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缺氧缺血性新生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作用。方法 选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60只制备HIBD模型。乌司他丁治疗组大鼠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8、16h腹腔注射乌司他丁一次,术后24h处死。取脑组织迅速秤重,固定,切片行HE和TUNEL染色,测定凋亡细胞数,对皮层脑细胞变性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行病理量化评分,电镜观察海马区细胞形态。结果 治疗组在脑重增加值及左、右脑重差值、凋亡细胞数和病理量化评分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1);各治疗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轻缺氧缺血后脑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及凋亡,对新生鼠HIBD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NGF治疗组(n=16),对照组(n=16)和假手术组(n=8),缺氧缺血(HI)后即刻腹腔注射100 U NGF或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注射),然后观察NGF对HIBD模型鼠的体重增长、脑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并用TUNEL法原位标记DNA片段,观察NGF对HIBD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NGF治疗组体重增长(4.16±0.24) g明显高于对照组(2.86±0.17) g,(P<0.01);TUNEL检测结果,HIBD后24 h治疗组左侧海马和皮质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99.75±19.61,182.75±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5.50±32.67,271.00±28.36)(P<0.01);HIBD后48 h治疗组左侧海马、皮质凋亡细胞数(分别为77.75±15.76,82.50±19.1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6.50±16.96,122.75±16.56)(P<0.01)。结论:外源性NGF对HIBD后脑细胞凋亡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硫酸镁减轻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鼠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后可出现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还可诱发神经 细胞凋亡。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 染色)可以检测发生凋亡的细胞核DNA片 段。已有资料报告在缺氧缺血性损伤后使用 硫酸镁可减轻大脑细胞损伤。本实验利用新 生鼠HIBD模型,观察硫酸镁预处理对新生 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材料和方法   实验对象为7日龄Wistar大鼠60只,体重12.5~17.0g,雌雄不限;新生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损伤组、硫酸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硫酸镁预处理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HE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组、硫酸镁预处理组新生鼠大脑神经细胞组织学改变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硫酸镁预处理组新生鼠大脑组织病变范围和程度较缺氧缺血组减轻 ,且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硫酸镁预处理可减轻新生鼠HIBD程度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新生大鼠海马的近期病理改变和远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生7 d大鼠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HIBD模型组和HIBD+EPO组.HIBD术后72 h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海马CA1区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术后28 d评估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EPO治疗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侧大脑半球水肿、梗死和出血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BD后72 h缺血侧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量均为HIBD+EPO组>HIBD组>假手术组,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5 d总平均逃逸潜伏期HIBD组(67.93±7.29) s, HIBD+EPO组(42.95±7.29) s, 假手术组(29.67±6.95) s,平均逃逸潜伏期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间探索实验示HIBD组站台周边区域I搜索时间和搜索路程与HIBD+EPO组、假手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IBD+EPO组和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HIBD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EPO干预能减轻HIBD对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结论 EPO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近期病理和远期功能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消栓颗粒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和HIBD组,每组12只.治疗组和HIBD组参照Yager法建立HIBD模型,治疗组灌服消栓颗粒(8 g·kg-1,1次·d-1),HIBD组及假手术组灌服等量9 g·L-1盐水.造模第14天行水迷宫测试,评估3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之后断头取出脑组织,光镜下观察3组大鼠左侧大脑半球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较3组的病理评分;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CA1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HIBD组及治疗组水迷宫训练次数分别为5.83±1.11、12.91±1.56、7.58±1.24,3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a<0.01);病理形态学观察,假手术组大部分未见明显病变,HIBD组大鼠脑组织变性、坏死显著,治疗组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细胞变性;病理学评分假手术组显著低于治疗组及HIBD组(Pa<0.01),治疗组低于HIBD组(P<0.01);TUNEL法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可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数比HIBD组明显减少,3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a<0.01).结论 消栓颗粒可减轻HIBD新生大鼠的脑损伤,提高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为消栓颗粒可抑制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地塞米松对脑缺氧缺血大鼠bid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bid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地塞米松(DEX)对其的调控作用,从而阐明DEX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新生动物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7d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DEX组、9g/L盐水组(NS组)、HIBD组、健康对照组。