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TEE)在行二尖辩球囊扩职术(PBMV)前对左房小血栓及浓云雾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拟行PBMV的二尖辩中重度狭窄的患者30例,进行经胸及食管超声检查。结果 经食管超声对左房浓云雾影及左心耳小血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达100%。结论 二尖辩球囊扩张术前,行经食管超声检查是可靠、必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食道超声(TEE)及经胸超声(TTE)在检测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中的价值。方法对7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进行TEE和TTE检查,比较左心耳血栓的检出情况。结果74例房颤患者中,TTE检出左心耳血栓9例(12.16%),其中假阳性3例;检出左心耳自发显影(SEC)5例(6.76%),其中假阳性2例;TEE检出左心耳血栓24例(32.43%)、左心耳SEC18例(24.32%),两种方法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超声表现:左心耳血栓表现为左心耳内壁异常回声团块附着,为低回声或稍强回声,左心耳SEC表现为左心耳内漩涡状或云雾状回声,提示血栓形成高危状态。结论 TEE对左心耳血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TE,对房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符合经皮二类瓣球囊成形术(PBMV)指征的52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均于48h内行双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BTEE)检查,进行二次筛选,合适的病例在1周内行PBMV术。经TEE证实左心耳血栓9例,而TTE仅发现1例,9例中除1例未行手术外,余8例均行开心手术证实。TTE误诊左心房血栓1例,TTE漏诊而TEE和二尖瓣置换手术证实后叶赘生物1例。除上述10例外,余42例均成功地进行了PBMV术。研究表明,由于对左心耳和左心房血栓的高准确性,TEE作为PBMV术前检查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估测左心耳功能及血栓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维军  刘霞  游树荣  郄占军  王琴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8):472-473,F003
目的 评价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估测左心耳功能及诊断左房血栓的价值。方法 采用TEE对33例伴有或不伴有房颤患者检测左心耳容量及收缩功能,探测左房和左心耳内有无明确血栓征象。并与经胸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TTE)比较。结果 33例患者中左房血栓6例,左心耳血栓6例,排除左房血栓3例。根据左心耳面积测定计算出左心耳射血分数(Efv)与左心耳峰值血流排空速度(Per)相关性良好(r=0.84)。结论 TEE不仅可定性诊断左房血栓,还可测量左心耳射血分数,房颤患者左心耳面积扩大,左心耳射血分数减低,评价左心耳功能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速度成像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5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5名纳入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组织速度成像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常规左心房指标、左心耳前后壁中间段、基底段的峰值速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左心房最大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共检出左心耳内血栓20例,其中血栓位于左心耳入口处6例,左心耳顶部6例,左心耳中部8例。无血栓组和血栓组患者左心耳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患者左心耳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均显著低于无血栓组(P<0.05)。无血栓组和血栓组患者的左心耳最大容积(left atrial appendage maximum volume,LAAV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eft atrial active ejection fraction,LAAEF)、左心耳排空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emptying velocity,LAA-EV)、左心耳血流平均排空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average emptying flow velocity,LAA-AEV)、左心耳血流峰值充盈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filling peak flow velocity,LAA-F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患者的LAAVmax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5),LAAEF、LAA-EV、LAA-AEV、LAA-FV均显著低于无血栓组(P<0.05)。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组织速度成像单项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对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均更高(P<0.05)。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速度成像可全面评估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左心耳功能,在预测左心耳血栓的形成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左房左心耳血栓的作用。方法应用TEE对35例房颤患者进行检查。结果15例有左心耳血栓,7例有左心耳自发造影现象发生,35例患者均有左心耳血流缓慢。结论TEE在诊断左房左心耳血栓及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左房附壁血栓的二尖瓣狭窄患者用药物消融血栓后行球囊扩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5例预备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以华法令2.5 mg/d治疗3周至1年后复查TEE,其中9例施行了PBMV。结果 最后1次TEE检查时6例附壁血栓完全消失,左心房各壁及左心耳内壁表面光滑;1例尚残留小钙化血栓在左心耳底部;1例左心房周边仍存在纤维化的附壁血栓;1例左心耳外侧壁小机化血栓存在。行PBMV术中1例发生脑栓塞现象,8例无任何动脉栓塞症。结论 口服华法令可消除部分病人的左心房附壁血栓并成功施行PBMV。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房颤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同时进行经胸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和经食道超声检查,比较分析左房和左心耳血栓检出情况。结果52例房颤患者经胸超声检出左房血栓4例(7.69%),左心耳血栓3例(5.77%),其中1例假阳性,左心房自发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 SEC)2例(3.85%);经食道超声检出左房血栓8例(15.38%),左心耳血栓9例(17.31%),左心房SEC 8例(15.38%),左心耳SEC 6例(11.54%),两种方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超声图像显示:左心房及左心耳内可见异常回声团块,附着于心房或心耳内壁,形态不规则,不活动,提示为左房或左心耳血栓形成,左房或左心耳内漩涡状或云雾状回声为血流自发显影现象,提示血流高凝状态。