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监护下对192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对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和心率不稳定、气道压力明显不稳定、血痰、肺不张、严重肺部感染等能查找出原因,并予相应的镜下治疗,效果显著;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换管及引导插胃管成功率高、效果好。结论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经济、简便,非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在呼吸困难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钳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以成功率、操作时间、患者耐受率作为评估指标。结果除气管插管常规应用的器械外,仅需气管插管钳作为辅助设备,96例患者均可耐受,气管插管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成功率98.9%,平均操作时间(90±15)s。结论该方法无需纤支镜辅助,不受气管插管型号限制,使用器材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高原重症胸部创伤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高原重症胸部创伤患者入院12小时内应用纤支镜检查、镜下止血、支气管冲洗、治疗肺不张及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纤支镜检查和治疗后SaO2、心率、血气分析,胸部X片均出现明显改善,其中有21例ARDS患者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成功.结论:纤支镜早期检查和治疗,操作简单,诊断明确,抢救及时,防止病情恶化,对气道管理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丹梅  汪琪 《武警医学》1994,5(6):329-329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北京武警总医院张丹梅,汪琪(北京100039)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重症呼吸衰竭必备条件之一。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其技术在不断改进。作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地抢救了25例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5.
纤维支气管镜在严重胸部创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严重胸部创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7年7月应用纤支镜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114例.总共应用纤支镜检查、灌洗治疗289次.纤支镜进入途径:经鼻腔181次,气管插管32次,口腔20次,气管切口套管56次.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和监测SaO:及血气分析,同时给予吸氧或呼吸机支持.结果 114例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对102例患者进行了灌洗治疗.全部患者经1~4次纤支镜检查及灌洗后SaO2均明显提高(P<0.01),术后2 h PaO2改善明显(P<0.05).无因纤支镜检查治疗导致死亡的患者.结论 纤支镜在严重胸部创伤中有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不但可及时明确支气管损伤的诊断,而且可以有效清除气道异物、分泌物、血及痰痂,治疗阻塞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合理安全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方式和围术期的麻醉管理,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术期的麻醉风险及病死率.方法OSAHS患者198例,采用丁卡因表麻+镇静健忘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给予适度镇静催眠药物使患者嗜睡,保留自主呼吸,能按指令主动配合气管插管.先行盲插,失败后喉镜明视,估计插管困难直接用纤支镜引导,病情重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拔管指征: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吸空气>15 min,SpO2>93%,吸净气管、口腔内分泌物拔管.结果198例经鼻气管插管,1例气管切开,140例盲插成功,11例明视,36例纤支镜引导.诱导期有轻度呼吸抑制,经指令深呼吸和面罩吸氧后,SpO2迅速>93%,无1例诱导期发生险情.191例术后30min内拔管,5例带管回病房于术后(6±2)h拔管,2例术后气管切开.结论镇静健忘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是预防OSAHS围术期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麻醉的适宜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需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20),按丙泊酚静脉输注速率,分别为4 mg/(kg.h)组(P1组)、6 mg/(kg.h)组(P2组)和8 mg/(kg.h)组(P3组)。三组均先给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给药时间不低于60 s),然后按6μg/(kg.h)静脉泵注瑞芬太尼。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后分别以4、6、8 mg/(kg.h)静脉输注丙泊酚。丙泊酚静脉输注5 min后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记录三组病人麻醉诱导时SBP、DBP、MAP、HR最低值及气管插管时最高值、气管插管所用时间;观察三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及气管插管时患者的不良反应;计算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结果 P1、P2组一次性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成功率低,气管插管完成时间长;而P3组麻醉较深,血流动力学平稳,插管条件好,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虽然患者呼吸暂停时间较长,但通过有效辅助通气均可缓解,对患者生命安全无威胁。结论在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术中以8 mg/(kg.h)静脉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外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80例颈椎外伤手术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38例在颅骨牵引下进行。结果所有病人插管顺利,插管过程中及围术期限生命征平稳。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充分的评估和处理,麻醉诱导插管时力求颈椎稳定是麻醉手术病人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祥和  时长城 《人民军医》1998,41(5):270-271
麻醉中气管插管困难是一个十分危急的问题〔1〕。对此,我们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进行插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8例,年龄36~62岁。颈部巨大肿块切除术5例,脊柱强直驼背矫治术3例,急诊剖腹探查术8例,口腔手术2例,均因口腔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困难而采用纤支镜引导插管。1.2 方法 (1)快速法:麻醉诱导后,1人用喉镜暴露会厌,另1人将套入气管导管的纤支管镜慢慢伸入,找到声门进入气管中段,气管导管顺着纤支镜慢慢插入,估计进入气管后拔出纤支镜;(2)盲探法:在辅助药的帮助下(如芬太尼-氟哌啶合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要行无创正压通气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经口或经鼻插入吸痰管吸痰,观察组的患者从留置吸痰管内吸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留置吸痰管96 h,观察组氧分压的上升和二氧化碳分压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神志转清时间、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死亡例数等方面比较比较(P<0.05或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需要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可以采用将吸痰管留置在病人气管内,按需吸痰,这样,患者的治疗效果好,舒适度增加,经济负担减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使用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332例,697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635例行经口气管插管。