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脂联素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42例大肠正常黏膜对照组织中脂联素与NF-κBp65的表达情况,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脂联素在大肠癌组的表达明显低于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黏膜〔(15.35±3.81)vs(38.71±6.80)vs(43.03±4.89),P<0.05〕,并随大肠癌的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的转移、TNM分期的进展而下降;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黏膜〔(15.70±2.36)vs(27.15±6.11)vs(34.43±2.36),P<0.05〕,其表达随大肠癌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进展而增高;大肠癌组织脂联素表达强度与NF-κBp65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881,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脂联素低表达,NF-κBp65高表达,脂联素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途...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探讨PTEN、NF-κBp65和Cyclin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PTEN、NF-κBp65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5%(31/73),明显低于它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18/20)(P<0.01);NF-κBp65和CyclinD1在胃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9%(43/73)和60.3%(44/73),明显高于它们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4/20)和25%(5/20)(P<0 01);②PTEN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或P<0.05);NF-κBp65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或P<0.01);CyclinD1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关系;③胃腺癌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与NF-κBp65和CyclinD1均呈负相关(P<0.05,P<0.01),NF-κBp65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PTEN、NF-κBp65和CyclinD1基因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联合检测PTEN、NF-κBp65和CyclinD1,可能有助于对胃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胃腺癌的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0例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及其相关调控基因c-myc和ICAM-1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结肠组织中NF-κBp65有微弱表达,c-myc和ICAM-1无表达;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c-myc和ICAM-1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②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ICAM-1的表达在有转移时比无转移显著增强(P<0.05);NF-κBp65、c-myc和ICAM-1在组织分化差的大肠癌中表达较分化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Dukes C+D期的表达显著高于A+B期(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发生部位的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c-myc和ICAM-1表达没有差异(P>0.05).结论:NF-κB、c-myc和ICAM-1与大肠癌的发生、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测大肠癌转移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和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基因(PTE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9例大肠癌组织中,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59例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1%(26/59)和37.3%(22/59)。两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肠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F—κBp65核表达与肠周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侵袭程度、性别、年龄的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核表达与PTE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p65的激活与PTEN基因缺失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演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宫颈癌组织、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PKB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p-PK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74.5%)明显高于CIN组(52.8%)和正常宫颈组(15.0%)(P<0.05),p-PKB蛋白的表达随宫颈癌分化程度下降、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NF-κBp65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9.0%)明显高于CIN组(30.6%)和正常宫颈组(16.7%)(P<0.05),NF-κBp65蛋白的表达随宫颈癌分化程度下降、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p-PKB、NF-κBp65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PKB蛋白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下游NF-κBp65蛋白,促进宫颈癌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p2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cyclin D1、p27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NF-κBp65和cyclin D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p27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P<0.01).NF-κBp65表达与NSCLC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27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密切相关(P<0.05).NF-κBp65与cyclin D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yclin D1与02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NF-κBp65与p27的表达无相关性(P>O.05).结论:NF-κB、cyclin D1、p27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三种蛋白的表达可以间接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磷酸水解酶(PTEN)、核因子(NF-κBp65)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因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NF-κBp65及Survivin 蛋白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 PTEN、NF-κBp65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TEN、NF-κBp65、Survivin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关系: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 <0.001),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性(P <0.005),NF-κBp65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 <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 < 0.05)。Survivin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 <0.05)。结论 PTEN、NF-κBp65及Survivin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PTEN、NF-κBp65及Survivin对研究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表皮-钙黏附素(E-CD)和Snail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CD和Snail蛋白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4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CD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其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63.3%和41.5%,P<0.05).Snail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1%,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7%和26.7%,P<0.05).E-CD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Duke's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E-CD蛋白与Snail蛋自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8).E-CD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Snail蛋白阴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E-CD和Snail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均P<0.05).结论 E-CD和Snail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明显相关,E-CD蛋白表达降低和Snail蛋白表达增强的大肠癌患者病期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徐海  孙林辉  杨彦  崔明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5):451-453,463
目的 探讨Pokemon和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Pokemon蛋白和NF-κBp65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1.2%、4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核NF-κBp65阳性率分别为57.7%、35.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核Pokemo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细胞核NF-κB65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乳腺癌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与NF-κBp65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okemon和NF-κBp65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Pokemon可能是NF-κBp65的1个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p5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定4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8例慢性胰腺炎和9例正常胰腺组织中NF-κB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IκB-a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中VEGF、p53、p65蛋白表达。结果NF-κB在肿瘤组织中被激活;NF-κB在胰腺癌、旁组织、慢性胰腺炎、正常胰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20.0%、12.5%、0(P<0.05);NF-κB基因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周围浸润有相关性(P<0.05);转移癌中NF-κB蛋白表达与VEGF、p53蛋白表达显著相关。结论核因子κB基因在胰腺癌中过度表达并与VEGF、p53一起参与胰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1.