DEX和NS组在缺血缺氧前12h腹腔内分别注射DEX、等量NS。通过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取实验侧大脑半球,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脑bid基因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正常组无bid基因表达,HIBD组bi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与HIBD组比较,DEX组bid基因表达明显下调,而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脑缺氧缺血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bid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有关。DEX能通过下调bid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缺氧缺血后新生鼠脑组织caspase-3mRNA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caspase 3mRNA表达动态变化 ,进一步探讨缺氧缺血诱导新生鼠神经元凋亡的机制及意义。方法 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HIBD 6h、2 4h、3d、5d组 ,每组 5只动物。应用RT PCR方法测定了大鼠脑组织caspase 3mRNA的表达。结果  7日龄Wistar大鼠假手术对照组即有一定水平caspase 3mRNA表达 ,HIBD 6h组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IBD 2 4h其表达呈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 ,HIBD 5d仍维持较高水平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缺氧缺血可诱导新生鼠脑组织caspase 3mRNA表达 ,其过度表达在HIBD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中起一定作用 ,针对caspase 3的治疗对策为围生期缺氧缺血脑损伤打开了新视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的近期病理改变和远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7d大鼠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HIBD模型组和HIBD EPO组。HIBD术后72h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海马CA1区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术后28d评估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结果EPO治疗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侧大脑半球水肿、梗死和出血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BD后72h缺血侧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量均为HIBD EPO组>HIBD组>假手术组,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5d总平均逃逸潜伏期HIBD组(67.93±7.29)s,HIBD EPO组(42.95±7.29)s,假手术组(29.67±6.95)s,平均逃逸潜伏期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间探索实验示:HIBD组站台周边区域I搜索时间和搜索路程与HIBD EPO组、假手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IBD EPO组和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HIBD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EPO干预能减轻HIBD对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结论EPO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近期病理和远期功能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谱Caspase抑制剂N-苯甲基氧化碳酰-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氯化丙酮(zVAD-fmk)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HI)对照组(A)、zVAD-fmk治疗组(B)和假手术组(C)。B组动物于HI前即刻脑室注射zVAD-fmk 1μg,A组注射同体积PBS。建立HIBD动物模型,观察HIBD模型大鼠HI后24 h脑含水量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百分率1、4 d体质量增长率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HI后24 h,B组HIBD新生鼠结扎侧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A组明显减少;HI后14 d体质量增长率B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缺血侧皮质、海马神经元死亡率B组较A组明显降低。结论脑室注射zVAD-fmk可减少HIBD后早期和中期神经细胞凋亡,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7日龄新生SD大鼠共12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HIBD组、抗MIF中和抗体干预组(anti-MIF组,缺氧缺血后即予抗MIF中和抗体5 mg·kg-1腹腔注射),每组40只.于HIBD模型制成后6 h、12 h、24 h,3 d及7 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观察各组脑缺血侧皮质区MIF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TNF-α水平.结果 HIBD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皮质区MIF、TNF-α表达均在缺氧缺血6 h明显增加,24 h达高峰(Pa<0.01),7 d时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NF-κB表达在缺氧缺血6 h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并维持至3 d(Pa<0.01),7 d降至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i-MIF组大鼠脑组织MIF、NF-κB、TNF-α的表达与HIBD组比较,在各个实验时间点均有降低(Pa<0.01).结论 MIF可能通过调控NF-κB的途径影响其脑皮质TNF-α水平,从而介导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作用。方法 应用新生7日龄SD大鼠制备HIBD模型,于缺氧缺血(HI)后即刻腹腔注射NGF 100U/只或等量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缺血后24、48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NSE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NGF可降低血清NSE,增加左侧(缺血侧)脑组织中NSE蛋白水平表达。结论 腹腔注射NGF对HIBD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修复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84只,建立HIBD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及NGF干预组各28只。神经生长因子干预组腹腔内注射NGF(6000U/kg/d),缺氧缺血组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GF对新生大鼠HIBD后不同时间内Nestin及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12、24h,3、7、14d,NGF干预组在大脑皮质、海马和室旁区的Nestin表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5),且高峰提前到3d。