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皮肤钙质沉着症(calcinosis cutis)临床上少见,文献偶有盘状红斑狼疮并发皮肤钙沉着症的报道[1-2].我们于2008年11月诊治1例SLE并发小腿皮肤广泛钙质沉着致溃疡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与红斑狼疮(LE)疾病亚型及其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6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7例盘状红斑狼疮(DLE)、6例硬皮病、5例皮肌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AnuA水平,根据SLE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并对LE患者AnuA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SLE患者血清AnuA水平与SCLE、DLE、硬皮病、皮肌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均<0.01);SLE活动期患者血清AnuA水平与SLE非活动期相比显著增高(P均<0.01);SCLE、DLE、硬皮病患者血清AnuA水平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皮肌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uA水平与SLEDAI有明显相关性(P=0.015,r=0.441),SLE患者治疗后血清Anu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AnuA水平与LE的亚型和是否活动有相关性,对诊断疾病、监测病情活动和判断疗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硬皮病可伴有皮肤钙质沉着症,尤其是在CREST综合征中。但文献中未见有与穿通性环状肉芽肿(PGA)伴发的报告,该文报告2例系统性硬皮病伴发PGA的病例;提示这两种疾病在病因上的相关性。 例1.女,33岁,手指肿胀和雷诺现象2年,伴前臂、胸和面部皮肤硬化。胸片和CT示轻度纤维化,GI示食管扩张,ESR、IgG增高,ANA和抗Scl-70抗体阳性,其他实验室检查均阴  相似文献   

4.
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红斑狼疮(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炎症为表现的结缔组织疾病,常累及多个脏器和器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而多变.常以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病程呈慢性迁延.多见于女性。有时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等重叠出现。LE是一个病谱疾病,病谱的一端为DLE,病变主要限于皮肤,另一端为SLE伴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中间有很多亚型,如DDLE、LET、深在性红斑狼疮、SCLE、新生儿红斑狼疮、ANA阴性的SLE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肤钙质沉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皮肤钙质沉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头皮皮肤钙质沉着症为外伤性皮肤钙质沉着症,经皮肤扩张及皮瓣转移修复的手术方法治愈;另1 例为特发性阴囊皮肤钙质沉着症,因局部阴囊皮肤修复难度较大而放弃手术治疗.结论:皮肤钙质沉着症为临床少见病,组织病理活检可确诊,手术治疗是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要足够以免复发,一期皮肤扩张器埋植,二期皮瓣转移修复对头皮病灶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巨大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患者男,因头皮结节、斑块28年就诊,病理检查示:真皮浅中下层密集或散在分布团块状深蓝色钙盐沉积,周围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周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诊断为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  相似文献   

7.
肌肉损害不仅见于皮肌炎,而且还见于其它结缔组织病。但肌肉损害常由于化验检查、肌电图和肌肉活检不能提供确切的资料而不易确诊。为评价结缔组织病的肌肉受累情况,作者对4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做了~(201)铊肌肉扫描检查,并与肌电图、血生化和肌肉活检等检查方法做了比较。这4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包括皮肌炎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7例,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12例,CREST 综合征2例,单肢性硬皮病3例,局限性硬皮病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的一种中间型,主要特点是复发性、表浅性、非疤痕性的皮肤型红斑狼疮.现将我们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tumoral calcinosis,TC)是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的临床亚型之一,临床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患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成人头皮单发黄色肉芽肿一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例;阴囊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阴囊钙质沉着症1例报告;脐窝特发性黑棘皮病一例;假性黑棘皮病1例;网状红斑性黏蛋白沉积症一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皮肤Rosai—Dorfman病一例;莱特勒-西韦病1例;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一例。  相似文献   

11.
对胶原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局限性硬皮病和皮肤血管炎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包括标准治疗和替代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2.
对胶原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局限性硬皮病和皮肤血管炎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包括标准治疗和替代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狼疮带试验(LBT)在皮肤红斑狼疮(LE)诊断中的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作者进行此项研究,以期确定LBT在LE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值。 盘状红斑狼疮(DLE)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2例。DLE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检查,SLE诊断至少应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诊断标准中的4条。选择临床表现类似DLE和SLE,但组织病理学、实验室检查和随访可除外DLE和SLE的病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Kbner现象     
Heinlich Kbner在银屑病研究中首次报告了Kbner现象。后来在其他皮肤病,如角层下脓疱病、扁平苔藓、光泽苔藓、白癜风以及SLE、DLE、皮肌炎、硬皮病、变应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见到类似现象。本文主要介绍银屑病以及LE中Kbner现象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皮肌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肌炎是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肉无力和肌肉炎症、变性的疾病,常伴有关节、心肌等器官损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儿童皮肌炎(iuvenile dermatomvosilis,JDM)是指发生于0~15岁患者的皮肤、肌肉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特发性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总体死亡率低,不易并发恶性肿瘤,但容易导致钙质沉着和血管炎,造成患者残疾和重要器官的受累。  相似文献   

16.
DLE的病灶经常存在于面部,特别是双颊、鼻背、口唇、耳壳等处.每遇夏季皮损加重或发生色素脱失,有时还可发生恶性变.既往对此症常外用皮质类固醇等进行治疗,但经常复发影响外观.我们对陈旧性DLE病灶使用健康部位的皮肤进行全层、  相似文献   

17.
报告2例DLE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作者认为可能系羟氯喹治疗所致。 例1,男,52岁。因曝光部鳞屑性红斑伴瘢痕性脱发于1979年初诊,皮肤活检符合DLE,开始内服羟氯喹和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1994年再诊时诉近11年来,尤其是夏季皮肤持续起水疱并形成瘢痕,但一出现水疱即服用羟氯喹。患者嗜酒。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  相似文献   

18.
皮肌炎     
皮肌炎首在1863年由Wagner称为多发性肌炎,其后在1891年由Unverricht命名为皮肌炎。本病如病名所示,主要病变部位在皮肤和肌肉。但它是除了皮肤肌肉以外,也可并发各种内脏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本病过去认为很少见,故未予重视。自从Klemperer提倡胶原病学说以来,始引人注目。本病的报告也日见增多。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了种种探讨,发表了很多新的见解,在提出胶原病学说的疾患中,除本病外,尚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泛发性硬皮病(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等。这三种病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报道1例皮肌炎伴钙质沉着并总结相关文献。共分析总结105例皮肌炎伴钙质沉着患者,其中女59例,男46例,1~12岁患者最多,21%的患者皮损局限,以臀部、四肢为主。除典型结节、斑块外,3.8%的患者可形成钙性液体或钙化性囊性病灶,14.3%患者伴严重关节挛缩、畸形。皮肌炎伴钙质沉着多有危险因素,如持续活动性炎症反应、局部隐性损伤、抗NXP-2抗体阳性等。患者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或者药物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TNF-α抑制剂等生物制剂正逐步应用于临床个案治疗。  相似文献   

20.
阴囊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病,现报告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于6年前阴囊出现数粒皮下硬结,无自觉症状,以后6年间阴囊硬结逐渐增多,增大且部分融合,仍无自觉症状,于2008年3月1日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