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基于失语症康复三种主要假说,将tDCS应用于失语症临床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失语症患者大脑左半球的损伤阶段、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大脑左半球核心语言功能区未受严重损伤时,宜采用tDCS兴奋大脑左半球以增强病灶周围区兴奋性,使病灶周围区发挥代偿作用;或采用tDCS抑制大脑右半球,以削弱健侧半球对患侧半球的非正常化抑制。大脑左半球核心语言功能区严重损伤时,则宜采用tDCS兴奋大脑右半球,使得大脑右半球发挥代偿作用。此外,还需考虑脑区之间白质纤维束连接是否完整,若白质纤维束受损,tDCS的治疗效果会降低。通过兴奋或抑制大脑皮层的功能,tDCS可增强大脑皮层活动的功能连接,调节脑的神经加工,进而改善失语症患者的词汇检索障碍、发音障碍,提高他们的日常口头交际能力。tDCS的治疗效果具有长期性与普遍化,但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8例右利单侧半球损害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查,发现右半球损害部分患者有左侧忽视、运动不持久和体象障碍。而左半球损害者则无上述临床表现。临床资料18例单侧半球损害的住院患者,均右利,无失语症、失用症和同向偏盲。年龄34~73岁;男14例,女4例。右半球中风13例和丘脑肿瘤1例;左半球中风4例。均为首次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汉语语法缺失与脑损害区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汉语语法缺失与脑损害区域的关系。方法 用汉语语法量表对 60例患者 ( 3 0例左半球卒中患者 ,3 0例右半球卒中患者 )和 3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试 ,利用统计学结果分析汉语语法缺失与CT所示脑损害区域的关系及意义。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 2 0例汉语语法缺失患者的颅脑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 ,观察病变的集中趋势。结果 ①左半球卒中组患者的词类、语序、语用、句图匹配和语言符号操作评分与右半球卒中组、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右半球卒中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评分仅在句 图匹配项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其它项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CT图像标准化处理后 ,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左额叶和左颞叶。结论 左额 -颞叶神经网络系统损伤与汉语语法缺失密切相关 ,右额 -颞叶神经网络系统参与句法辅助加工 ,完整的汉语语法认知需要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  相似文献   

4.
背景约1/3的脑损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语法缺失.目前,关于汉语语法加工究竟由左半球或右半球还是两半球共同参与完成的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汉语语法缺失与脑损害区域的关系,为脑卒中后汉语语法缺失患者的语言康复提供理论依据.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对象收集2001-10/2002-08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首次发病,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为左或右半球单发病灶.根据病灶所在侧分为左半球脑卒中组和右半球脑卒中组各30例.正常对照组为30名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史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健康志愿者.方法先用标准汉语失语检查法检查语言,初步确定有无语法障碍;然后应用汉语语法量表(包括词类、语序、语用、句子-图画匹配、语言符号操作等)对3组被试者进行测试,利用统计学结果分析汉语语法缺失与CT所示脑损害区域的关系及意义.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20例汉语语法缺失患者的颅脑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观察病变的集中趋势.主要观察指标①汉语语法量表评估结果.②CT图像标准化处理结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90名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汉语语法量表评估结果左半球脑卒中组患者的词类、语序、语用、句图匹配和语言符号操作评分显著低于右半球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右半球脑卒中组仅句-图匹配项低于正常对照组(79.73±13.67,1.76±7.78,P<0.01),其他项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CT图像标准化处理后,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左额叶和左颞叶.结论左额-颞叶神经网络系统损伤与汉语语法缺失密切相关,右额-颞叶神经网络系统参与句法辅助加工,完整的汉语语法认知需要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  相似文献   

