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 1 983年澳大利亚学者 Warren等报道从人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 Hp)以来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已证明 Hp与慢性胃炎 ( CG)、消化性溃疡 ( PUD)有密切关系 ,我国对于 Hp的研究已近 1 5年 ,尤其在中医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将近年来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 Hp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了将中西医有效地进行结合 ,各家通过对 Hp相关性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的观察研究 ,对 Hp与胃病中医证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虽然在分型上有一定差别 ,但多认为慢性胃炎中 Hp检出率中以脾胃湿热者最高 ,而脾虚又为脾胃湿热的病理基础 ,从而…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冈已得到多数学者认可,有关不同类型胃黏膜病变的Hp感染情况也有较多报道,然而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以及对胃黏膜病变的分类定义的差异,其结果差异甚大。我们采用病理组织切片H- E和Giemsa染色检测Hp,按照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人类常见致病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人类致癌物。随着对Hp的深入探索及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p感染不仅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与胃肠外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0引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研究自其分离培养成功已近20a.从基础到临床均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并对慢性胃病的诊断和防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1Hp的微生物学、微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1.1Hp的微生物学Hp的培养是研究Hp的基础,1983年正是因为Marshall成功建立了Hp分离培养的方法才在世界上广泛开展了Hp的深入研究并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革命性认识.由于Hp培养相对较为困难,后来发展了许多依赖尿素酶、免疫和基因的检测方法.目前对Hp的研究已进入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Hp分离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上皮8-羟-2-脱氧鸟苷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有报道认为,根治Hp后70%的MALT淋巴瘤可以治愈^[1]。我们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为研究对象,测定Hp菌感染时胃上皮DNA加成物8-羟-2-脱氧鸟苷(8-OhdG)水平,试图从Hp致胃上皮DNA氧化性损伤机制方面探讨Hp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6.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成功地从人胃粘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Hp列为胃癌5级致病因子中第一级因子。而1998年Watanabe和Honda应用Hp感染蒙古沙土鼠诱导胃癌模型的建立为Hp的致癌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近年来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热门领域之一。细胞凋亡失去控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十分重要作用。并认为细胞凋亡的抑制与细胞增殖的增强二者都是肿瘤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因此,Hp与细胞凋亡、胃癌之间的关系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等[1]成功地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以来, 有关Hp的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Hp是全球人群感染最广泛的致病菌之一,是公认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腺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因子, 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胃酸分泌及胃肠激素的变化在人类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中的关系受到重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自1983年被发现以来,作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原已受到各国学者广泛重视。在这种新认识情况下,Hp感染与胃酸及胃肠激素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所起  相似文献   

9.
<正>1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发现1989年Krajden[1]首次从胃炎患者的牙菌斑(1/29,3.4%)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推测口腔可能是Hp在人体除胃以外的重要聚集地。1993年,Ferguson等[2]从9位Hp胃炎患者的唾液(1/9,11.1%)中培养出1例具有活力的Hp。至此许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口腔Hp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Hp感染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3].早年,国内学者曾采用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检测胃窦粘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4-6].随后,较多学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进行了相似的实验[7-10],亦取得满意的结果.实验证实了Hp毒素、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Hp诱导的粘膜炎症、激发的机体免疫反应,均能造成胃粘膜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现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有效的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可促进溃疡愈合,根除Hp可减少溃疡的复发。本文就根除Hp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和评价。1 根除Hp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 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疾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其发病过程主要是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之间不平衡的结果。近20年来,H_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相继开发应用,无疑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重大突破。然而,其远期疗效却不尽人意,一已停上抗酸治疗,1年内溃疡复发率为80%,2年复发率则高达100%。1983年Warren等从入胃粘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出Hp,随后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约70%的胃溃疡(GU)患者可检测到Hp,几乎100%十二指肠溃疡(DU)的胃内有Hp定植。于是,一些学者提出“无Hp,无溃疡”的观点,根除Hp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实验证明胶态次枸橼酸铋(CBS)在体内外均有抗Hp活性。如果该药与抗菌药物合用,Hp根除率可从20%提高到80%,溃疡则获得更长时间的缓解。近年许多研究进一步证实,Hp持续阳性者,1年  相似文献   

12.
1983年Warren与Mashall首次从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此后国内外学者对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Hp感染作为体内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感染,与胃癌关系较为密切,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然而,Hp确切的致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给胃癌防治带来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并且其在许多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由于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逐年升高,目前公认的根除Hp方案即标准三联疗法(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的根除率已明显降低。临床研究证实,国际上推荐的序贯疗法和伴同疗法在中国并未明显提高Hp根除率。铋剂四联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Hp根除率。近年来益生菌在根除Hp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重视,国内外学者们就益生菌能否提高Hp根除率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此文就目前益生菌治疗Hp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毫米波(mmw)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2001年1~10月我们应用上海大学研制的HZ—Ⅰ型毫米波治疗仪,对经胃镜组织学等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12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人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外学者Warren和Marshall自1983年发现并从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逐步认识到了Hp与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出现了各种观点及学说。现就有关文献资料,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流行病学我国属于Hp高感染的国家,在无症状人群中Hp感染率为60%~65%。Hp在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检出率达98.9%和100%。我国Hp感染率存在明显地域  相似文献   

16.
孙国辉  汪鸿志 《胃肠病学》1999,4(4):240-242
现已确认,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且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根除后可以显著降低或防止溃疡复发。Hp与胃腺癌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Hp为第一类致癌因子。近年又发现Hp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根除Hp后MALT淋巴瘤可缩小或消退。这引起了有关学者对胃淋巴瘤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新认识,尤其是在指导临床方面出现了重大进展。本文重点就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李宝祥  齐曦明  张丹  李昨菲 《山东医药》2008,48(19):121-121
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胃炎,特别是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但Hp的致病机制仍未明确,有些学者认为肥大细胞(MC)可能参与了Hp的致病过程.本文通过对慢性胃炎黏膜MC的观察,探讨MC在Hp相关性胃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廖健 《内科》2007,2(3):430-431
自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首先从人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并确定它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有关以来,已经20多年了。有关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Hp已被公认为是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及胃相关性淋巴瘤的元凶之一[1,2]。在我国普通人群中H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p)与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口腔内亦存在Hp,且其与胃内Hp感染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腔Hp可能是胃内Hp感染的重要储存库,是胃内Hp根除治疗后复发或再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我们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粘膜组织检查、13C或14C呼气试验(13C-UBT、14 C-UBT)、粪便Hp抗原(HpSA)检测4种方法联合检测180例患者,旨在了解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情况,探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