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新生儿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收治的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实验组采取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观察两组新生儿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增加(p〈0.05)。结论:给新生儿患者留置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可以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等引起的并发症,留置时间明显增加,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43例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43例中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输液、静脉留置针留置2~7d者221例,成功率90.9%,留置失败原因包括: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等,无出现并发静脉炎病例.结论:加强小儿静脉留置针期间并发症的防范及处理,可提高留置成功率,减轻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陈隆斌  余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113-113
目的:解决临床危重患儿静脉穿刺困难,使之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将“BD”直型18-22号长4.8cm留置针置入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对30例患儿进行临床应用。结果:用直型静脉留置针作小儿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0%,由于套管的弹性,长期输液的通畅度,肝素帽的抗凝作用,极大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加之留置针经济实惠,从而也减轻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结论:直型留置针置入颈内静脉的临床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替代静脉切开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应用静脉留置针为578例患儿进行术中输血、输液,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患儿血管的临床特点,总结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及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有利于危重病儿的抢救。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还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在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效减少患儿痛苦,以及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对350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350例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无1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近几年来收治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10例,对患儿加强疼痛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210例患儿无重度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加强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护理,可明显减少患儿的疼痛感,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5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每组各进行头皮静脉穿刺100例,四肢静脉穿刺150例。比较2组患儿在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头皮静脉穿刺及四肢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补送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使用静脉留置针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静脉留置针因其外套管柔韧、不影响患儿活动,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而造成静脉损伤、痛苦,同时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以下是我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在儿科住院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留置时间最长5天,最短2天,平均3天,1例发生药物渗漏至穿刺部位肿胀外,未出现因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结果: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简单、方便、安全;同时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还低了输液的肿胀率,减轻了患儿痛苦及护士繁重的工作量,特别是对于危重患儿祭急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度水肿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总结临床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经验.方法:对40例高度水肿患儿进行不同位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其留置时间,输液不良反应及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相比,其在留置时间,输液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程度上要明显好于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P<0.05.结论:对小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依次是颈外静脉,头皮静脉和手足静脉.  相似文献   

12.
<正>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反复穿刺有损于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次数,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更新换代产品,在儿科广泛应用。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共210例,年龄0~14岁,男115例,女95例,留置时间最长7d,最短12h,平均3d;病种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4例,新生儿窒息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例,新生儿黄疸57例,感染性肺炎18例,  相似文献   

13.
张秀丽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6-136,15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输液中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4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家长心理压力等优点,受到患儿及家长的欢迎和认可.而对于需要多次滴注甘露醇的患儿来说静脉留置针位置的选择及护理尤为重要.现就临床工作经验总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置于小儿血管内可保留数天,减轻了患儿针刺时的疼痛,又便于随时用药,还可减轻护理工作量。经过几年来对套管针的应用,现总结体会如下。套管针的选择本院采用Intima-(Y型)留置针,在不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下,尽量选择24#留置针(抢救情况例外),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的物理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的选择应选择比较粗直、血流较快的静脉,这样保留时间较长,一般选则以下静脉:1.颞浅静脉:较粗,血流较快。对出生10min~3岁小儿共50例进行保留时间对比,结果可保留7天者5例,可保留5天者25例,可保留4天者15例,可保留2天者5例…  相似文献   

16.
王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40-14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来院医治并需要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使用成功率,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小儿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问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在临床广为应用.它方便快捷,紧急抢救时几乎可代替静脉切开,同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其使用技术日臻完善,采用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患儿痛苦小,减轻家长心理压力,取完血后留置针可作输液用,一针两用,受到家长的接受和认可,但在应用过程中加强各环节护理安全,防范应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所带来不良影响及造成护患纠纷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提高留置针置管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住院行头皮静脉穿刺患者146例,分析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结果穿刺部位、送管及固定技术、封管技术、输入药液的性质、小儿及家长的合作程度是影响套管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的管理可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刘迎春  周丽华 《河南中医》2014,(11):2282-2283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非正常拔管原因,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儿记录留置部位、留置天数、拔管原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非正常拔管的原因中,局部肿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留置针脱出、留置针堵塞和静脉炎。结论:儿科浅静脉留置针应选择合适血管、妥善固定、适当约束使用留置针的肢体、输入高渗性药物时加强管理、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例患儿使用情况的观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如患儿的年龄、患儿静脉具体情况和患儿每次的输液量,进行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由于患儿的年龄情况在护理时要格外严谨。本实验将针对患儿静脉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穿刺的静脉,选取合适的留置针,选择适当的进针方法。结果:在40例患儿中有有2例患儿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其余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情况均良好。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可以减少对血管穿刺的次数,减小了对患儿的血管刺激性,减少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并且针头不会轻易的脱离血管,对于年龄特别小的患儿能随时对其进行输液治疗,减少患儿对输液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