5.
英国科学家对42名年龄在6岁至13岁的男孩进行观察时发现,大脑中的体液pH值大于7.0者比小于7.0的智商高一倍。这是科学家第一次把人的智商与大脑体液pH值联系起来的重大发现。由于体液的酸碱性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的,因而科学家进而提出了改善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品,提高智力水平的设想。食品按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24例脑梗塞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康复。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7~91岁,均经头CT或MRI确诊,系统常规治疗。病程2个月到6a。其中大脑左半球受累15例,右半球5例,双半球2例,脑干2例。采用临床症...  相似文献   

7.
背景:约1/3的脑损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语占功能受损或丧失,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语法缺失。目前,关于汉语语法加工究竟由左半球或右半球还是两半球共同参与完成的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汉语语法缺失与脑损害区域的关系,为脑卒中后汉语语法缺失患者的语言康复提供理论依据。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对象:收集2001—10/2002—08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首次发病,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为左或右半球单发病灶:根据病灶所在侧分为左半球脑卒中组和右半球脑卒中组各30例。正常对照组为30名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史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健康志愿者。方法:先用标准汉语失语检查法检查语言,初步确定有无语法障碍;然后应用汉语语法量表(包括词类、语序、语用、句子-图画匹配、语言符号操作等)对3组被试者进行测试,利用统计学结果分析汉语语法缺失与CT所示脑损害区域的关系及意义。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20例汉语语法缺失患者的颅脑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观察病变的集中趋势。主要观察指标:①汉语语法量表评估结果。②CT图像标准化处理结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90名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汉语语法量表评估结果:左半球脑卒中组患者的词类、语序、语用、句图匹配和语言符号操作评分显著低于右半球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右半球脑卒中组仅句-图匹配项低于正常对照组(79.73&;#177;13.67,1.76&;#177;7.78,P〈O.01),其他项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CT图像标准化处理后,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左额叶和左颞叶。结论:左额-颞叶神经网络系统损伤与汉语语法缺失密切相关,右额-颞叶神经网络系统参与句法辅助加工,完整的汉语语法认知需要大脑两半球的协同活动。  相似文献   

