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性核素胃食管显象诊断食管返流具有方法简便、灵敏、非侵入性,定量等优点。作者用本法检测18例正常人均未见返流,84例胃食管返流可颖病人检出率为78.6%,而胃肠X线钡剂和内窥镜检查的检出率仅为70.2%和26.0%,分别为放射性核素显象检出率的89.3%和33.1%。  相似文献   

2.
3.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食管、胃外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吴铁镛 《北京医学》2007,29(12):736-737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和论文铺天盖地.国内有些学者曾指出,GERD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裂孔疝(HH)之间有什么关系和区别?过去的一些疾病是否可用GERD代替?我国有极丰富的临床资源,完全有条件对上述问题进行切磋、讨论及研究,提出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床胃食管三层吻合术王强庆,张天贞,傅春海(山东铝业公司医院,255069)关键词肿瘤,食管肿瘤,食管,食管吻合术我院自1989年3月采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床胃食管三层吻合术治疗食管癌45例,取得了根治肿瘤、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食管连接部屏障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ing ZL  Wang ZF  Li HB  Sun XH  Xu L  Ke M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4):2382-2385
目的 探讨胃食管连接部(EGJ)屏障功能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96例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接受胃镜检查。42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按照LA标准分为A~D级,其中LA分型A、B组31例,C、D组11例;54例NERD患者接受24h食管pH监测,根据DeMeester评分分为pH阴性组和pH阳性组,其中pH阴性组31例,pH阳性组23例。健康对照组18例。所有受试者接受食管压力测定,观察指标包括EGJ功能及食管体部收缩压。EGJ功能指标包括静息时的下食管括约肌压(LESP)、平静呼吸时的膈脚压(CDP)、EGJ压(EGJP)及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后压(post—LESRP)。结果 RE组LESP、CDP、EGJP、post—LESRP均低于NERD组(均P〈0.05);NERD组LESP[(94-3)mmHg,1mmHg=0.133kPa]及post—LESRP[(394-15)mmHg]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64-4)mmHg,(504-15)mmHg,均P〈0.05],但CDP[(184-6)mmHg]及EGJP[(284-8)mmH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4-6)mmHg,(324-7)mmHg,均P〉0.05];NERD组及RE组食管体部远端收缩压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但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C、D组食管动力功能指标与LA—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食管pH监测阴性组与pH监测阳性组NERD患者食管动力功能指标也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ERD患者的EGJ抗反流功能削弱,其中NERD患者膈脚功能较RE患者健全,是NERD有别于RE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8.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效食管运动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与食管黏膜损害程度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接受食管pH监测及食管压力测定,其中77例患者同期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 无效食管运动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现象.伴有无效食管运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的患者远端食管反流指数、合计反流时间、长反流时间高于单纯无效食管运动组、单纯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组和非无效食管运动非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组患者(P<0.05);远端食管反流指数、合计反流时间、反流周期、长反流时间与食管炎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远端食管收缩振幅呈负相关(P<0.05);远端食管收缩振幅与食管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食管炎严重程度与无效食管运动的程度无相关性(P>0.05);无效食管运动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者中,重度食管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轻度食管炎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过程,无效食管运动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可能参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过程,但仅用一种机制难以解释所有病理现象.胃食管反流病也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返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报告1986~1991年,作者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 Nissen 氏胃底成形术治疗门脉高压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40例。急症手术全部立即止血,出院的37例术后6~52个月随访.无再出血病例。3例作了术中食管压力测定.其包裹折迭部压力分别为3.47、3.87、4.27个 kPa。术后食管测压26例,食管下段压力范围为2.5~4.27kPa,平均3.52kPa。其中3例於术后17、19、21个月测压,食管下段静息压仍分别为3.88、3.64、3.46kPa。表明胃食管折迭术后食管下段腔内压明显增高。作者讨论了胃食管折迭术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人的临床应用。认为:只要正确掌握折迭缝合的松紧度.本术式具有确定的近期止血作用且可以有效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12.
蒋耀光  王如文 《重庆医学》1998,27(3):147-148
1986年 ̄1996年12月,我科采用结肠或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65例,47例采用结肠重建(未发除病变食管),结肠经胸骨后上提至颈部,吻合部位在颈部41例,咽部6例,经左胸用胃重建18例,其中17例切除了瘢痕的食管,1例行短路手术,结肠重建组3例手术术后死亡包括2例结肠坏死,颈部吻合口瘘11例,胃重建组术后无死亡病例,仅1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作者认为瘢痕狭窄食管近端超过主动脉弓下缘者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食管动力学及胃排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文会  蒋耀光 《重庆医学》1994,23(3):134-135,139
本文对41例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病人的食管动力学及胃排空进行了研究。发现术后残余食管呈低动力状态,蠕动峰值及吻合口部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吻合口部压力平均1.49±0.60KPa(11.17±4.47mmHg),低于正常末端食管括约肌压力,但有减轻或防止术后返流的作用。吻合方法是决定吻合口部高压区的关键。胃排空检测发现前3小时钡片排空较对照组无明显延迟,提示术后胃排空液体及可消化固体食物功能正常,但第4、5小时排空减慢,可能与术后迷走神经切断使胃蠕动减弱有关。建议术后进细软饮食以利食物的排空及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及胃底容受性舒张、胃窦排空功能,为临床治疗GER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1例GERD患者和10例志愿者通过灌注式测压导管监测GERD患者食管括约肌压(LESP)和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TLESR),并实时B型超声监测胃近端容积和胃窦截面面积来反映胃底容受性舒张及胃排空情况,来观察GERD患者的食管、胃运动功能.结果 GERD患者LESP降低,TLESR频次增加(P<0.05);试餐时胃近端容积减小(P<0.05);胃排空时间延长、速率降低(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存在着食管下括约肌运动障碍和胃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5.
食管粘膜延长行食管胃吻合术800例杨栋,赵文增,赵松,王铁栓,张水兰,怀仁林,刘肾修(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外科郑州450003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心外科郑州450003)关键词食管;粘膜延长;食...  相似文献   

