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痰瘀同治必调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瘀同病”为许多慢性病、老年病之主要病机,“痰瘀同治”为其基本治则,然而,气的失常既为痰,瘀之病理基础,又为痰瘀同病之继发病变,互为因果,痰瘀同治之中,又须参入行气,补气之品。  相似文献   

2.
3.
针刺中患者自我行气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认为,针刺法之核心即“气至病所”,唯其如此,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又说:‘伪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明呼若见苍天。”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选穴和行针是医生所为,而“气至病所”乃患者所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讲,针刺治疗中,患者和医生的配合就成为针刺治疗的重要因素,纵观古代数百余种外法,其都是通过各种单式或复式方法力求气至病所,但患者的感受毕竟是最直接最容易判明是否气至病所的一种客观依据。鉴于此,…  相似文献   

4.
<正> 一、气与气机《灵枢·终始》篇谓:“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这是临床针治疾病的一条基本原则。气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气,一般分为四类,即自然之气、病邪之气、药物之气和人体生理之气。  相似文献   

5.
出针 ,针刺术语 ,是毫针技术操作过程的最后步骤 ,是针达到要求后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的方法。《灵枢·厥病篇》称其为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 ,俗称为起针、排针。在临床上 ,出针法应根据病证虚实、患者体质、针刺深浅和腧穴特点等督促检查情况正确施行 ,不则会影疗效 ,甚而引起出血、血肿、针刺后遗感等不良后果。因此 ,出针作为毫针刺法的重要内容 ,在整个针刺治疗作用中起重要作用。1 出针方法1 1 缓慢出针法 :左手用干棉球按压腧穴旁 ,右手持针先将针退至浅层 ,稍待片刻后缓慢捻针退出。此法可防止出针后出血 ,减轻针刺后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针前诊察与辨证,针刺过程中的得气、候气、守气、调气、守神,针刺的治疗原则与补泻方法等方面对《灵枢·小针解》针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栾菁 《微创医学》2011,6(5):420-42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采用"调脾胃"针刺疗法结合穴位注射膈俞穴;对照组42例,采用胃复安10 mg肌注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脾胃"针刺疗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栾菁 《医学文选》2011,(5):420-421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采用"调脾胃"针刺疗法结合穴位注射膈俞穴;对照组42例,采用胃复安10 mg肌注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脾胃"针刺疗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刺方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单中心的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便秘患者114例分为“调神通腑”针法组(观察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相同基础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分别采用“调神通腑”针法与常规针刺进行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和随访时采用便秘证候评定标准评价便秘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为85.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为78.95%,对照组为6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及随访时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通腑”针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2.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外周经典效应器官--阴道、子宫形态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用巴氏染色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观察子宫组织结构。结果:调神益肾针法能使原停留在间情期的更期大鼠重新出现典型的动情期阴道细胞涂片,子宫内膜萎缩性变化有所减轻,腺体增多,腺上皮细胞功能活跃。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可改善雌激素效应器官异常的形态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3.
14.
窦汉卿以善用针法而蜚声针坛,其针刺手法独具特色,他强调双手进针,倡用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门手指补泻十四法,重视针下体察,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用寒热补泻针法。后世的针法大都从窦氏针法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5.
16.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共观察了7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结果表明,针刺组与西药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3.3%,二者比较,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任调督"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通任调督"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能更有效的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P0.01)。结论通任调督针法可以提高失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比较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31例和对照组(单纯通督调神针法)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督脉穴百会、风府、水沟、大椎、至阳、腰阳关为主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夹脊穴针刺,取颈2—7、腰1—5夹脊穴,双侧交替针刺,每日针刺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在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方面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疗效相当,但在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均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注意网络系统的影响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2组失语症患者均接受常规言语训练,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后采用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组患者注意网络系统的警觉网络效率和正确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执行控制网络效率和总反应时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WAB的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注意网络系统的警觉网络效率、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总反应时、正确率和WAB的AQ值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注意网络系统的警觉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常规针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和对照组(单用通督调神针法),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以风府、大椎、百会、腰阳关、至阳为针刺主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取穴范围为肩髃、天井、三阳络、外关、阴陵泉、悬钟附近的热敏点,灸至热敏现象消失。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定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定脑卒中后残疾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评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AS分级逐渐改善,MBI评分逐渐升高,改良Rankin、NIHSS和CSI评分逐渐降低;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MAS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Rankin和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仅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