HIBD后即刻、3、12、24h及3d,NGF干预组在大脑皮质、海马区VEGF的表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5),且高峰提前到3h。结论NGF对HIBD具有神经修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nestin及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转移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d-VEGF腺病毒重组载体。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n=20)、HIBD组(n=25)、病毒缓冲液移植组(Buffer组,n=20),Ad-VEGF移植组(Ad-VEGF组,n=25)。使用Rice法制成HIBD模型,Ad-VEGF移植组和Buffer组在HIBD后3 d于大鼠左侧感觉运动皮层区分别立体定位注射2 μL重组体腺病毒悬液或病毒缓冲液;移植后7 d采用RT-PCR法检测鼠脑VEGF165 mRNA的表达;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VEGF蛋白表达及CD34表达计数大脑皮质微血管密度;30日龄时采用放射型迷宫觅水试验进行行为学测试,35日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鼠脑组织病理学。结果:Ad-VEGF组VEGF165基因表达较HIBD组及Buffer组明显增高(P<0.05);Ad-VEGF组脑细胞凋亡数目较HIBD组及Buffer组减少(P<0.05);Ad-VEGF组平均大脑皮质微血管数及VEGF蛋白表达较HIBD组及Buffer组明显增多(P<0.05); Ad-VEGF组行为学测试成绩较HIBD组及Buffer组改善(P<0.05); Ad-VEGF组鼠脑皮层神经元变性坏死较HIBD组及Buffer组减轻。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165基因转移可增加新生鼠脑组织VEGF165 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增加新生脑血管形成,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改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60只,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后注射PGE1及川芎嗪(TMP)。缺氧缺血后48h处死,取大脑皮质,制作脑组织匀浆,检测脑组织SOD、NO水平。结果HIBD组脑组织SOD水平低、NO水平高,同正常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PGE1、TMP治疗组SOD水平高、NO水平低,同HIBD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PGE1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使大脑皮质SOD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对HIBD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0 日龄 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 组和 MSCs 组,建立新生大鼠HIBD 模型,建模后 24 h MSCs 组侧脑室注入 hUC-MSCs。移植后 24、48 h 应用 TUNEL 及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及 Caspase-3 的表达;移植后 1、2、3 周应用 Longa 评分评价大鼠的神经行为,免疫荧光观察 hUC-MSCs 的存活、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 24、48 h,MSCs 组大鼠的细胞凋亡及 Caspase-3 的表达较 HIBD 组减少(PPPP结论 hUC-MSCs 移植治疗新生大鼠 HIBD 时,早期可抑制 Caspase-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后期存活的 hUC-MSCs 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并促进内源性神经样细胞的分化,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苷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6只7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肌苷组。通过结扎右颈动脉并缺氧2 h,制备新生鼠急性HIE模型。术前1 d肌苷组予肌苷注射液,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在给定的时间内取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脑组织VEGF、COX-2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无VEGF、COX-2阳性表达。对照组和肌苷组HI 2 h后皮质和纹状体区部分神经元细胞呈阳性反应,之后阳性表达反应增强,12~24 h达高峰后逐渐减少,至7 d时只有少数细胞呈阳性表达。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肌苷组VEGF、COX-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结论肌苷可上调COX-2、VEGF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对脑缺氧缺血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前认为神经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色素C(CytC)是重要的促凋亡蛋白因子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肌苷对成年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肌苷可降低CytC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本实验通过观察肌苷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色素C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肌苷对HIBD新生大鼠脑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7日龄SD大鼠140只被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40),肌苷治疗组(n=50)和HIBD组(n=50),其中肌苷治疗组和HIBD组分别再随机分为缺氧缺血(HI)后6h,12h,1d,3d,7d5个亚组(各亚组n=10)。通过分离、结扎左颈总动脉和8%低氧暴露制备HIBD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进行缺氧缺血处理,按肌苷治疗组和HIBD组各相同时间点随机分为5个亚组(各亚组n=8)。肌苷治疗组于模型制备后即刻开始腹腔注射肌苷注射液100mg/kg,每天2次,连续7d。以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原位杂交技术测定CytC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皮质区和海马区可见少许凋亡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HI后6hHIBD组皮质区和CA1区凋亡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即见增多,于HI后1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HI后7d凋亡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数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点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肌苷治疗后凋亡细胞数和神经细胞CytCmRNA表达均减少,各时间点与HIBD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IBD后,凋亡细胞数与CytC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1)。结论:HI损伤后给予肌苷干预能减少HI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下调CytCmRNA表达。肌苷治疗后,新生HIBD大鼠的凋亡细胞数减少与CytCmRNA表达下调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肌苷可能通过抑制CytCmRNA表达从而起到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