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在18-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1年来经羊水细胞或脐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的5例胎儿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超声在产前对18-三体综合征胎儿检出的临床价值。结果 5例18-三体综合征患儿至少存在1种以上的超声异常声像。结论 妊娠期超声可检测到18-三体胎儿在形态结构上发生的异常,结合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诊断,对于提高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率,降低严重染色体病缺陷患儿的出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医学遗传学角度扼要描述了Down氏综合征的21号染色体不分离机理、致病基因研究现状和父母年龄对Down氏综合征发病率的影响。宫内诊断Down氏综合征对降低出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囚此,提高30岁以上孕妇产前诊断的利用率是降低Down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是一种人类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又名21-三体、先天愚型,主要表现为非进行性智力低下并伴有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活产儿发病率约为1/800。随人类产前保健意识及优生优育观念的增强,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虽有所降低,但针对它的传统产前诊断方法 (中孕期绒毛膜取样、羊膜腔或脐血穿刺)因有创操作等局限性的存在不能被孕妇普遍接受,而一种早期、安全、简便的产前检测方法成为围产界的目标。胎儿细胞游离核酸物质的发现及相关诊断技术的发展为无创性  相似文献   

4.
最常见的胎儿染色体异常多发生于21、18、13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X、Y。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拷贝数的改变,包括21三体(唐氏综合征)、18三体(Edwards综合征)、13三体(Patau综合征)、45,X(特纳综合征)、47,XXY(Klinefelter综合征)和三倍体,约占产前诊断中有临床意义的染色体异常的80%。唐氏综合征可发生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5.
21-三体综合征(又称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畸形,35岁以上孕妇发生率为1/300,35岁以下为1/800,是能够通过产前羊水或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诊断的一种疾病。但由于羊水或绒毛检查属于存在一定风险性的介入性方法,不可能应用于所有孕妇。因此.首先通过其他安全有效的手段筛选出高危妊娠者进行羊水或绒毛检查,才能保证最大程度地检出21-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检查能够直观显示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是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一种筛查手段,也是染色体异常胎儿筛查的热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Turner综合征Y染色体物质嵌合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分析Turner综合征(TS)患儿Y染色体物质及衍生物嵌合发生的情况,为TS患儿诊断后的监测提供科学建议,改善国内TS监测和保健管理的现状。方法 选取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TS患儿30例,进行基因组DNA 的Y编码睾丸特异性蛋白基因(TSPY)、 Y染色体中心着丝粒DYZ3重复序列(DYZ3 )和Y性别决定区域(SRY)3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反应结果阳性的病例补充SRY探针原位荧光杂交(FISH)分析。结果 基因组DNA 的PCR结果显示,3例患儿的TSPY、 DYZ3扩增均为阳性(10.00%),其中只有1例 SRY 扩增阳性(3.33%);3例Y染色体物质阳性病例进一步进行FISH研究,结果显示3例SRY杂交信号均为阳性。结论 运用3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Y染色体物质嵌合在TS不少见,每一个TS患儿都应在诊断后进行Y染色体物质的分子遗传学监测。  相似文献   

7.
唐氏综合征妊娠早期及中期筛查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唐氏综合征妊娠早期及中期筛查的进展杭爱国陈晓残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占受孕人数的1%,每700个出生婴儿中就有1个唐氏综合征患儿。大多数在早期发生自然流产。唐氏综合征胎儿通常生长迟缓,有严重的头、面、心脏和肢体畸形。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  相似文献   

8.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与唐氏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又称先天愚型,是最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是人类智力低下最常见的遗传学原因,在活产儿中,发病率为1/600~1/1000,在胎儿中发生率为1/150,其中80%为早期流产。其发生原因,约95%是由于母亲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第21号染色体不分离,但其细胞和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有研究表明与遗传及营养因素有关,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色共变性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色共变性荧光原位杂交用于非侵入性产前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 对11例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抗血型糖蛋白磁珠直接标记,再经磁激活细胞分选法富集,以Y和21号染色体专一探针对分离的胎儿有核红细胞行双色共变性荧光原位杂交,预测胎儿21号染色体倍性和性别,并用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验证预测准确性。结果 11例胎儿21号染色体倍性均正常,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符。其中5例为男性胎儿,男性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为9-65个,平均为25个,男性胎儿有核红细胞纯度为1.4%-18.8%;6例为女性胎儿,孕妇外周血中未见男性胎儿有核红细胞;性别预测结果与羊水染色体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双色共变性荧光原位杂交用于分析胎儿21号染色体倍性及性别,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氏综合征 (Downsyndrome)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 ,以严重先天性智力低下为主要表型特征 ,此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长期以来实施对此病的产前诊断、二级干预 ,以期降低其活产儿的出生率达到优生目的。许多学者对此病的产前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5p15缺失综合征合并4q32重复的临床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5p15缺失综合征合并4q32重复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分子遗传学分析资料.结果 10月龄女性患儿,具有特殊面容、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及喉软骨发育不良等临床表现.全外显子测序和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精确定位拷贝数异常改变的染色体片段区域...  相似文献   

