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观察手法整复及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骨折背向移位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接受用拔伸牵引、旋转、分骨手法纠正侧方移位,然后行折顶手法纠正背侧移位,最后夹板外固定。对照组接受手术开放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骨折解剖对位及近解剖对位情况,对照组优于实验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手法整复治疗尺桡骨下段背向移位骨折,有利于伤肢功能恢复并能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是由上股骨至股骨髁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男多于女.多发生于青壮年,10岁以下儿童次之. [治疗] 1.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1)双腿悬吊牵引法 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有移位的股骨干骨折.伤、健侧同时用胶布皮牵引,双腿同时悬吊,臀部离开床面,牵引重量健侧比伤侧稍轻,为了防止成角畸形,可用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76例儿童股骨上、中、下1/3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7例,髓内针内固定49例,4个月至1年内取出固定。结果:4例患肢较健侧缩短1.2cm,13例患肢较健侧长0.5~1.4cm,其余患肢均与健侧等长。3例膝强直,其余患肢功能均正常。患肢较健侧长或缩短的患儿,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能自行矫正。结论:钢板、髓内针内固定适用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25例,均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摄X线,进行临床效果随访。结果:股骨近端骨折于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4个月;股骨干骨折于术后4~8个月愈合,平均5.5个月。其中1例合并股骨颈骨折于术后9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大腿中上段出现慢性疼痛;无锁钉及髓内针断裂。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可同时固定股骨干骨折及同侧的股骨近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切口小,创伤小,对骨折断端干扰少,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伤中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复习35例(38处)合并多发伤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平均年龄8.2yr。采用髓内针固定21例,钢板螺钉固定14例。结果 随访5.6a,5a以上18例,平均骨愈合时间56d,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32例,双下肢不等长5例,范围0.25cm-1.8cm,平均1.1cm,未见明显骨骼发育受阻。结论 儿童多发伤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是可行的。能够简化治疗,利于骨折及其他伤情的恢复。髓内针固定操作简单,适于股骨中上段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对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确切,适于股骨干骨折,但创伤大。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总结 98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95例正常愈合 ,2例钢板、1例螺钉内固定者因螺钉松动接受二次手术。经 1~ 3年随访 ,功能恢复正常。认为儿童股骨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及解剖特点 ,儿童股骨干骨折尽可能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牵引治疗。大龄儿童手法复位失败 ,陈旧性骨折对位不良及开放性骨折选用内固定治疗。内固定以髓内针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2016年12月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29例患者,分别采用AO亚洲型股骨顺行髓内钉(expert antirotation 2 femoral nail, Expert A2FN)或AO亚洲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 PFNAⅡ)固定。闭合复位21例,切开复位8例;其中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2例、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采用Expert A2FN固定,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采用PFNAⅡ固定。术后随访15~41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29例股骨干骨折于术后15~27周愈合,平均19周;其中合并股骨颈骨折22例术后13~24周愈合,平均17周;粗隆间骨折7例均在17周内愈合。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时采用Expert A2FN固定、合并同侧粗隆间骨折时根据股骨干骨折的位置选择采用加长型PFNAⅡ或A2FN固定,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恢复股骨近端良好的颈干角、前倾角,纠正股骨干远端的旋转畸形对骨折的愈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9-2009年本院收治同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干骨折患者15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4例。其中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采用加长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固定;3例采用钢板固定2~3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1例采用股骨干锁定钢板(LCP)固定同时行全髋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7年,平均3.2年,股骨干骨折均愈合,股骨颈骨折愈合13例,其中1例畸形愈合,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相对较少,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戴友 《吉林医学》2008,(19):1663-166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顺行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逮:对21例不同类型的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针顺行固定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21例患者术后复查X光片均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4~7m达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85.7%达到伤前水平。结论: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及微创手术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顺行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逮:对21例不同类型的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针顺行固定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21例患者术后复查X光片均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4~7m达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85.7%达到伤前水平。结论: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及微创手术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JZ  Sun TS  Liu Z  Li LH  Ren JX  Liu SQ  Xu ST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7):1902-1906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的原因及附加钢板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1998年4月至2009年4月,应用附加钢板治疗14例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其中股骨干9例,肱骨3例,胫骨2例.2例为骨干上1/3,6例为骨干中1/3,6例为骨干下1/3.采用4~6孔钛合金限制接触性窄动力钢板,4~6枚皮质骨螺钉固定.8例骨不连间隙>5 mm,5例采用单纯髂骨植骨,3例围骼生和髂骨混合植骨.6例<5mm,3例植入固骼生,另3例将修整的骨痂重新植入.术后保护性活动防止主钉断裂失效,逐渐恢复术前活动水平,术后1、3、6、12个月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 8例取髂骨植骨和附加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共60~120 min,出血量100~300 ml.6例单纯附加钢板手术时间40~100 min,出血量60~100 ml.