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的文化形态与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季夏 《医学与社会》2004,17(5):30-31,34
医学的发展有它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纵观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医学在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发展的历史。而文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有它不同的发展形态,传统中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以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区别于西医。但当近代西方文明及医学传人中国后,传统中医作为自然科学在克服疾病上的局限性便显现出来,中医便受到国人的怀疑甚至于否定。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与中西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使用英语,当然应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但是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特有的、民族的东西需要表达。由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大量的汉语借词(chinese loan words)进入英语,成为规范英语的一部分。不同时期特别是近代,中西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诸多领域中相互影响,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汉语词汇大量涌入英语中,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都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们在中西方交流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中西文化交流可分为不同的阶段,英语在这些阶段中都从汉语中借用了许多词,就总体而言,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由音译词、音义兼借词和译借词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过程中 ,发现在英汉句子互译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笔 ,找不出头绪 ,即使翻译出来了 ,很多句子也是汉语式 ,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为此 ,本文试图从分析英汉句子的差异来培养英语学习者英汉句法形式差异的意识 ,提高英汉互译的能力。1 英汉句法的特点———形合与意合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和思维方式都属于文化范畴 ,但又受民族文化和哲学观念的影响。东西方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哲学观念、宗教信仰和认知心理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思维的语言形式。西方人重科学 ,重理性 ,重逻辑 ,重形式 ,以分析性思维为…  相似文献   

4.
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岭南建筑风格在西方建筑文化冲击下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对岭南建筑风格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城市住区中难以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背景知识是跨文化交际中必备的重要工具。交际者所操的不同语言,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既记录和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倾向、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生态环境等,又在特定的文化领域中不断使用,往往会获得附加在理性意义上的不同文化感情意义,赋予本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它们在交际双方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交际中会出现差异误解或冲突性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把握这些差异、障碍,以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 中西价值观的不同导致语言文化领域,特别是隐喻的多样化,也就是两个喻体概念之间,即索绪尔语言系统中的所指之间,在中西方文化中截然不同。以狗为例,汉语中用“狗”这个词表示贬义,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狗”、“狗东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而在英文语言中  相似文献   

7.
心身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它在我国起步虽晚,但目前方兴未艾。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社会、心理、生理学模式,心身医学在疾病的防治中越来越重要。当今世界,是高科技时代,经济腾飞、社会变革加速、生活节奏加快、社交频繁,加之伴随着国门的打开,国人一方面接受本民族文化熏陶,另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接受信息量大,处在新旧交替、压力日增的时期,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8.
对体育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现从西方体育在体育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入手,分析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在文化内涵上的异同,从文化的角度对中西方体育进行深层对比,从而提出必须在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寻找“和合”的结合点以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一体化等4方面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油画作为异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传播与移植在与东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的同时 ,也开始经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整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和整体地被评价的 ,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其原有的价值或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油画如果脱离了中国文化情境和民族审美心理 ,就只能永远步西方油画之后尘。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地位 ,深入研究与了解东西方艺术的本质特性 ,建立具有民族审美心理的美学思想体系 ,是中国油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语言是为了交流思想,为了交往,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交流就需要一座“桥梁”。这就是翻译。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在翻译“信,达,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实例为依托,结合中西方文化相互转换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结果本文阐述了翻译中忠实,通顺的重要性,并指出翻译的实质是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的转化。结论语言,语境与文化息息相关。成功的译文是中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只有将文化与翻译融为一体,才能实现语言的真正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医学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中形成各自的优势,亦存在相应的缺陷?优势互补,推陈出新,融合东西方医学现有体系创设二十一世纪新医学体系,为人类造福,为健康服务,是东西方医学家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将从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做一些对比和探讨。1白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摒弃和厌恶观。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  相似文献   

13.
回族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的一部分,是在人类历史上东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金元时期医学文化领域学术活跃,百家争鸣。元朝继续奉行南宋时的海外贸易政策,推行少数民族医药共存的方针,如此则为阿拉伯医药的广泛深入传播与兴盛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化共存。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两种文化的人民交际方式的种种不同。本文旨在研究中西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而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儒家学说与当代医院文化严连生颜景文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沿袭中,儒家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和主体,其习惯势力在以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各种文化门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弘扬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和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事实上,全球化并不是中性的。政治上,全球化无疑就是西方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如果误入西方化的陷阱,将会威胁民族文化的安全,削弱民族国家意识,并且遭遇“文明的冲突”。中国化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必由之路,凶为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性使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爱国主义的内在需要。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中国化的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以中华民族美德感染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同文化活动充实学生。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散论     
中国艺术是人类最高智慧和创造精神的结晶 ,在世界文化史上理应占有重要地位。要从根本上改变所谓的“西方中心论” ,提高人们对中国艺术的认识水平 ,必须加大艺术教育改革力度。这当中 ,西方现代文化也为我们认识本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18.
建筑审美     
建筑审美随处可见,几乎是日常生活的一个方面,因为人们一生下来就处于人造环境中,建筑与生活分不开。一个建筑呈示在人们面前,往往有两种可能:一是人们对它既无动于衷;二是它吸引人,使人的日常意识中断,产生建筑审美注意。在我的四十年非建筑专业的设计生涯中,能欣赏到的建筑艺术作品毕竟不多,而为自己真正理解并产生共鸣的更不多见。建筑审美首先是作品本身能使人产生良好的印象,其次“导向”也非常重要。不少设计部门(当然不是全部)对建筑不大开展审美活动,建筑艺术水平就很难提高。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建筑艺术创作岌岌可危。一度作为技术管理部门的主管,未能就此作出应有的努力,也许是鞭长莫及吧,作为我个人已是昨日黄花,成了无法弥补的憾事!在清理陈年旧籍中有一些笔记,其中有一篇勉强算是建筑审美的习作吧,就老着脸皮拿出来求教建筑同好,也算是对呼吁开展建筑审美活动的一片拳拳之心吧!  相似文献   

19.
满族发展的历史也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由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的形成道路。作为祖国众多民族的一个分支,满族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汉文化的影响。满族文化在经历了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的漫长岁月之后,与历史的动荡相呼应,发生了巨大的演化与变异。早经汉化浸润的满族文化在清代后期随着帝国王朝的日趋崩溃,以及西方文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使得满族文化呈现出空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折射。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思维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