16.
17.
郑和平  葛孝忠 《九江医学》1998,13(3):141-144
目的:进一步了解采用经食管床颈部信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上中段癌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近年收治402例食管上中段癌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手术死亡率0.5%,术后3,5,10年生存率达76.7%,34.1%5 20.8%;11例70岁以上老年患进随访1-3年,生活质量未降低,术前术后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用吻合器或传统方法手工缝合施行食管胃或食管肠吻合术时,切开食管腔后食管内容物外溢污染术野,手工缝合时食管吻合部不能满意撑开、食管粘膜层显露欠佳,增加吻合术的难度,如吻合技术不妥易导致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瘘的不足。我们采用食管手术导管施行了100例食管胃或食管肠吻合术,术中利用食管导管冲洗、支撑、扩张、阻断和吸引食管腔。手术操作便利、吻合满意,病人术后发热反应小,进食早,无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发  相似文献   

19.
食管裂孔疝伴胃食管反流病的胃食管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HH)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与单纯HH及GERD患者之间的内镜、24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动力学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胃镜确诊的HH伴GERD患者61例,同期内镜确诊单纯HH患者28例,GERD患者30例,在一周内进行24h食管pH监测、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压力测定及胃磁图测定胃半排空时间.结果: GERD中pH监测诊断同内镜诊断相符合占83.52%,不符合占16.48%.24h pH监测中,HH伴GERD组患者的总反流时间、卧位反流时间及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GERD组和HH组,GERD组显著高于HH组;HH伴GERD组LESP显著低于HH组和GERD组,HH组LESP显著低于GERD组;HH伴GERD组LESL显著短于GERD组,HH伴GERD组和HH组LESL无显著差异,HH组LESL显著短于GERD组;HH伴GERD组LESR显著高于HH组和GERD组,HH组LESR显著高于GERD组;HH伴GERD组胃排空延缓者显著多于HH组,但与GERD组无显著差异,GERD组胃排空延缓者显著多于HH组.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吻合术后胸胃胃壁穿孔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