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呼肠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肠病毒科包括7个病毒属,其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有呼肠病毒属、轮状病毒属和环状病毒属。呼肠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呼肠病毒属,它对于动物具有广泛的致病性。通常认为绝大多数人在感染呼肠病毒后是无症状的,少数人感染后可引起胃肠道疾病、上呼吸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较少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呼肠病毒与人类某种疾病的确切关系尚未最后确定,但早在1967年Tillotson等就曾报道呼肠病毒可导致人类致死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并在SARS流行期间,一些研究显示SARS的发病可能与呼肠病毒的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2.
版纳病毒及其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版纳病毒于1987年首次分离自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发热和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标本,是呼肠孤病毒科新建立病毒属——Seadornaviru(s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的模式病毒。作为一个新分离的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病毒,版纳病毒引起了相关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就版纳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地理分布、媒介、人畜感染情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Colti病毒病     
Colti病毒是近几年来我国发现的较重要的虫媒病毒,是引起患者出现无名热和脑炎症状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现将我国在C0lti病毒方面所做的研究综述如下。Colti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一个属,称为Coltivirus属。代表株为科罗拉多蝉热病毒(CTFV)[1]呼肠孤病毒科与人类有关系的有3个属,分别为正呼肠孤病毒属、轮状病毒属和C0ltlVlllS属。病原学1理化性状C0lti病毒为球形无囊膜颗粒,直径65.49土3.11urn,核衣壳直径为sl.79士2.olnm,在感染的细胞中常见到大量颗粒状包涵体,负染中可见到排列整齐的壳粒结构,显示了典型的环状病毒形…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的呼吸道病毒:人偏肺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副黏病毒科包括副黏病毒亚科及肺病毒亚科,肺病毒亚科包括肺病毒属与偏肺病毒属;肺病毒属中的病毒许多是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但是,人类以前没有发现偏肺病毒属与哺乳动物的感染或疾病有联系。2001年,VandenHoogen等在荷兰首先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离到一种以前未被检出的副黏病毒,根据序列同源性和基因群的分析,该病毒被暂时定为偏肺病毒属中的新成员,命名为人偏肺病毒(或称人间质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  相似文献   

5.
布尼亚病毒科分5个病毒属,包括至少350种病毒,可感染人和动植物,在节肢动物和动植物宿主中交替循环传播,其中多种布尼亚病毒与人类疾病紧密相关。本研究就布尼亚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流行病学、动物感染模型、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 副黏病毒科中的副黏病毒亚科及肺病毒亚科包括许多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原体。肺病毒亚科包括肺病毒属和偏肺病毒属。肺病毒属中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婴儿和儿童早期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其他肺病毒属成员包括牛呼吸道合胞病毒,羊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小鼠肺炎病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在人群中暴发流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虹  王君伟  安莹  孙雷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1135-1136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nenzavirus,AIV)中任何一种血清亚型毒株引起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感染和/或发生疫病综合征的传染性疾病。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感染人并致死亡,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突破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的事件。2004~2005年初,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禽流感疫情,截至2005年1月,有54人经实验室确认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41人死亡,由此引发了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的深层忧虑。进入21世纪,禽流感似乎在全球愈演愈烈,使人类处于其危害的阴影之中。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禽流感在人群中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是构成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ARD可归咎于病毒,这些病毒可引起严重的、有时是致死性的疾病,特别是在幼儿和老年人中。对人有致病作用的呼吸道病毒分为5个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冠状病毒科和腺病毒科)和7个病毒属(流感病毒属、副粘病毒属、肺病毒属、鼻病毒属、肠道病毒属、冠状病毒属和乳腺病毒属),包含200多种血清学不同的病毒,每个病毒属的免疫型数从1到100多种不等。  相似文献   

9.
副流感病毒(parainnuenzaVirus,PIV)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气溶胶在人与人间传播而感染的呼吸道病原体,可引起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病原体为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具有包膜的球形RNA病毒,有5个血清型,该病毒抵抗力弱,不稳定,不耐酸,不耐热,37℃可迅速灭活。全世界散发或局部流行,一年四季均有流行,  相似文献   