NF-κB、cyclin D1和p27在非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B(NF-κB)、细胞周期素DI(cyclin D1)和p2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cyclin D1、p27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NF-κBp65和cyclin D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p27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P〈0.01)。NF-κBp65表达与NSCLC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27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密切相关(P〈0.05)。NF-κBp65与cyclin D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yclin D1与p2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NF-κBp65与p27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NF-κB、cyclin D1、p27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三种蛋白的表达可以间接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及cyclin D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eIF4E与cyclin D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1例胃癌及30例正常胃组织中eIF4E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eIF4E、cyclin D1在正常胃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6%(87/91)和84.6%(77/91)。eIF4E及cyclin D1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但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年龄、性别无关。胃癌组织中eIF4E与cyclin D1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eIF4E和cyclin D1表达水平,对于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p65、IκBα蛋白的胞浆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但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食管鳞癌中IκBα蛋白的胞浆和胞核阳性率均高于p65蛋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结论:NF-κB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80例胃癌及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er-2/neu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er-2/neu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和3.3%(P<0.05),Her-2/neu的过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NF-κBp65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和11.4%(P<0.05),NF-κBp65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neu和NF-κBp65表达,对指导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杰  郭建昇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6):1168-1171
目的:探讨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80例胃癌及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er-2/neu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er-2/neu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和3.3%(P〈0.05),Her-2/neu的过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NF-κBp65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和11.4%(P〈0.05),NF-κBp65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neu和NF-κBp65表达,对指导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F-κB和CXCR4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腺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2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NF-κB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大肠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大肠管状腺瘤组和正常大肠黏膜组, 大肠管状腺瘤组中NF-κB和CXCR4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 且大肠腺癌组、大肠管状腺瘤组、正常大肠黏膜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大肠腺癌组中NF-κB和CXCR4的阳性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 < 0.05), 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均 < 0.05);大肠腺癌组织中NF-κB和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6, P=0.007)。  结论  NF-κB和CXCR4的高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大肠癌组织NF-κB、Cox-2和MYD的阳性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的NF-κB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大肠癌组织NF-KB的阳性表达和肿瘤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以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Cox-2的阳性表达和大肠癌的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肝转移以及Dukes分期均具有显著相关性。NF-κB阳性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F-κB表达阴性者。NF-κB阳性表达组或Cox-2阳性表达组大肠癌MVD数量显著高于NF-κB阴性表达组或Cox-2阴性表达组。结论:NF-κB和Cox-2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它们在大肠癌的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和核转录因子kappa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样本中的蛋白SATB1和NF-κB p65的表达,分析其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80例乳腺癌组织样本中SATB1和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和56.25%.SATB1和NF-κB p65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受体状态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和TNM分期无关.SATB1和NF-κB p65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SATB1和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协同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组织中核因子-κB、C-myc和ICAM-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癌基因C-myc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活性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0例大肠癌、16例大肠腺瘤、9例大肠腺瘤癌变和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F-κB p65、C-myc和ICAM-1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癌变组织中NF-κB p65、C-myc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腺瘤(P<0.01),C-myc在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NF-κB p65、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1);NF-κB p65和ICAM-1在有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无转移的大肠癌显著增加(P<0.01),且两者与大肠癌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1).结论NF-κB通过对C-myc和ICAM-1的转录调控在大肠癌的发生、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将成为大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MUC1、MUC2及MUC5AC在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1、MUC2和MUC5AC在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的SP法,检测40例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黏蛋白MUC1、MUC2和MUC5AC的表达。结果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MUC1、MUC2和MUC5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82.5%和77.5%。大肠黏液腺癌组织中MUC1、MUC2及MUC5AC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MUC1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负相关,而MUC2、MUC5AC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MUC1、MUC2和MUC5AC的表达可预示大肠黏液腺癌的浸润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