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除肾脏本身病变外,高血压与糖尿病等心血管系统高危因素是导致MAU的主要原因。在出现明显靶器官损害之前,许多心血管高危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即已轻度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AU的存在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踝臂指数(ABI),探讨MAU与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和MAU在正确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的价值。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根据有无MAU分为MAU组和无MAU组。其中MAU组193例,男117例,女76例,平均年龄为(63.0±2.8)岁;无MAU组157例,男90例,女67例,平均年龄为(62.3±2.4)岁。结果 MAU组患者病程较无MAU组患者长,脉压明显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肌酐高于无MAU组(P0.05);MAU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无MAU组患者,ABI低于无MAU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BI与hs-CRP呈负相关(r=-0.678,P0.05);病程、ABI、脉压、hs-CRP和肌酐是高血压合并MAU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AU与ABI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MAU、ABI的筛查有助于临床对无症状但存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可以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更为无创、简便而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密切相关,监测MAU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脏损害,为心血管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与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为了增进广大医生对MAU检测与干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以及《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本文即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的检出率较高。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MAU的发生不仅反应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而且也是全身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MAU是心血管疾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高血压心血管病的早期标志。有效控制血压,早期干预MAU,能够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临床上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MAU的筛查及处理。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杂志》2008,16(2):139
尿微量白蛋白(MAU)是肾脏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心率增加与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评估高血压病人MAU的国际研究(I-SEARCH)对21050名合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其中18900例窦性心律的高血压病人进入最后的研究,分析心率增快与MAU发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及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为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15例高血压患者,监测其24 h动态血压并检测生化指标、MAU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AASI≥中位数(0.57)组患者的年龄、尿肌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AASI、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指数、MAU、踝动脉收缩压(ankl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ASBP)、踝动脉舒张压(ankl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ADBP)等指标明显高于AASI中位数(0.57)组(P0.05)。MAU阳性组AASI水平明显高于MAU阴性组,非构型血压组AASI水平明显高于构型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SI、颈动脉指数均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呈正相关关系(r=0.5400,r=0.4254;P0.0001)。年龄、MAU阳性、AASI中位数(0.57)、饮酒史是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引起非构型血压的危险度分别升高3.226、2.202、1.998、1.785倍。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进行AASI评估,有助于了解其血压昼夜节律现象和肾功能损伤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尽早了解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预防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变化对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影响,探讨PWV与MAU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65例,采用动脉硬化PWV检测仪检测颈-股动脉PWV(C-FPWV)及颈-桡动脉PWV(C-RPWV),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24 h MAU含量。根据MAU检测结果,分为MAU阴性组(阴性组)11 6例和MAU阳性组(阳性组)149例,比较2组患者C FPWV、C RPWV及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分析PWV与MAU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患者C-FPWV及C-RPWV明显增高(P<0.01);总体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外周血管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P<0.01);在控制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以及心率的情况下,MAU阳性的危险性及人数明显增加;C-FPWV、C-RPWV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5,P=0.001;r=0.763,P=0.01 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收缩压、脉压的基础上,C-FPWV、C-RPWV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独立相关(P=0.015,P=0.023)。结论 PWV增高可明显增加MAU的危险性,C-FPWV、C-RPWV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凝血纤溶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尿常规蛋白阴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及健康对照者18例,分别进行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分为MAU组27例和NMAU(正常MAU)组31例,MAU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及凝血纤溶指标中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定量与对照组及NMAU组比较显著性增高(P<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定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613,P<0.01;r=0.842,P<0.01),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定量亦呈显著性相关(r=0.694,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定量与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提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时期即存在凝血纤溶指标变化,早期干预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心帆管疾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53例老年患者,按其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NAU)组21例(尿白蛋白〈30mg,L)、MAU组32例(尿白蛋白30-300mg/L),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因素。结果与NAU组相比,MAU组患者具有高血压,高体重指数(BMI)、高血糖(Bs)、高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冠状动脉造影(CAG)多支血管及弥漫性病变多,血管狭窄程度重,左室射血分数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结论MAU不仅是老年人肾脏损伤的标志,也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指的是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临床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尿白蛋白水平。本文通过对MAU与糖尿病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MAU不仅可以对糖尿病肾病加以预测,而且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监测MAU,当MAU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的发生率或者延缓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微量白蛋白尿(MAU)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标志,与心血管病不良事件相关,其患病率及预后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具有重要影响。