃癌34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16例,其他4例。所有病例均先给予内科综合治疗,230例出血停止,3例内科综合治疗无效给予急诊手术治疗,11例消化性溃疡因再次出血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胃癌29例行胃癌根治术(含姑息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晚期胃癌5例全身衰竭死亡,病死率2.5%,2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合并痔静脉破裂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循环衰竭死亡。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急性胃黏膜及胃癌损害占相当比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应积极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有手术指征的病例也应在安全有效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出血控制后再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内科综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穿孔修补术,6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穿孔修补术患者分为开腹组(18例)和腹腔镜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电话或门诊随访行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1~12个月胃镜结果。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131.3±21.7)min vs(85.7±22.8)min]、术中出血量[(150.0±40.8)ml vs(40.0±11.5)ml]、术后排气时间[(4.5±1.3)d vs(2.8±1.0)d]、术后住院时间[(28.1±20.7)d vs(8.1±1.8)d]及术后并发症[61.1%(11/18)vs 22.7%(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0例穿孔修补术后患者,29例在术后1~12个月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3例溃疡未愈合,继续内科治疗后痊愈;3例十二指肠球部瘢痕伴狭窄,患者无症状;1例胃窦溃疡患者术后1年复查溃疡癌变。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更适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恢复快等优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可综合患者情况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治疗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治疗特点 ,本文回顾了我科 1 985年以来收治的 3 6例 6 0岁以上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 0例 ,女 6例 ;年龄 6 0~ 80岁 ,平均6 9.5岁 ,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胃溃疡 2 4例 (包括多发溃疡 6例 ) ,十二指肠溃疡 8例 ,复合性溃疡 4例。本组手术适应症为急性胃溃疡穿孔 1 2例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4例 ,溃疡出血 6例 ,溃疡致梗阻 8例 ,胃溃疡恶变 4例 ,其他 6例。手术方法为胃大部切除术毕 -罗 式 1 1例、 式 9例 ,迷走神经干切断加半胃切除 1例 ,穿孔修补术 1 5例。2 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收集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82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针对其特点进行临床分析和内镜检查对照.方法随机将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和82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分成两组,分析其原发病、临床症状及其特点.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4例均做内镜检查,40例因病情危重及其他原因未做内镜.非老年组82例,做内镜检查58例,其结果两组加以对照.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因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主60例,占55.55%;对照组同糜烂性胃炎为主21例,占25.6%.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无症状黑便为首发者28例,占25.92%;对照组仅6例,占7.32%.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9例,占26.85%;对照组死亡6例,占7.3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的急重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基础.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以内科治疗为主,内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条件允许,可对老年人群定期做健康检查,以期尽早确定诊断,给予及时治疗,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24例老年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24例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 24例平均年龄68.7岁,均突然发病,平均病程5.2h。19例有习惯性便秘。表现为全腹膜炎21例(87.5%),局限性腹膜炎3例,术前仅确诊4例,误诊20例(83.3%),其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9例,上消化道穿孔7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24例均行手术治疗,20例痊愈出院;死亡4例(16.7%),3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死于并发肺部感染。结论 认真询问病史,加强认识,对本病诊断极为重要;早期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措施,正确处理穿孔、彻底清洗腹腔、清洁肠道及术后充分引流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手术;5例外伤所致胃穿孔者行单纯穿孔缝合术;3例恶性肿瘤所致的胃穿孔,2例行姑息性胃次全切术,1例行穿孔修补、大网膜覆盖术。结果经处理后,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痊愈。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我院收治老年人胃手术后并发胆囊炎胆石症28例,现报告并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7例;年龄60~84岁,平均68.5岁。基本病变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2例并穿孔),胃溃疡3例,胃癌7例。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术20例,胃癌根治术5例,全胃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1例。手术采用毕罗Ⅱ式21例,Ⅰ式4例。胃手术至胆囊炎胆石症发病时间为0.5~26年。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出血可以由许多疾病引起 ,胃神经鞘瘤是其中的一个罕见原因 ,因该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 ,常易漏诊或误诊。本文报告我院 30年来收治的该病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3例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意识。1 病例资料 :3例病人的资料见表 1。表 1  3例胃神经鞘瘤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情况项目例 1例 2例 3性别女女男年龄 (岁 ) 59 6 96 2病史 11年 1周 5年临床表现贫血、黑便、呕血消瘦、贫血、黑便贫血、黑便、呕血急诊胃镜胃底黏膜出血胃底深大溃疡胃底散在血痂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保守治疗手术切除随访情况 1.5年无异常 …  相似文献   

11.
