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解淄博市煤工尘肺患者死亡情况,特对某矿务局两个煤矿341名尘肺死亡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矿务局煤工尘肺年平均病死率为1.17%,总病死率为28.0%,纯掘工最低为18.6%,Ⅲ期尘肺最高为37.2%;平均死亡年龄为61.97岁,平均病程年限为8.88年;纯采工较纯掘工寿命延长了10年。80年代比60年代寿命延长了12年,病程延长了9年;煤工尘肺死亡患者中,肺结核并发率为39.59%,主要死因是肺癌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尘肺病死亡特点,进行治疗研究,延长坐肺病人寿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获得的尘肺死亡病例整理分析如下。 1.各期尘肺死亡病例: 本文整理从解放以来,各期尘肺死亡病例中,Ⅰ、Ⅱ、Ⅲ期分别为666、681、564例,累计病死率24.11%,期间病死率为16.14、25.04、55.22%,期间病死率随尘肺期别进展而增高,表明延长尘肺患者的期别进展,对延长尘肺患者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2.各种尘肺累积死亡病例国家法定12种尘肺中,我们统计了9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尘肺病人的分布情况,探索死亡规律,对尘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1963~2003年尘肺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尘肺病人死亡累计1300例,病死率12.53%。其中Ⅰ期尘肺846例,占65.08%;Ⅱ期尘肺374例,占28.77%;Ⅲ期尘肺80例,占6.15%。死亡原因构成比为:恶性肿瘤占21.92%(285/1300);心脑血管疾病占16.54%(215/1300);肺结核占16.39%(213/1300)。其中,1963~1979年,主要死因是肺结核、尘肺;1980-1989年,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肺结核和心血管疾病;1990年以后,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尘肺、心血管疾病等。[结论]平顶山市尘肺病死率为12.53%,恶性肿瘤是尘肺病人的首位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居第2位,肺结核由第1位逐渐下降到第2位、第4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矽肺病人死亡情况的调查了解其死亡寿命和死因方面的变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马钢企业1987~1996年10a间死亡的矽肺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并与1986年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相比照。结果 在158名死亡病例中,结核合并率为35.4%,平均死亡年龄65.21岁,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结论 尘肺患者的死亡寿命延长,死因构成中恶性肿瘤的比例上升,提示在对尘肺病人的管理中应加强对病人中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836例煤工尘肺死亡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矿区1954~1995年四十二年间煤工尘肺死亡836例,平均人年病死率为2.73%,尘肺死亡病例平均发病工龄为18.27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9.69岁,平均死亡病程为11.43年,平均死亡年龄为61.12岁。分三个阶段观察,尘肺病死状况在向尘肺病程延缓、存活年限延长的方向发展,说明该矿区在尘肺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尘肺死亡死因谱的变化,该文提出了在尘肺防治工作中,除继续做好尘肺继发症与合并症的综合性医疗预防工作外,还应重视尘肺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种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2010年尘肺病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矿业集团1963~2010年底所有已确诊的尘肺病死亡病例(19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63至2010年该矿业集团尘肺病死亡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49.76%)、肿瘤(28.86%)、肺结核(18.61%)、循环系统疾病(14.43%)及死因不明(6.12%).因尘肺死亡334例,病死率为17.46%(334/1913).对尘肺死亡334例进行分析显示,各期死亡构成比随年龄增大有增高趋势.不同种类尘肺病病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P<0.05).不同种类尘肺病死亡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1,P<0.05).纯掘进工的死亡构成比最高,其次为煤矿混合工、主掘进工及纯采煤工.结论 尘肺病患者死亡原因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落实防尘降尘措施,同时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医学随访和职业健康监护.重点保护人群为纯掘进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梅州市尘肺发病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梅州市1987至2004年新发尘肺803例与1987年前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梅州市1987至2004年新发尘肺以煤工尘肺560例(69.74%)和矽肺231例(28.77%)为主,还出现了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新病种。新发尘肺的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比1987年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分布主要为煤矿混合工312例(38.85%)和凿岩工192例(23.91%)。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8.9r7%),病死率(9.59%),比1987年前(分别为54.40%、17.9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病例主要分布在煤炭(73.72%)、化工(12.67%)、有色金属(8.84%)等企业。