10.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及其相关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布尼亚病毒科的病毒构成与分类、病毒的基因结构及其编码的蛋白;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在全球的地理分布及主要传播媒介;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相关人畜疾病.介绍我国已发现和新发的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及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1.
肠道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由80多个血清型组成,其中大多数对人类有致病性,且多为无症状感染或只导致轻型疾病,如非特异性发热或轻型上呼吸道症状(普通感冒).然而,人类肠道病毒(HEV)也可导致广泛的临床疾病,包括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毒性心肌炎和新生儿脓毒样疾病.根据对人类引起的疾病、病毒毒力以及颅内接种后对乳鼠的致病性,HEV最初被分为四类,即脊髓灰质炎病毒(PV)、柯萨奇病毒A组(CAV)、柯萨奇病毒B组(CBV)和埃柯病毒(echovirus).  相似文献   

12.
SARS对污水处理厂工人有危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WHO统计,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底共有近30个国家的大约8500人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造成807人死亡。大多数病人是由于近距离接触SARS患而感染此病。但是,2003年3月在香港一家公寓大楼内暴发的SARS中,污水可能是污染源。在这次独特的疾病暴发中,320多位居民感染了SARS病毒。WHO和香港卫生和环境官员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13.
轮状病毒G血清型与婴幼儿腹泻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 6的抗原性不同,RV分为A~G组.A组RV是全世界各地儿童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几乎所有5 a以下的儿童都感染过RV.全世界患腹泻病住院的5 a以下儿童中,20%~70%为RV腹泻[1,2].本文对549例0~5 a腹泻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不同G血清分型与儿童RV腹泻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 disease)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传播。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和轻度出血为特征。基孔肯雅病毒是单股RNA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基孔肯雅热始发于非洲,1952年,基孔肯雅热被首次报道,主要流行于非洲。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基孔肯雅热东移东南亚地区。1965年,印度发生大流行,30万人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上海预防医学》2020,(2):101-101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因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人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相似文献   

16.
汉坦病毒宿主动物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坦病毒(Hantavirus)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主要由啮齿动物传播。尽管人感染汉坦病毒后能导致2种严重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但啮齿类宿主动物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其生长繁殖也不受影响,甚至可以终身携带并排泄病毒。这也使得汉坦病毒与宿主之间形成共进化(co—evolution或co—speciation)。在已发现的20多个血清型和(或)基因型汉坦病毒中,每一型均来自一种或少数几种密切相关的啮齿动物。由于汉坦病毒与宿主动物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宿主动物的种群类型及其分布决定了疫区的性质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7.
汉坦病毒(Hantavirus)是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属,是有包膜、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病毒基因包括3个独立的片段:L、M、S,分别编码病毒的多聚酶L蛋白,囊膜糖蛋白(G1、G2),核衣壳N蛋白。与该科的其它属病毒不同,汉坦病毒不经节肢动物传播。宿主动物以啮齿类为主,可使其终生携带病毒,呈无症状的持续性感染。感染主要包括吸入排泄物(如粪、尿、唾液等)形成的气溶胶、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和伤口接触感染等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多年研究认为汉坦病毒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有报道发现南美洲的AND病毒的sout分支能存在人-人之间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布尼亚病毒科是媒传疾病中重要的病毒科之一,传播媒介囊括了医学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如蚊虫、白蛉、蠓、鼠等,宿主动物为哺乳动物,如人类等。2010年在河南、山东等地出现的"蜱虫叮咬事件"是由蜱作为传播媒介,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传染疾病,该病严重者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10%。为给布尼亚病毒所致疾病的检测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就布尼亚病毒科病毒病原学、所致疾病及感染和免疫应答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人肠道病毒(HEV)属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是重要的人类致病原,作为普通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可感染各年龄人群,婴幼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HEV的传染性较强,可引起流行和暴发。HEV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choV)及新型肠道病毒,可导致脑(膜)炎、支气管炎、心肌炎、手足口病、弛缓性麻痹、1型糖尿病等疾病,其中由EchoV导致的感染较重,特别是新生儿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往往导致暴发流行。近年来,我国由EchoV引起的感染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传染性强。2019年广东某医院发生的新生儿EchoV感染,导致了5例致死性病例,后果严重,影响力极大。此文对EchoV感染特征及医院感染防控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感染诊治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霍乱、艾滋病、猴痘、西尼罗与埃博拉病毒,也许还包括SARS,这些“人畜共患疾病”频频突袭人类,每一次流行都给人粪带来恐慌和死亡,甚至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