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亢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29-1329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8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者42例,患病率49.4%,出院时为29例(24.1%),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有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患者。提示抑郁情绪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另辅以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干预后观察效果,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干预前后抑郁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其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与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4周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心理干预2周以及4周后,HAMD评分以及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18&;#177;2.86)比(24.57&;#177;3.47)分(P&;lt;0.01);(14.35&;#177;3.12)比(21.07&;#177;2.5)分(P&;lt;0.01);(14.98&;#177;7.39)比(19.69&;#177;6.42)分(P&;lt;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及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蒋波  卢伟 《现代康复》2001,5(3):29-30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发脑卒中伴抑郁的患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黛安神、阿米替林和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3、6月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检测。结果:黛安神组和阿米替林组的HAMD和CSS评分在治疗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显减轻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定神经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6周末治疗组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较轻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自行缓解或消失。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同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及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发脑卒中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子黛安神、阿米替林和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3、6月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检测。结果黛安神组和阿米替林组的HAMD和CS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规范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首发脑卒中并伴有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治疗组给予规范的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按常规心理护理.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HAMD评分和CSS评分在治疗前无差别(p>0.05);治疗后1周末和2周末未出现差别,治疗组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周末和4周末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规范的心理护理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龙浩文  吴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1-320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64例初发脑卒中患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研究,4周后比较简式Fugl_Meyer(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认知功能(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CNS评分无显性差异(P>0.05),而MA和BI,MMSE评分有显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PSD对患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应重视PS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9.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抗抑郁剂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制(PS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PSD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在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20mg/dg8周。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组间评分无显差异,治疗8周组间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下降(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MCAO大鼠脑组织RhoA蛋白的表达强度变化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26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HBO治疗组(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未作处理组(对照组),每组大鼠42只。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评定各组脑组织造模后不同时间点RhoA蛋白的表达变化、不同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改变。结果假手术组双侧大脑皮质和基底节区可见RhoA蛋白弱阳性表达,术后各时间点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缺血侧皮质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RhoA蛋白表达在缺血再灌注后6h开始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RhoA蛋白的表达进行性增加,至48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到第14天仍明显增高。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时点RhoA蛋白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到术后第14天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缺血后急性期和恢复期存在RhoA活动的增强,提示缺血性脑损伤启动了内源性抑制损伤后神经功能康复的机制。(2)HBO治疗可降低RhoA蛋白在脑缺血后各时间点的阳性表达,和神经功能评分改变相一致,提示HBO治疗有调节RhoA信号传导通路活动的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功能康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6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分析符合PSD诊断的6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PSD的发生率为41.2%.其中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占56/68;老年人PSD的临床表现特点为易情绪失控,情绪低落可伴焦虑,易疲劳,认知功能障碍,失眠或昼夜睡眠节律颠倒.老年人多次卒中、经济条件差、知识水平低、瘫痪程度重、家庭关系差者易发生卒中后抑郁.SSRI类药物治疗1个月,治愈8例,好转53例,无效7例;治疗3个月,治愈52例,好转13例,无效3例.结论老年人P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SSRI类药物应用于PSD疗效显著.在重视躯体康复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2.
情志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病人的抑郁状态效果。[方法]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有抑郁状态的28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情志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病人抑郁的状态,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为40%~50%[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康复科住院脑卒中患者53例,男38例,女15例;年龄35~78岁之间;病程2周;头颅CT示脑梗死43例,脑出血10例;患者均意识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病人的抑郁状态效果.[方法]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有抑郁状态的28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结果]观察组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情志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病人抑郁的状态,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永娟  王明兰 《护理研究》2005,19(10):865-865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不利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文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并通过医护配合做系统的心理干预 ,以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老年医院 2 0 0 2年 6月— 2 0 0 4年 6月13 0例男性住院病人。入组标准 :临床及影像学 (头颅CT或MRI)等确诊为脑卒中 ;意识清楚 ,无理解障碍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1,2 ] 评分 ,总分≥ 2 0分者 5 0例 (3 9%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 5例。实验组年龄 (4 0 .5 8± 14 .3 9)岁 ,病程(3 .5 6± 7.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护理。方法 :总结脑卒中并发抑郁症 192例的护理经验 ,其中轻度抑郁状态 42例 ,中度 145例 ,重度 5例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采取心理治疗及社会支持等措施 ,结果 :治疗护理 4周 ,治愈 36例 ,显著好转 79例 ,好转 30例 ,无效 47例 ,有效率 75 5 2 %。结论 :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能治愈脑卒中患者并发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基础护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目前的康复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孙秋英  张廷香   《护理研究》2005,19(14):1230-1232
从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基础护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目前的康复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8月成立卒中单元前后各半年住院的9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8例入住卒中单元,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前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入院1周内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卒中单元对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8月成立卒中单元前后各半年住院的9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8例入住卒中单元,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前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入院1周内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