结论防制重点行业应放在煤炭、化工、水泥行业,以煤矿混合工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沙市尘肺病死亡病例的分布以及死亡原因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尘肺病防治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56-2010年尘肺报告死亡病例,按不同年代、不同死亡年龄、死亡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市累计报告尘肺死亡病例690例,病死率为18.70%;病死率居前3位的尘肺是:矽肺、陶工尘肺、煤工尘肺;引起尘肺病例死亡的前5位原因:肺结核、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肺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最小死亡年龄24.12岁,最大死亡年龄85.16岁,平均死亡年龄59.86岁。结论预防尘肺病并发症,系统治疗肺结核病、控制肺部感染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延长尘肺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钢618例尘肺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武钢历年来尘肺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武钢1958~2003年底所有已确诊的尘肺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Ⅲ期尘肺患者平均死亡年龄最短,Ⅰ期尘肺患者平均病程年限最短;矿山凿岩工病例的死亡年龄和病程明显短于其他工种。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平均死亡年龄由40.7岁延长到70.6岁,平均病程年限由2.5a延长到20.6a。各期单纯尘肺病例的平均死亡年龄和病程年限明显高于尘肺并发肺结核的病例。尘肺病死因已与正常人群死因趋向一致。结论 武钢尘肺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王永志  杜庆顺 《现代保健》2009,(27):173-174
目的探讨分析煤工尘肺患者死亡原因。方法对89例煤工尘肺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尘肺患者的直接死因各异.各种恶性肿瘤、肺结核与肺源性心脏病是导致尘肺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尘肺期别愈高,病死率愈高。结论对高期别患者加强重点监护,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对低期别患者还要加强“治、管、养”综合措施.安排好工作生活和医疗,尽量控制病程进展,最大限度的延缓尘肺病情发展,以达到提高尘肺患者存活率,延长寿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结核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9月所有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1 977例)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死因不明及其他;尘肺结核病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死因不明及其他;肺结核仍为尘肺结核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单纯尘肺与尘肺结核病患者的死亡尘肺病期别、尘肺病类型及工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尘肺和尘肺结核病患者的死亡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病及尘肺结核病患者死亡原因以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医学随访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2.
刘红英  杨海峰  路建超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56-2058
目的了解1963—2010年宝鸡市尘肺发病情况,探讨发病规律及原因,为宝鸡市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宝鸡市1963—2010年所有确诊的尘肺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1963—2010年,宝鸡市共诊断尘肺病病例328例,其中,死亡100例,病死率为30.49%。1980—1995年出现尘肺病发病的高峰(213例),1984—1993年出现尘肺病病例死亡高峰,累积死亡50例。尘肺病病例分布最多的行业依次是机械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工种以掘进工、采煤工、铸造工、电焊工、喷砂工为主。结论宝鸡市的尘肺病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高发,以矽肺为主,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有利于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1996~2002年福建省尘肺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华  叶炳杰  陈新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445-1446
目的 了解福建省尘肺病死亡情况,为加强尘肺病人管理,落实并完善尘肺患者的医疗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1996~2002年报告的尘肺死亡病例的死因、病种、工业分布、工种分布、接尘工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尘肺为死因的第1位,矽肺占死亡总数的95.2%,机械、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系统的死亡病例合计占尘肺死亡总数的93.6%,死亡病例的工种分布以凿岩工和主掘进工居多(66.1%、24.2%),死亡病例的接尘工龄≤3和>20a的比重相似(21.0%、22.6%)。结论 尘肺死亡情况中矽肺是关键因素。应加强矽肺病人,尤其是发病工龄短的矽肺病人的健康管理;加强发生短接尘工龄矽肺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14.
赖纯米  高云  杨明林  丁文立 《职业与健康》2006,22(22):1905-1907
目的 分析云南省尘肺病的发生发展特点,为有效防治尘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尘肺病的累积病例的分布特征对云南尘肺发病和死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发病年龄与尘肺病例数、死亡年龄与死亡病例数的回归方程.结果 现患病例中,尘肺病例主要以Ⅰ期患者为主;发病年龄与尘肺累计病例百分比之间呈“S“型曲线,回归方程为Ye=8.617 lgX-8.63;死亡年龄与尘肺累计死亡病例百分比的回归方程为Ye=102.394 lgX-2.35-10,表现为“双曲线型“.结论 30~55岁的粉尘作业工人为尘肺的易感人群,云南尘肺病有向老龄化、轻型化发展的趋势,尘肺病防治工作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5.