血吸虫病     
0978 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附13例报告) 陈玉琥江苏医药7(3):14,1981苏州市第二医院1973~197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13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仅赖于病理切片。13例中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1例。胃窦炎3例、溃疡病4例、胃癌3例。病理检查除见相应病变外均见有虫卵沉积。虫卵沉积部位在胃小弯2例,胃窦部3例,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GER)是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发病基础〔1~3〕。笔者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时,按设计方法重点进行胃食管交界处的X线观察,分析老年人GER的临床特点。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一年内申请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者作为观察对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1.1 病人手术前情况 患者男17例,女2例,年龄29~47岁。诊断均为手术及病理活检所证实,有慢性肝病及肝硬变病史者16例,有门脉高压史者12例。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6例,其中经穿孔修补、胃大部分切除者各1例。无溃疡病史者中有1例在两年前因门脉高压接受过断流 脾切除术,8例患者有慢性上腹不适、疼痛或消化不良症状,其疼痛均无溃疡病的典型表现,如节律性等。入院前1年内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史者2  相似文献   

14.
急诊B型超声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此类疾病的诊断除病史、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依据X线检查.在眼肌下见到游离气体而确诊。近年来B型超声检查用于溃疡病穿孔的诊断日趋受到重视。我们白1993年12月~1995年12月应用B型超声观察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急性上腹部剧痛来院急诊患者。男11例,女1例,年龄18~48岁,平均34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小时以内行B型超声及X线检查,并均经急诊手术证实为上消化道穿孔。B超仪器是东芝SSA-90A,探头频率是3.75MHZ。依次上腹部多切面观察胃、十二指肠及周围的回声表现,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ual刀、IT刀进行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病变。结果 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中,位于胃窦7例、胃底5例、胃体7例、贲门1例、食管5例。病变大小为0.8~3.0cm,平均(1.6±0.6)cm。25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剥离。ESD手术时间为30~98min,平均(55.8±18.5)min。3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2例应用和谐夹及尼龙绳圈套扎成功闭合,1例行腹腔镜修补术。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100mL,术后均未出现迟发性穿孔和迟发性出血。结论 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胃癌穿孔2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永斌  邵军  孙思敬 《山东医药》2008,48(15):79-80
手术治疗29例胃癌穿孔,其中16例行胃远端大部切除术(9例行根治性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7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8例行穿孔修补术,5例行胃造瘘术.术后死亡9例.18例获随访,中位生存期13.3个月.认为胃癌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是胃癌穿孔的合理术式;手术风险大者可行局部修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患者就病因、临床表现等问题进行分析.本组患者男60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1.63:1,平均年龄69.2岁.其中消化性溃疡58例,胃癌22例,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11例,急性胃粘膜病变7例.全部经内镜、部分手术及病理活检确诊.结果通过分析表现,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占59.2%,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占22.4%,第一次出血者占52.3%,多次出血者占47.7%,再出血率高.小量出血者占23%,中等量出血者占55%,大出血者占22%,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量偏大,不易止血.出血后有53%出现合并症.98例患者中48.7%原有心、肾、脑、肺等两种以上的伴随疾病.本组患者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的占68.4%,有42.3%患者病史不明确,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经内科保守治疗有效的占92%,手术治疗的占5%,死亡占3%.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病因、表现、治疗等方面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应予以注意,积极治疗,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单环套扎器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经电子超声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59例,其中来源于黏膜肌层24例,黏膜下层9例,固有肌层26例,均应用单环套扎器进行套扎治疗,随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食管病变于套扎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3例胃底固有肌层病变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对于直径1.2 cm的食管黏膜下肿瘤,套扎器治疗安全有效,胃底位于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仍有一定的穿孔几率。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了26例老年人非上皮性胃恶性肿瘤,其中以平滑肌肉瘤多见,胃淋巴瘤少见。与胃癌相比,老年人非癌性胃恶性肿瘤以局都浸润为主,大多局限于胃的高位,转移少。以贫血、上消化道出血及肿块为主要表现。症状轻而少,内镜诊断困难。手术切除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81988年以来,我们手术治疗53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714岁。其中胃溃疡穿孔35例(恶性溃疡或溃疡恶变5例,复合溃疡1例),行急性胃部分切除27例(死亡1例)、穿孔单纯修补6例、仅作腹腔引流2例(死亡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行急症胃部分切除6例、穿孔单纯修补术11例(死亡1例),仅作腹腔引流1例(死亡1例)。诊治体会:①老年人腹肌薄弱,机体反映迟钝,溃疡穿孔后不像青壮年那样突出,很难完全根据腹部体征来判断穿孔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