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娟  吴祖舜 《铁道医学》2001,29(6):412-413
目的:探讨壳核出中层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46例壳核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量,有无出血破入脑室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壳核出血量≥30ml为42.62%,<30ml为1.86%;破入脑室为39.74%,未破离室为16.66%;中线结构移位的45.83%,无中线结构移位为14.94%。壳核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54.24%,无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15.51%。结论:壳核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大小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合并消化道出血66例(24.4%),死亡32例(48.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出血组36.4%、脑基底节区出血组11.6%、蛛网膜无消下腔出血组36.7%、脑干出血组31.8%、小脑出血组17.6%,脑叶出血组25.0%;病死率: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48.5%,化道出血组病死率11.8%.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董曼丽  张金章 《微创医学》2001,20(3):295-2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干出血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4.
董曼丽  张金章 《医学文选》2001,20(3):295-2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干出血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刘力 《北京医学》2005,27(12):714-7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3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经过,按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有无破入脑室系统分组,分别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4例(25.2%),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组36.4%,丘脑出血组31.6%,脑干出血组29.4%,脑叶出血组20%和局部基底节区出血组16.1%.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46.7%,无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17%.结论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丘脑、脑干部位,与出血量大有关,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分析 9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CT显示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后的形态分布及中线结构移位程度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深部出血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浅部出血 ;病情分级越高病死率也高 ,Ⅴ级病死率为 80 % ,出血量 >5 0ml的病死率为 <5 0ml的 1倍 ;中线移位 >10mm的病死率为 63 .6% ;出血破入脑室并扩展到第三脑室导水管以下者病死率为 90 %。结论 对浅部血肿和小脑出血者以超早期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 ,力求减压为目的 ,不强求“彻底清除” ,以免加重和扩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CT影像学特点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130例脑出血患者影像学资料,包括中线移位情况、出血量及破人脑室情况等,分析CT影像学特点与预后相关性。结果:中线移位宽度0、1-5、6~10、〉10mm四组死亡率分别为13.3%、20.0%、40.0%、50.0%,差异有显著性;血肿量〉31ml组,死亡3例(46.0%)高于30ml以下组(10.0%);尤其是血肿〉61ml,死亡率更高,为60.0%;破入脑室死亡率为35.0%,未破人脑室死亡率为23.2%。结论:幕上出血与CT中线结构的移位距离多少,血肿量的大小、破入脑室及铸型者与死亡率呈正比关系,临床上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以及是否并发脑干出血、脑疝形成也严重影响到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常见急诊之一,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死亡率为46.7%~90%和67.9%[1].高血压脑出血以豆状核最多见,约占脑出血80%左右,豆状核以壳核出血最多见,约占全部脑出血的50%~75%,其次是丘脑出血占20%~35%,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豆状核位于内囊外侧,也称"外侧型"出血,分为1.局限型2.壳核内囊型3.壳核脑室型,出血常沿胼胝体与尾状核间或经尾状核与丘脑交界处破入脑室,有少数病例是血肿穿破丘脑侵入第三脑室.丘脑、尾状核出血称为"内侧型"出血,丘脑出血多见,靠近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故破入脑室多见,纮山一郎统计: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占31.3~37.5%,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占67%~87.3%,混合型破入脑室占77.4~81.3%[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各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特点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片,将其分为5型,观察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根据患者12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BI),将其分为良好、轻残、中残、重残/死亡四组,并依此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探讨各型的CT改变与一年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性。结果:对预后影像因素的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底节出血量≥50ml、皮质下出血≥30ml、小脑出血≥15ml、脑干出血≥5ml;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10mm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OR分别为19.011、7.071、13.58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出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血肿体积、继发性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可用于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CT改变与预后关系的探讨(附360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目的探讨脑出血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60例脑出血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30cm3和<30cm3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破入脑室和非破入脑室者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但闭塞型和非闭塞型有显著差异(P<0.01);中线移位<5mm,5~10mm,>10mm生命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命预后与血肿大小无肯定关系;合并脑室出血预后良好者不少,中线移位常严重影响生命预后.  相似文献   

11.
田正丰  芦明 《浙江医学》2017,39(1):46-48
目的探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1例(观察组),仅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9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室外引流时间、中线移位复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丘脑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减少脑室外引流时间和中线复位时间,有利于改善预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分析1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糖变化与其血肿部位、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血肿越近中线结构尤其是破入脑室者对血糖的影响越大。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者易引起高血糖。同一部位的出血高血糖组的病死率、消化道出血率及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提示血糖与血肿的部位、大小、中线结构移位及病人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分析1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糖变化与其血肿部位、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血肿越近中线结构尤其是破入脑室者对血糖的影响越大。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者易引起高血糖。同一部位的出血高血糖组的病死率、消化道出血率及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提示血糖与血肿的部位、大小、中线结构移位及病人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724例高血压脑出血中有129例并发有消化性道出血,发生率为17.8%与对照组比较,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量大,昏迷率高,破入脑室率高,CT扫描证实,脑移位明显,这些因素能使消化道出血的机会增多,消化道出现病死率为69.0%,对照组为22.2%,差异非常显著,但消化道出血不是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是脑出血的严重性,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的标志,及时留置胃管胃液监测,应用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出血性卒中出血部位、出血量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出血性卒中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出血性卒中27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66例的诊治情况,按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有无破入脑室分别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消化道出血66例中死亡32例,占48.5%,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205例中死亡24例,占11.7%,2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出血性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与出血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早期应用抑酸剂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方法 对56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相关性分析.结果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脑室出血38.3%,丘脑出血30.77%,脑干出血12.5%,小脑出血19.23%,单纯基底节出血9.85%,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53.45%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2.27%.结论 脑出血破入脑室及丘脑出血,脑干出血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比率高,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在我国属常见多发危重病,病死率高达35%~52%。丘脑出血占高血压性脑出血10%~30%,仅次于壳核出血。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量的多少及因积血导致的出血后脑积水(PHH)的发生,已被反复证明能独立改写脑出血后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脑室外引流(EVD)作为外科干预手段,通常被认为能减轻脑积水症状,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但也有研究表明EVD对脑出血并发脑积水者意义不大。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本文将1990年4月至2005年5月之间的206例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内外科治疗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 (HICH)是常见急诊之一 ,病死率、致残率极高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死亡率为46 7%~ 90 %和 67 9% [1 ] 。高血压脑出血以豆状核最多见 ,约占脑出血 80 %左右 ,豆状核以壳核出血最多见 ,约占全部脑出血的 5 0 %~ 75 % ,其次是丘脑出血占 2 0 %~ 35 % ,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豆状核位于内囊外侧 ,也称“外侧型”出血 ,分为 1 局限型 2 壳核内囊型 3 壳核脑室型 ,出血常沿胼胝体与尾状核间或经尾状核与丘脑交界处破入脑室 ,有少数病例是血肿穿破丘脑侵入第三脑室。丘脑、尾状核出血称为“内侧型”出血 ,丘脑出血多见 ,靠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以下简称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发病机制和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元月至2004年12月收住院的脑出血患者。结果在182例脑出血患者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者36例(19.8%),死亡24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4例,死亡16例;脑于出血4例,死亡3例;脑室出血3例,死亡2例,混合性出血4例,死亡3例。出血量大于30ml者死亡21例。结论急性脑出血伴消化道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相关。  相似文献   

20.
脑室出血是内科急症,重症患者无论是外科手术治疗还是内科保守治疗,其死亡率常达80%,这不仅是血肿的占位压迫,中线移位,脑干的损害,而且也由于破入脑室的积血阻塞脑室系统,脑室急剧膨胀,颅内压骤然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