结论经食道超声明显提高了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检出率,是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前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左心耳的大小、功能及与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TEE对41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或不伴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左心耳检测,根据左心耳的形态特点,测量出左心耳入口的宽度(d)、左心耳顶部到入口的长度(L),用描记法测出左心耳舒张末期容积(EDV),运用脉冲多普勒测左心耳血流充盈与排空速度,检测左心耳内透声情况及有无血栓。结果41例房颤患者中左心耳血栓7例(17%),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的大小、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左心耳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2±0.19)m/s与(0.32±0.69)m/s,P〈0.01)];随房颤病程变化,左心耳容积变化具有显著差异[(6.5±1.8)m/s与(8.5±1.0)m/s,P〈0.01];房颤伴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间上述指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6.9±2.2)m/s与(7.5±1.2)m/s,P〈0.05]。结论左心耳大小、形态的改变,功能的减低,血流速度的减慢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左心耳大小、形态及功能对帮助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前对左房自发性显影和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拟行射频消融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总结分析左房自发性显影和左心耳血栓检出情况。结果 26例房颤患者TTE发现左房自发性显影2例,占7.7%(2/26),未检出左心耳血栓;TEE发现左心耳自发性显影10例,占38.5%(10/26),左心耳血栓6例,占23.1%(6/26)。超声图像显示:左心耳扩大;左心耳出现异常团块回声,在心耳壁的附着面较宽大,彩色多普勒二尖瓣上少量、中量或大量反流;左房或左心耳可探及漩涡状或云雾状征象为SEC。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明显提高了左房自发性显影和左心耳血栓的检出率,减少了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经胸、食管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耳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采用经胸、食管超声心动图 (TTE ,TEE)技术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耳功能。方法 测定 2 6例健康人和 2 8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耳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左心耳容积变化率和充盈血流速度峰值、排空血流速度峰值 ,并将高血压病患者按左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分为 2组。结果 随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和左心耳渐扩大 ,其容积变化率下降 ,血流频谱形态改变及血流峰速降低 ,经TEE虽然较TTE检查图像清晰 ,但TTE更方便、易行。结论 应用TTE及TEE技术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耳功能可预测高血压病病情 ,判断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对评估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围手术期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0例拟行RFCA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行TEE检查,围手术期予抗凝治疗。以RFCA术后1个月内出现脑卒中的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412例未出现围手术期脑卒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临床资料及TEE检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RFC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多与既往冠心病史[odds ratio(OR)6.0,P=0.03]或脑卒中史(OR 8.2,P=0.02)相关。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比较,TEE检查参数(包括自发性显影、左心耳面积、左心耳排空峰值速度、卵圆孔未闭、房间隔膨胀瘤)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各变量与RFCA围手术期脑卒中无相关性。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RFCA围手术期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TEE检查参数(除外左房血栓)并未提示与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相关。尽管自发性显影、左心耳面积、左心耳排空峰值速度、卵圆孔未闭、房间隔膨胀瘤等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但未增加心心房颤动动患者RFCA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two 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及术中心血管造影(angiocardiography,CAG)3种影像学方法在指导左心耳封堵器型号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31例。所有受试患者均行2D–TEE、RT–3D–TEE及CAG检查,分别测量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最小径及左心耳深度,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以左心耳口锚定区最大径作为依据,选择适当封堵器型号并记录。比较3种方法测量的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与左心耳封堵器型号之间的相关性及3种测量方法与封堵器型号的一致性。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3种方法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开口最大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TEE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显著小于RT–3D–TE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3D–TEE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最大径小于CAG,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法测得的左心耳锚定区开口最小径和左心耳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D–TEE、RT–3D–TEE及CAG 3种方法测得的左心耳最大径与封堵器尺寸大小均呈正相关(r=0.725、0.867、0.921,P<0.001)。采用Bland–Altman分析3种测量方法测得的左心耳口锚定区最大径与封堵器大小之间的一致性显示,RT–3D–TEE及CAG两种方法测量值的平均差值更小、一致性界限更窄。