12.
CATCH22综合征是以先天性心脏畸形、异常面容、低钙血症、胸腺发育不良等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与人类22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22q11)的1.5—3Mb缺失有关,22q11区域中某些基因有可能是致病关键基因,22q11微缺失的检测有助于TCATCH22综合征产前和产后的诊断,减少患病儿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总结6例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病例,复习有关文献,讨论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处理。结果:6例患者中有3例于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经羊膜腔穿刺胎儿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后引产,另3例于妊娠晚期超声发现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1例引产,2例分娩后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掌握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早期识别,及时产前诊断,正确处理,对降低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出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21三体综合征46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诊断Prader-Willi综合征;Turner综合征3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STR-PCR)诊断染色体三体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染色体结果已知的50例正常样本和17例唐氏综合征(Down's)患者样本进行STR-PCR检测。结果50例正常样本的21、18、13号染色体数目检出符合率为82%、96%、96%,假阳性率为2%;17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检出率为100%;11例Down's患者家庭中,除3例额外的21号染色体来源不能判定外,8例均来源于母亲,其中7例来源减数分裂Ⅰ不分离,1例来源减数分裂Ⅱ不分离。结论STR-PCR技术可以快速诊断Down's等常见染色体三体,并判断额外染色体的来源及发生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及出生缺陷,其产前筛查及诊断是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严重或致死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有21-三体(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18-三体(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和13-三体(帕陶氏综合征,Patau Syndrome),其中以21-三体最常见,发病率为0.7‰~1.5‰[1]。  相似文献   

17.
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主要原因是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不分离.妊娠妇女的年龄≥35岁是发生Down综合征患儿的主要因素.但目前研究表明叶酸代谢异常是另一个危险因素.叶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在DNA合成、甲基化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影响叶酸代谢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FHR)、甲硫氨酸合成酶(MT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胱硫醚-β-合成酶(CBS)等的基因多肽性可能是导致DNA甲基化异常从而导致染色体不分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水细胞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技术是染色体病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之职业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使得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率逐渐增加。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是目前确诊胎儿是否有染色体疾病的较为安全可靠及常用的检查方法,而羊水染色体制备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羊水染色体的制备涉及到羊水细胞培养、收获、低渗、固定、显带、染色诸多环节。相对于外周血染色体的制作,羊水染色体制作难度较大,任一环节不合适都可导致失败。针对上述情况,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经验,我们摸索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又称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伴有智力障碍的染色体疾病。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800~1/600,但是约2/3的唐氏综合征患儿在妊娠早、中期自发流产和胎死宫内,因此实际发病率要比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1]。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手掌可表现为贯通手,并可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和消化道畸形等。针对DS,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病人本人终身痛苦,由于其生活不能自理,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据统计,我国1例DS患儿大约会造成39万元人民币的社会经济负…  相似文献   

20.
妊娠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超声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敏  陈焰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3):201-203,I0002
新生儿出生缺陷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和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的是21-三体畸形(Down’s综合征),18-三体畸形,13-三体畸形和45-XO畸形(Turner综合征),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围产死亡率高,出生后的新生儿可以伴有脏器结构异常、智力障碍、生育能力降低等。国内外学者对胎儿缺陷的产前诊断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这些筛查方法中脐血、羊水中胎儿脱落细胞及早期妊娠绒毛细胞的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已经被证明是染色体异常诊断的肯定方法,但这些检查均为有创性操作,具有一定的流产风险性。无创性而有效的产前筛查方法是国内外学者们探索的方向。目前,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主要是在妊娠14周以后通过联合血清学筛查,并结合超声检查进行综合评价。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