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有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单纯的皮瓣修复术;给予观察组在单纯皮瓣修复术的基础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肉芽组织覆盖创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肉芽组织覆盖创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并分享严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锦州市中心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均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5.2±6.7)岁。上肢软组织缺损9例,下肢软组织缺损26例,足部软组织缺损5例;感染时间5~16 d;创面面积8~22 cm2,平均(15.1±4.2)cm2。骨折固定、坏死组织清除后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92.5%。治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配合优质护理治疗骨科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治愈率高、痛苦少、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采用负压引流技术对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4例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2例。在切开减压手术基础上分别采用常规换药方式和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的肌酸激酶水平降低幅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手术期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植皮手术者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负压引流技术对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在切开减压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换药和封闭负压引流处理。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机体内的肌酸激酶水平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植皮手术几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患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付士平  孙平  高田田 《中国医药》2011,6(2):204-205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处理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使用VSD治疗的29例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VSD组)的资料,并与2008年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38例患者(常规治疗组)相比较.结果 对新鲜创面的患者,VSD疗效优秀13例,良好1例,平均愈合时间18.3 d;常规治疗组优秀7例,良好13例,平均愈合时间30.4 d;2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SD组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感染创面的患者,VSD优秀5例,良好8例,平均愈合时间23.1 d;常规治疗优秀1例,良好7例,平均愈合时间45.3 d;2组优秀率及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是有效的方法,且此方法较常规治疗方法能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也可使缺损软组织更快,更好地愈合.  相似文献   

6.
郑炎  杨维全  张超 《江西医药》2012,47(6):504-506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对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慢性创面36例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个月.结果 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至创面修复完整时间较创面换药治疗缩短,可以保持有效引流6-8d,能有效地减少创面愈合时间.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明显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下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皮瓣移植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下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应用皮瓣移植术治疗,实验组应用皮瓣移植术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皮瓣移植愈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下肢皮肤及软组织修复中应用皮瓣移植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皮瓣移植愈合率,还能够减少感染情况,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对2010年以来收治的5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7~10 d后去除敷料进行二期植皮。结果54例患者经采用VSD治疗植皮全部成活。结论 VSD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抑制细菌分裂增殖,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下肢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 vs.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好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所致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7%vs.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有助于下肢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t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8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采用VSD加游离皮片植皮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8例中有15例使用一次VSD治疗+游离植皮,均一次全部成活;2例行两次VSD治疗+植皮覆盖创面,成活良好;1例行3次VSD治疗+植皮覆盖,皮片成活良好.所有患者的不同复杂创面均达到治愈,治疗时间最短9 d,最长43 d,平均21 d.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植皮术处理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创面,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加重,促进植皮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移植皮片存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骨科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实施VSD治疗及对症护理。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骨科软组织损伤临床治疗中应用VSD治疗,并实施对症护理措施,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诊损伤感染创面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急诊损伤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表明,对急诊损伤感染创面患者实施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并引进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药物的更换次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经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换药痛苦,为进一步的组织瓣移植或游离植皮提供良好的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方法治疗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9月在本科住院治疗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7例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引流,B组24例采用传统单腔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最高体温、引流液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痊愈时间。结果 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引流液量少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发生肠瘘应立即采用自制双套管及持续低负压冲洗,较传统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43例:16例(A组)采用低旋转点皮瓣,轴点在外踝尖上1~3 cm处;27例(B组)采用轴点在外踝尖上5~7 cm。术后5 d,评估两组皮瓣成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皮瓣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2例,有水泡或淤血3例;B组皮瓣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3例,有水泡或淤血4例。两组疗效相仿(P>0.05)。结论两种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间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面积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454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面积分别为9、9、12、16 cm2,其中胫腓骨远端骨折3例,胫腓骨近端骨折1例。除外严重感染和骨髓炎及血供障碍者,接受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每周更换一次,直至新鲜肉芽覆盖钢板及创面。结果经平均3周(分别为2、2、3、5周)治疗,所有患者创面及钢板均被新鲜肉芽填充,没有感染患者。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用于小面积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患者,具有治疗简单,避免多次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林伟康  邓江华  潘学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44-444,446
目的探讨使用持续低负压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受试对象为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实验组给予持续低负压气胸闭式引流装置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切口疼痛、肩部疼痛、胸膜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持续低负压气胸闭式引流装置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植皮联合负压引流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两点辨别觉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在手外科皮肤损伤患者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为其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手外科接受治疗的78例皮肤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全面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外科皮肤损伤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行全面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