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建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58-4358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横切口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54例改良剖宫产手术的特点以及产妇术后情况,并与传统式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产妇疼痛轻,切口愈合好,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简化了手术过程,易于产科医生接受和把握,产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直切口剖宫产简称直切口术与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简称横切口)的临床特点,探讨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两种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麻醉要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处理意外及紧急情况难易程度4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横切口手术时间短于直切口;出血量少于直切口,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横切口对麻醉的要求较直切口更高。直切口更便于处理术中出现的意外及紧急情况。结论直切口改良式剖宫产术仍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焕荣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1193-1194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重复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3月重复剖宫产患者80例,其中腹壁横切口40例,平均年龄35岁,腹壁纵切口40例,平均年龄35岁,分析两组间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壁及盆腔粘连、娩儿头困难、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壁横切口增加了再次剖宫产手术的难度,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影响儿头娩出,故初次剖宫产以腹壁纵切口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王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44-3344
目的 观察评价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275例作为改良组,未改良的腹部横切口术28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伤口疼痛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切口感染例数少,平均住院天数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对产妇损伤小,能够降低感染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加快床位周转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观察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降低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改善盆腔粘连情况,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8年间本院521例剖宫产术,本科室在新式剖宫产术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通过其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临床观察,分别就改良新式(A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B组)和下腹pfannenstial横切口(C组)的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下腹pfannenstial横切口剖宫产术,说明本科室对新式剖宫产术式的改进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王清秀 《华西医学》2001,16(4):439-440
目的 :观察新式剖宫产术与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方法 :将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Joel-cohen方法开腹 ,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及腹膜 ,一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 ,腹壁仅缝合 2~ 3针。对照组使用pfann-nstiel切口。结果 :胎儿娩出时间 :5 0± 1 5 3min ,对照组 15 0 1± 3 5 1min,P <0 0 1。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 15 0± 32 6 2ml,对照组 2 70 45± 5 0 2 5ml,P <0 0 1。手术时间 :观察组 2 5 32±5 78min ,对照组 48 2 7± 19 32min,P <0 0 1。术后排气时间 :观察组 2 0 32± 6 42h ,对照组 35 78± 8 72h ,P <0 0 1。术后疼痛时间 :观察组术后 5天拆线 ,对照组术后 7天拆线。切口均为Ⅰ期愈合。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 ,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 ,恢复快 ,切口愈合好 ,进食早 ,有利于母乳喂养 ,减少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粘连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致腹壁筋膜与肌肉、肌肉与腹膜间粘连情况以期慎重选择术式,减轻再次开腹手术开腹困难。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铅山县人民医院因妇产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既往有腹部横切口或腹部纵切口剖宫产史10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其皮下脂肪与筋膜、筋膜与肌肉、肌肉与腹膜间粘连情况以及由此导致再次手术进腹难易程度。结果:两组病例腹壁各层间粘连以腹部横切口严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导致的腹壁粘连较腹部纵切口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改良腹壁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100例全子宫切除进行改进,采用下腹部横切口钝性拉开腹壁,筋膜下脱袖式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不缝合腹膜,皮下脂肪无损伤缝线间断缝合,切口皮内缝合,不拆线,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伤口美观,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结论:改良腹壁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杜亚 《现代护理》2001,7(5):14-15
目的 比较新式横切口与纵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后护理情况。方法 据1998年至2000年随机抽样105例剖宫产术的病历,横切口术式组(60例)和纵切口术式组(45例),术后比较两组的疼痛、离床活动、发热情况以及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住院天数及母乳喂养等情况。结果 横切口术式较纵切口术式优点是非常显著的(P<0.01)。结论 横切噪主式手术时不在腹腔内操作,负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伤口疼痛轻,不易形成疤痕及腹部切口疝。术后恢复快,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水平,便于母乳喂养和利于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腹壁横切口缝合方法为褥式三针缝合法。方法:取耻骨上约3CM,取横切口,切开皮肤后,各层采用撕拉法。关腹时缝合腹膜及前鞘后,皮肤皮下组织三针缝合。结果: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省时省力省材料,拆线后无异物,切口美观。结论:褥式三针缝合法适用于妇产科手术腹壁横切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研究组为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后再次剖宫产42例,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史42例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性分析,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粘连情况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指征、子宫切口单层缝合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方法我院妇产科自1991年8月~1996年8月,共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0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047例当中具备手术指征的955例,无手术指正的92例。结果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其满意率100%。结论(1)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手术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2)剖宫产子宫横切口单层缝合操作简便,创面小,愈合良好,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选取传统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936例纳入传统组,改良式剖宫产术42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开腹前出血浸润纱布块数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产褥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剖腹产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产妇康复更好、更快。  相似文献   

15.
杨林  龚宇  杨艳明 《临床医学》2010,30(5):72-7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280例,其中第一次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者72例,第一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腹膜者)者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缝合腹膜者)发生粘连者分别为68例及140例,发生率分别为94.4%及6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组中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发生率较高,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粘连在两组中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术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且不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高,并且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姚建菊 《临床医学》2009,29(4):67-68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的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及腹壁、盆腹腔粘连情况。方法以118例前次剖宫产史,按传统术式下腹纵切口及新式剖宫产下腹横切口分两组,并对2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术的再次手术术后切口瘢痕纤细美观,腹壁及盆腹腔粘连较轻,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论再次剖宫产行新式剖宫产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其优点。方法 对16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新式剖宫产组80例与同期子宫下段产组80例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及排气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产褥病率等多项指标对照。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快,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差异(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疼痛轻,排气快、术后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腹壁纵切口和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产妇98例,按照产妇首次剖宫产切口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所有产妇按照首次剖宫产分娩切口术式作切口,即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腹壁纵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产妇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的进腹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率为3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壁纵切口术式进行剖宫产手术粘连程度低,有助于减少再次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对于可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建议首次剖宫产选择腹壁纵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口与腹壁横切口对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72例.观察组36例选择腹壁中线纵切口,对照组36例选择腹壁横切口.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再次剖宫产率等情况.结果 再次剖宫产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腹腔粘连产妇低于对照组;分析产妇疤痕情况,观察组疤痕明显2例、中等17例均低于对照组,纤细17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首次剖宫产产妇,采用腹壁中线纵切口方式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盆腹腔粘连和产妇局部瘢痕程度,安全性较高,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剖宫产横切口中应用粘贴代替传统皮肤切口缝合法。方法:分析我院近3a时间来在产科剖宫产横切口中,应用粘贴代替传统皮肤切口缝合法350例。脂肪层最厚5.5cm,最薄0.5cm。结果:350例均甲级愈合,外观平整,无瘢痕。结论:应用粘贴代替传统皮肤切口缝合法处理皮肤横切口术后切口愈合好,无瘢痕,美容效果好,取材方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