供骨区疼痛5例,3例1个月内缓解,2例3个月后缓解,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6例术后6~11个月取出髓内钉和钢板.结论 旋转不稳定是导致肥大性骨不连的原因,股骨、胫骨骨骺端肥大性骨不连、粉碎性骨折骨不连以及肱骨干骨不连是附加钢板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以带锁髓内针治疗92例闭合性肱骨干骨折,其中男67例,女25例,患者平均年龄37岁(18—72岁)。行顺行髓内针69例,逆行髓内针23例。术后平均随访2年4个月(1—5年10个月)。结果顺行髓内针组和逆行髓内针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逆行带锁髓内针固定医源性骨折发生率较高。顺行带锁髓内针可能会影响部分肩关节功能,但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股骨近端三维解剖形态的测量方法,研究InterTAN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对股骨近端解剖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等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软件,建立一种在三维条件下,测量股骨近端三维(3 dimensional,3D)解剖形态的方法,并完成信度实验。收集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InterTAN和PFNA术后的CT数据,测量术后健侧和患侧的2D、3D前倾角和颈干角,髓内钉2D、3D前倾角。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股骨颈前倾角、颈干角等数据间的一致性,成对t检验比较成对数据的差异。结果:所建立测量方法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信度均较高(ICC均大于0.9)。配对t检验显示不同髓内钉术后患侧前倾角与健侧前倾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检验显示,患侧和健侧的2D、3D前倾角之间并无一致性(P分别为0.099和0.055);但髓内钉2D、3D前倾角和患侧相应的2D、3D前倾角之间的一致性较好(总体ICC分别为0.81和0.8,P值均小于0.001)。PFNA组术后患侧前倾角与健侧的差值大于15°者占57%,明显高于InterTAN组的16%,配对t检验显示,PFNA术后的患侧和健侧的2D和3D颈干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25和0.367), InterTAN术后患侧的2D和3D颈干角均明显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3和0.009)。结论:通过对两种髓内钉术后股骨近端解剖形态的测量发现,与InterTAN相比,PFNA术后股骨颈前倾角变化较大,两种髓内钉的前倾角与术后患侧股骨颈前倾角均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ESI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8年l2月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68例,在骨科牵引床上复位,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顺行或逆行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不稳定性骨折患儿术后行髋人字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68例患者术后经平均10个月(6~3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l1周(8~12周),无再骨折?骨不连的发生,髋?膝关节活动正常?出现钉尾激惹反应8例?肢体短缩2例?拔钉困难5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微创?避免骨折端2次损伤的优点,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移位明显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田少渠 《中原医刊》2011,(4):48-49,52
目的 通过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可膨胀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评价这一革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间,应用可膨胀自锁髓内钉系统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32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均行闭合复位、顺行穿钉。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1—75岁,平均53岁;其中肱骨干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13例,胫骨干骨折14例。结果32例伤口全部甲级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愈合率100%,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栓塞、肢体短缩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轻度膝前疼痛,1例术后轻度肩部疼痛,均无功能障碍。结论可膨胀自锁髓内钉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可根据髓腔解剖特点呈沙漏样固定效应,应力分布均匀,无需扩髓及锁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无需特殊器械及设备,微创、简便,在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有较传统交锁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961~1966年和1972~1985年的20年内,经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股骨干骨折病例中发生并发症的30例,64例次。其中,以弯钉和骨折成角最多,共31例次,占全部并发症48.4%。文章对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逆行髓内钉固定技术运用于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探讨相关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12月该院治疗的55例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男,38例,女17例。年龄46~67岁,平均58.9岁,根据AO分型,A1型7例,A2型18例,A3型30例,全部病人入院后,均采用胫骨结节牵引,6~14 d后手术,平均9 d。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根椐Kolmert评价结果显示,优10例(40%),良,13例(52%),可2例(4%),差0例(0%);优良率92%。结论闭合复位逆行髓内钉固定股骨中下段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骨折端愈合快的优点。结论闭合复位逆行髓内钉固定股骨中下段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骨折端愈合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应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评估其优越性。方法在38例股骨干骨折病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使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中应用喉箍辅助复位固定,术中操作方便,术后骨折均近解剖复位,固定效果满意。结论喉箍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应用,可得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截骨(distal femur osteotomy,DFO)和外固定架辅助髓内钉(fixator assist nailing,FAN)技术治疗股骨侧膝外翻或膝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采用FAN技术治疗的14例17侧下肢畸形患者,包括12例膝外翻和5例膝内翻畸形。手术方法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股骨,股骨髁上部位微创截骨,矫正畸形后逆行髓内钉固定,所有患者均未植骨。测量患肢术前和术后的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ur angle,LDFA)、机械轴偏离度(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并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4个月。患者截骨端在术后3~5个月(平均3.5个月)愈合。根据Paley功能评分标准,12例为优,2例为良;12例患者的15侧肢体术后MAD在膝关节中心内侧15 mm至外侧10 mm之间,患肢力线得到满意矫正;17侧肢体有11侧LDFA 达到正常范围(84°~90°)。没有患者发生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同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FAN技术结合了外固定架安全、微创、便于调节、可准确矫正畸形的优点,以及髓内钉固定时患者依从性高的特点,可有效地治疗年轻患者的股骨侧膝外翻或膝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3年6月~1999年12月间临床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116例,并经随访观察.结果116例中有88例随访6个月~7年(平均随访3.8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3个月,愈合率94.32%,患肢功能恢复满复.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既能减少骨折局部的创伤,保护血运,又能稳定固定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对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