给予间歇正压辅助呼吸,动态观察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抢救3~7 d疗效满意;经鼻气管插管较经口气管插管有顺应性好、并发症少、能耐受较长期治疗等优点。结论对于较长时间内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以经鼻气管插管为首选治疗方法;紧急情况下仍应经口插管。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0岁。因“咳、痰、喘3天,呼吸困难2h”诊断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收治入院。入院后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辅助呼吸,以及抗炎、祛痰、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内吸痰时,采用了不阻断负压边插边吸的方法,吸痰结束后,患者突然发生烦躁、呼吸困难、惊恐貌、面色青紫、口唇发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严重颏胸粘连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ASA Ⅰ~Ⅲ级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体重48~80公斤.此类患者均为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畸形病人,使头部后仰受限,造成气管插管困难.静脉全麻慢诱导药物为力月西、芬太尼.所有病例均在直接喉镜无法暴露声门,经面罩加压无法给氧,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配合表麻下操做.结果:采用本法插管后30例患者中,均1次成功,历时1分钟~3分钟,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未见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采取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用于颏胸粘连困难插管中是可行的,可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48例喉镜经口插管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对生命体征影响、插管成功率、插管结束后并发症。结果:A组和B组插管所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结束后并发症(P〈0.01)。A组和B组插管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呼吸频率增加(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心率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组和B组插管前后血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插管前后SPO2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COPD呼吸衰竭,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直接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困难气道25例患者采取静脉序贯给药。舒芬太尼给药前先给予地塞米松10 mg,阿托品0.2 mg,咪达唑仑0.04 mg/kg。首剂舒芬太尼10 ug,以后每次给予5 ug,间隔时间6 min以上。直至患者轻度嗜睡,但能唤醒。实施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记录整个过程BP,HR,SPO2变化,有无恶心呕吐、呛咳,患者舒适度评分,有无记忆。结果舒芬太尼总用量为(20±5)ug,25例患者均以此方法一次性引导插管成功。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可有效安全舒适的应用于患者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6.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近年来临床较为常用的抢救呼吸衰竭的手段之一,比气管切开简便,迅速,利于在急救时应用,对此已有不少报道.但对于其在临床应用中究竟与气管切开比较优点和缺点各有那些,特别是长期插管对声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总结与观察.本文分析总结了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时分别应用经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抢救的临床体会,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早期气道开放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救治中的经验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患者实施早期气道开放持续机械通气支持下纤支镜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a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进行32次纤支镜治疗,操作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并发症;观察3~5天未发生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结论机械通气下纤支镜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误吸患者在保障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张耀亭  杨柳  吴妙芬 《人民军医》2004,47(5):273-274
两肺广泛浸润或多叶毁损的进展期肺结核,常发生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包括吸除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注药,既能充分清除气道分泌物,又能注入高浓度抗生素,起到疏通气道、强化抗结核、改善呼衰、挽救生命的治疗作用,但纤支镜进入气道的治疗过程,可使PaO2进一步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为提高纤支镜治疗的安全性,我们于1999年6月~2003年6月,在高频喷射通气(HFJV)支持下,行纤支镜介入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33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静脉复合舒芬太尼、丁卡因混合液环甲膜注射麻醉技术用于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困难气道需气管内插管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0例,采用右美托咪啶0.5μg/kg,12 min内泵入,1%丁卡因2 ml+舒芬太尼20μg环甲膜注入后5 min,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气管内插管;B组20例,除1%丁卡因2 ml内不加舒芬太尼外,其他方法相同。观察纤支镜和气管导管进入声门、气管时的BP,HR,SpO2值及咳嗽反应。结果 A组患者镇静合作,纤支镜、气管导管进入声门过程中95%(38/40)患者无呛咳,BP,HR平稳,SpO2正常,5%(2/40)患者仅有轻咳;B组患者几乎全部明显咳嗽。结论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镇静复合舒芬太尼、丁卡因表面麻醉用于纤支镜引导下困难气道的气管内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便捷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嘧啶复合舒芬太尼在困难气道患者纤支镜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烧伤整形手术困难气道需气管插管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30例)与对照组(Ⅱ组,30例)。Ⅰ组气管插管前10 min内泵注右美托嘧啶1.0μg/kg,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Ⅱ组插管前用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再以1%丁卡因3 ml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注射。观察并记录插管前后不同时间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镇静评分高,气管插管条件和耐受性良好,插管时间短,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高,术后满意度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支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