受研究人群临床特点(年龄、性别、种族、区域等)异质性影响,高血压人群MAU检出率约6%~58%~([1])。Palatini等~([2])发现1041例未经治疗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MAU患病率为6%;LIFE研究~([3])发现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MAU检出率为26%。此外,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及AAS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或AASI≥0.55分为两组,比较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的差异,以及与AAS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比较,在AASI≥0.55组中,其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显著高于AASI<0.55组(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IMT(r=0.560,P<0.001)、颈动脉斑块指数(r=0.591,P<0.001)、MAU(r=0.538,P<0.001);控制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肌酐水平、eGFR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AASI仍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均与AASI独立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60、0.252、0.337,P<0.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呈显著正相关,AASI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CAVI检测,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分析CAVI与MAU、β2-MG及NAG的相关性。结果:CAVI升高患者尿MAU、β2-MG及NAG均显著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VI与尿MAU、β2-MG及NAG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81、0.912、0.853,均P<0.05)。结论: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微量白蛋白尿(MAU)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治的79例高血压LVH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非LVH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Gal-3及MAU水平,并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LVH的因素。结果研究组Gal-3和MA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程≥5年、高血压控制未达标、Gal-3≥16.27 ng/mL与MAU≥28.75 mg/g是高血压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表明,Gal-3和MAU的AUC分别为0.803和0.825。结论高血压病程≥5年、高血压控制未达标、Gal-3≥16.27 ng/mL与MAU≥28.75 mg/g是高血压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Gal-3、MAU对防治高血压LVH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但MAU与AASI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AU与血压昼夜节律、AASI等动态血压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无糖尿病和其他致MAU阳性因素的高血压患者400例,其中MAU阳性患者(MAU组)98例,随机抽取302例MAU阴性患者中30例为对照组(NMAU组),分别测定其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MAU测定,计算AASI和昼夜节律,进一步在MAU组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AU阳性率为24.5%(98/400)。MAU组患者高血压病程、总肌酐、夜间脉压、AASI水平显著高于NMAU组(P<0.05)。MAU组中77例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改变,占78.6%,明显高于NMAU组的60.0%(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MAU与AAS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β=0.75,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MAU阳性与动态血压脉压增加、昼夜节律改变、AASI值增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晨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及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UCR)、肾功能、血糖及血脂检测。根据UACR(MAU与UCR的比值)分为2组:UACR在30~300 mg/g为MAU阳性组,UACR30 mg/g为MAU阴性组。结果:(1)MAU检出率为28.4%;(2)2组患者在24hBPV、白昼B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U与BPV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U与24h夜间收缩压变异(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白昼SBPV高度正相关(r=0.784,P0.001;r=0.739,P0.001),与24h舒张压变异(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DBPV)、白昼DBPV中度正相关(r=0.523,P0.001;r=0.528,P0.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校正其他危险因素时,24hSBPV可以预测MAU的发生(OR=3.461,P0.05),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24hSBPV仍可以预测MAU的发生(OR=14.817,P0.05)。结论:(1)高血压人群中MAU检出率高,在肾功能异常前出现,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2)高血压患者BPV尤其是24hSBPV与MAU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从社区体检中心筛查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进行血生化指标及尿蛋白与肌酐比值的测定,根据检查结果分为MAU阳性组(n=141)及MAU阴性组(n=389).结果 MAU阳性组年龄较大,男性及吸烟比例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与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冠心病PCI病人128例,术前检测病人MAU,设定MAU水平30~300 mg/L为MAU阳性。观察MAU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比较术后随访1年病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病人MAU(20.15±9.53)mg/L,双支病变病人MAU(40.76±18.42)mg/L,三支病变病人MAU(57.49±23.52)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病人中,MAU阳性56例,MAU阴性72例,术后12个月内MAU阳性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6.4%,MAU阴性组为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MAU冠心病病人行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行PCI术前检测MAU水平可预测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C)及尿微量白蛋白(MAU)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血清Cyst-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尿MAU采用速率透射比浊法测定,分别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yst-C及MAU水平.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t-C及尿MAU含量均比健康对照组增高,且与高血压程度关系密切,高血压程度越高, Cyst-C及MAU含量越高.原发性高血压组Cyst-C及MAU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特别是当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轻度受损时,Cyst-C及MAU升高比血肌酐升高更敏感.结论 血清Cyst-C及MAU是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对心房颤动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的影响及原因。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根据其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两组: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记录患者的基线治疗,检测心脏超声、踝臂指数(ABI)等指标。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用COX回归分析识别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47例房颤患者,高血压组463例,无高血压组384例。2年随访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共发生138例(16.3%),其中高血压组发生率为19.0%(88/463),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13.0%(50/384),经COX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基线收缩压水平、左心房内径(LAD)、ABI是房颤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与高血压导致房颤患者LAD增大、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