结论 RT–3D–TEE及CAG在左心耳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牛铭  陈晓峰  孙运峰  李华 《中外医疗》2012,31(27):33-34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RT-3D TEE监测的5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单纯性二尖瓣狭窄18例,单纯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例,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22例。结果 52例行瓣置换术患者中3例于术前发现左心耳血栓,术中行左心耳血栓清除术。2例于心脏复跳后发现较大瓣周漏,即刻对瓣周漏进行修补。结论术中RT-3D TEE监测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二次开胸率,对二尖瓣置换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19-122+封三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心外科手术并行术中TEE监测的143例患者,比较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与TTE联合TEE的诊断符合率,总结术前TEE的补充诊断及对术式的影响,总结术后即刻TEE检查的异常结果及外科处理。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术前TTE检查,完全符合率为86.71%,TTE联合TEE诊断后,完全符合率提高到9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EE检查补充诊断16例,包括瓣膜赘生物4例,卵圆孔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膨胀瘤+卵圆孔未闭1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1例,左心耳血栓+二尖瓣机械瓣瓣架血栓1例,二尖瓣生物瓣瓣周漏1例,左心耳血栓1例,左房多发肿瘤1例,其中8例改变手术方案;术后即刻TEE评估手术效果,11例再次进行外科干预处理。结论术中TEE既能在术前补充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影响手术方案的决策,又能在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异常并指导外科补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前,应用64层螺旋CT检测患者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需行房扑、房速、房颤射频消融术或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患者204例,术前常规行左房及肺静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有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未提示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经食道超声检查(TEE).结果 204例患者中,64层螺旋CT检查显示左心耳血栓形成者32例,未见血栓征象者172例,TEE检查显示左心耳血栓形成者26例,无血栓征象者178例,CT显示的32例血栓中,22例经TEE证实,10例TEE显示为自发超声显影(SEC).CT显示的未见血栓征象者172例中,168例经TEE证实,另4例TEE显示为血栓形成.64层螺旋CT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84.6%,特异性94.4%,阳性预测值68.8%,阴性预测值97.7%,准确度93.1%.结论 64层螺旋CT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患者左心耳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未来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检测左心耳血栓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EE检测非瓣膜性房颤左心耳的大小及功能与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TEE对41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有或不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左心耳检测,根据左心耳的形态特点,测量出左心耳入口的宽度、左心耳顶部到入口的长度,同样用描记法测出左心耳舒张末容积,运用脉冲多普勒测出左心耳血流充盈与排空速度,检测左心耳内透声情况及有无血栓。结果41例房颤患者中左心耳血栓7例,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的大小、容积无显著性差异,而左心耳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差异具有显著性;随房颤病程变化,左心耳容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伴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上述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心耳大小、形态的改变,功能的减低,血流速度的减慢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左心耳大小、形态及功能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以及指导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定量评价广西壮族人群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结构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崇左市人民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180例广西壮族人群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均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心脏CTA检查,以TEE为标准,统计CTA诊断左心耳血栓价值,分析CTA与TEE评价左心耳空间形态的一致性。根据TEE左心耳是否有血栓分为血栓组(80例)、无血栓组(10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开口长径、开口短径、开口周长、左心房容积、左心耳容积、左上肺静脉口长径、左心耳空间形态,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CTA检查共检出左心耳血栓77例,诊断敏感度为92.50%(74/80),特异度为97.00%(97/100);CTA评价左心耳空间形态与TEE的一致性为98.89%(178/180),Kappa值为0.983(95%CI:0.891~1.075)(P<0.05);血栓组开口短径、开口长径、开口周长、左心耳容积、左心房容积、左上肺静脉口长径大于无血栓组,左心耳空间形态与无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自发显影(SEC)与左心耳功能状态、心房纤颤及血栓形成的关系,作者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测量了117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径(LAD)、二尖瓣口面积(MVA)、左心耳最大面积(LAA-are)、最大充盈速度(LAA-Vpf)和最大排空速度(LAA-Vpe),并观察了左心房和左心耳血栓及SEC程度。结果:该117例患者中,窦性心律57例,房颤60例;无血栓者98  相似文献   

20.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的TE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M-TEE),对30例健康人和30例非瓣病房颤患者(NVAF)心底短轴切面测量了左心耳最大直径,同一心动周期内左心耳最大及最小面积及左心耳最大空速度,产将NVAF患者按照自发显影及血栓的有无分为2组。发现NVAF组左心耳增大,收缩力及血流速度均减低,且这种变化在有血栓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