周琅  谢丽庄    韩磊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59-2163
目的 归纳总结尘肺病患者根本死因,探讨不同死因对尘肺病患者期望寿命的影响,为今后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 567例尘肺病患者信息资料,通过Excel 2016和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江苏省尘肺病随访存活患者资料,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结果 男性患者(91.86%)远多于女性;所属行业以采矿业(59.25%)、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3者累计占比96.57 %;尘肺病种类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两者累计占比88.98%;诊断期别以尘肺壹期(66.03%)为主。患者多直接死于非尘肺病(67%);尘肺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是尘肺病患者的主要根本死因;恶性肿瘤和尘肺病是各尘肺期别中均居前列的根本死因,心脑血管疾病是壹期(20.24%)和贰期(17.49 %)尘肺病患者不可忽略的根本死因、肺部感染(13.78%)是叁期患者不可忽略的重要死因;尘肺病、肺部以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累积死亡率近些年增幅较大。35~<40岁年龄组的尘肺病患者期望寿命约为17.43年,尘肺病、肺部以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对尘肺病患者的期望寿命影响较大,去尘肺病、去肺部以外恶性肿瘤、去心脑血管疾病、去肺部感染死因后,尘肺病患者期望寿命分别延长5.26、1.57、1.13和1.09年。结论 在积极治疗尘肺病的同时,还要重视并发症和患者自身慢性疾病的治疗,积极治疗尘肺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后,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尘肺病患者145例死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汉中市尘肺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原因,以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45例尘肺病患者的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平均发病年龄、死亡年龄及患尘肺病后的存活年限。结果矽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死亡年龄均早于煤工尘肺和石棉肺,尘肺病的主要死因为患肺部疾患,患尘肺病后的平均存活年限为12a。结论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对尘肺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周汶瑾 《职业与健康》2012,28(7):787-788
目的了解近年来常德市尘肺病的发展情况及流行特征,为确定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该市新确诊的尘肺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3年内,共新发病例520人,绝大部分为矽肺和煤工尘肺,Ⅰ期尘肺接尘工龄集中在5~10 a,首诊为Ⅱ、Ⅲ期病例占总数的40%。在区域分布上,集中在澧县、石门、桃源3县,行业分布中以煤炭行业为主。结论常德市近期治理尘肺的重点应放在澧县、石门以及市直各中小煤矿企业,必须足够重视定期的职业健康监护,争取及早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浙江省湖州市近5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和职业病报告卡数据,以浙江省湖州市确诊的职业病报告病例为分析对象,将数据库的数据逐年导入Excel 2003软件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结果]2008至2012年全市共报告职业病5大类10种共计301例,其中尘肺病282例,位居职业病首位。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位居尘肺病的前三位,分别为84.0%、10.3%、3.5%;分布在10个行业,其中建材、煤炭行业位居前两位,分别为72.0%和12.8%,其他行业均在5.0%以下。急、慢性中毒的毒物主要为铅及其化合物和苯。其他职业病主要为职业性皮肤病(10例)、噪声聋(3例)和职业性中暑(1例)。[结论]浙江省湖州市2008—2012年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尘肺病为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小型私营企业进行监管,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小型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检出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尘肺诊断标准》,对该区小型煤矿企业的635名煤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时间为2009--2012年。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岗前检查635人,各检查项目异常的235例,总检出率为37.00%。检出疑似煤工尘肺19例(最后均确诊为煤工尘肺),检出率为2.99%。635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中97.22%的职工有1年以上煤矿工作职业史,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接尘工人年龄及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企业应做好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而卫生机构在继续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煤矿工人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萧山区1987~2002年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死因及变化趋势的方向和强度。方法采用疾病监测点收集的心脑血管病死亡资料,分析主要疾病构成及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年龄标化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年均变化率。结果1987~2002年心脑血管病死亡是人群第2位的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96%)。16年间人群标化总死亡率呈显著下降水平(年均-0.7%),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有显著增加趋势(年均0.5%),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均1.6%),其中女性标化死亡率上升速度较男性快。结论心脑血管病为人群第2位死亡原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人群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