8.
脑中风后言语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了40例伴有脑机能障碍的脑中风患者的言语矫治情况并分析了失语症语言障碍的临床类型与病损部位的关系。40例中,言语障碍在左半球者占60.0%,在右半球者占24.5%,两半球均有者占17.5%。言语障碍的临床表现与CT所示不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言语障碍的矫治训练的作用是肯定的。早期治疗比晚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倾向测试量表,并应用于康复指导。方法:决定大脑功能有12个相关因子,决定左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为:①字母及单词的识别。②语言性声音的辨别。③复杂随意运动的控制。④词语记忆。⑤听说读写。⑥数学能力。决定右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为:①复杂图形及相貌的识别。②环境声音,音乐的辨别。③复杂形状的触觉识别。④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⑤形状记忆。⑥几何学,方向感觉。针对每个因子,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分别予11或12道题目以测试,综合起来,构成测试量表。于2003-04作者用此量表对江苏省靖江市随机选择的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测试,分3个年级组,初一年级组357例;初二年级组541例;高一年级组806例。并作相关统计。结果:共发出1704份测试量表,回收1704份,有效率100%。①各年级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进行对比,差异有显著性(t=5.253,8.940,15.991,P均<0.01)。②各年级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正态分布检验,P值介于0.143~0.307,差异无显著性,故呈正态分布。③各年级组大脑功能的12个相关因子的正态分布检验,P值介于0.101~0.523,差异无显著性,呈正态分布。④大脑右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r=0.767),其次是“环境声音,音乐的辨别”(r=0.739)、“几何学,方向感觉”(r=0.718)、“复杂形状的触觉识别”(r=0.715)、“形状记忆”(r=0.711)、“复杂图形及相貌的识别”(r=0.694);左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数学能力”(r=0.755),其次是“听说读写”(r=0.709)、“字母及单词的识别”(r=0.700)、“词语记忆”(r=0.695)、“语言性声音的辨别”(r=0.685)、“复杂随意运动的控制”(r=0.636)。结论:大脑半球功能及12个相关因子的得分均呈正态性分布。在12个相关因子中,决定右半球功能最重要的是“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决定左半球功能最重要的是“数学能力”。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倾向测试量表具有合理性。可以指导学习障碍、脑血管病等患者训练大脑功能,以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协调发展,促进脑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的健侧上肢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祖林 《现代康复》2000,4(4):498-499
在量证据表明,成年人中风后大脑损伤的同侧上肢感觉运动控制也出现异常。一些感觉运动缺损因脑损伤侧的功能不同而异,需要精确时序性的快速运动在左半球损伤的患中对同侧上肢的影响大,相反在右半球损伤的患中对有空间运动需要的同侧上肢影响较大,左侧中风的成年人同侧上肢的分离协调动作是正常的,但是连续协调动作则异常。中风后同侧上肢的感觉不受影响或仅受轻微影响,损伤同侧上肢有肌力缺陷,主要表现在右侧半球损伤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倾向测试量表,并应用于康复指导.方法:决定大脑功能有12个相关因子,决定左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为:①字母及单词的识别.②语言性声音的辨别.③复杂随意运动的控制.④词语记忆.⑤听说读写.⑥数学能力.决定右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为:①复杂图形及相貌的识别.②环境声音,音乐的辨别.③复杂形状的触觉识别.④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⑤形状记忆.⑥几何学,方向感觉.针对每个因子,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分别予11或12道题目以测试,综合起来,构成测试量表.于2003-04作者用此量表对江苏省靖江市随机选择的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测试,分3个年级组,初一年级组357例;初二年级组541例;高一年级组806例.并作相关统计.结果:共发出1 704份测试量表,回收1 704份,有效率100%.①各年级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进行对比,差异有显著性(t=5.253,8.940,15.991,P均<0.01).②各年级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正态分布检验,P值介于0.143~0.307,差异无显著性,故呈正态分布.③各年级组大脑功能的12个相关因子的正态分布检验,P值介于0.101~0.523,差异无显著性,呈正态分布.④大脑右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r=0.767),其次是“环境声音,音乐的辨别”(r=0.739)、“几何学,方向感觉”(r=0.718)、“复杂形状的触觉识别”(r=0.715)、“形状记忆”(r=0.711)、“复杂图形及相貌的识别”(r=0.694);左半球功能的相关因子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数学能力”(r=0.755),其次是“听说读写”(r=0.709)、“字母及单词的识别“(r=0.700)、“词语记忆”(r=0.695)、“语言性声音的辨别”(r=0.685)、“复杂随意运动的控制”(r=0.636).结论:大脑半球功能及12个相关因子的得分均呈正态性分布.在12个相关因子中,决定右半球功能最重要的是“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决定左半球功能最重要的是“数学能力”.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倾向测试量表具有合理性.可以指导学习障碍、脑血管病等患者训练大脑功能,以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协调发展,促进脑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自1861年 Broca 和1873年 Wernicke 分别发现了 Broca 氏语言中枢和 Wernicke 氏语言中枢以来,对大脑半球功能定位的研究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割裂脑(split-brain)的研究更进一步证明了大脑半球的不对称性,那就是左半球与语言功能密切相关,而右半球与视知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源起1.1所谓脑的"优势半球"大脑两半球间的功能偏向一方(称侧化)和不对称,起始于脑的"优势半球"这一概念。所谓"优势"是和言语联系在一起的。法国人Broca于1861年发现左半球额叶第三回后部与言语有关。当该区病变时即产生言语表达上的困难(后称运动性失语)。  相似文献   

14.
段建平  董燕 《中国康复》2007,22(1):23-25
目的:了解汉语儿童英语阅读障碍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活动特征及两半球之间的协同活动功能,为进行特定的脑功能训练和治疗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通过单视野速示法,采用需要大脑两半球参与的注意广度测验,比较34例阅读障碍儿童(障碍组)和34例对照组儿童的视野辨别阈限值。结果:①障碍组中视野和右视野的辨别阈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②∠γ余弦值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1),而∠β(左视野/右半球)余弦值两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α(右视野/左半球)余弦值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右视野和中视野的错误率基本均衡。结论:提示英语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左侧大脑半球功能的激活不足以及左、右大脑两半球功能活动协调不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剖腹产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和学习。这种体验的缺乏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商,但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但家长也不用着急,以上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解决的。针对以上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剖腹产的孩子应该多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大脑平衡功能训练产妇剖腹产很多是因为存在胎儿胎位不正、脐带缠绕、体重过大等不适合顺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通常会造成胎儿大脑前庭功能发育不足、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充分,甚至还会出现胎儿窒息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在出生以后,他们在注意力方面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家长对这部分孩子应该在他们出生后的前3个月,经常并且适度地抱着孩子轻轻摇晃,让孩子的大脑平衡能力得到最初的锻炼。在孩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一定要训练孩子的爬行能力,这样对锻炼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很有帮助。当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多走平衡木,或者多做荡秋千、旋转木马等游戏。本体感训练剖腹产出生的孩子由于缺乏产道挤压这一最自然的本体感训练,容易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反应比较迟钝,身体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容易出现做事拖拉磨蹭、做作业需要很...  相似文献   

16.
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认知障碍的评估和治疗对于中风及其他原因所致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康复涉及大脑不同功能系统受损所引起的各种损害,包括额叶受损所引起的执行功能障碍;运动控制障碍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失用;遗忘综合征和相关障碍表现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受损;左半球外侧裂周和分水岭区不同部位受损所致的失语;右半球外侧裂周后部区域受损所致的表现为空间认知障碍的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spatialneglect,USN)及相关功能障碍。近年来有许多书籍和文章对认知功能的正常脑组织模型提供了详细描述[1-2],同时也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损伤的理论模型和…  相似文献   

17.
生活护理     
玩玩具可延缓大脑衰老 玩玩具能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而对老人则能保护智力,延缓大脑衰老。最近有学者对1000名青年和1000名老人分别进行观察和调查,发现老年人的生理有很大变化。一般青年人有140亿个脑细胞,而超过70岁的老年人的脑细胞数就只有青年时期的60%,大脑的重量也大大减少,这使老人出现了思想无法集中、思维能力下降、学习和工作能力减弱等衰老现象。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王斌全  赵晓云 《护理研究》2007,21(34):3195-3195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1]。由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不同,精神病护理也呈现出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发现群体中存在着一些有着异常精神状态的人,并认为这是由于恶魔侵入人体所致,便试图采取巫师施行法术的方式将其驱赶出体内。当时,不同的部落对待这些人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如有些部落将他们从部落中驱赶出去,有些部落则以为只要不恐吓或威胁到其他人就可以让他们继续呆在部落中,还有一些部落中的巫…  相似文献   

19.
营养与智力     
王社芬 《护理研究》1989,3(3):166-167
为使孩子大脑发达,智力聪慧,需要用知识对孩子进行不断的刺激,即用教——学的形式提高儿童的智力.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使孩子尽快掌握知识信息,就要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实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便是饮食.因此在女同志怀孕期间和孩子出生后均应注意营养平衡.一、智力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一)脂质脂质是脑和神经系统的重要成份,构成固体物质的50~60%.1/3的脑脂肪是长链  相似文献   

20.
<正> 作者通过治疗小组不同工作人员的评估和患者的自我报告对老年康复人群的情感障碍情况进行了研究。所选择的老年病人共235例,其中男101例,女134例。平均年龄73.9岁,平均受教育程度9.9年,平均住院天数29 d。病种有:CVA 共占63%,其中左半球25%,右半球34%,双侧4%;截肢占12%;其他占25%(头部损伤、去适应状态、多发性硬化、帕金森氏病、肿瘤等)。这些病人有正常的定向力和理解力,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