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和诊疗方法,阐述分析惊厥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对125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本院高热惊厥患儿125例,其中男82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1.91:1。6个月~3岁者79例占63.2%,有3例转为癫痫占2.4%。结论高热惊厥多发于6个月~3岁,男孩较多,多为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发热发生,其复发与高热惊厥类型、家族史有关。加强对高热惊厥的认识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小儿高热惊厥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涛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98-99
高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在6个月~3岁,绝大多数预后良好,若抢救处理不当可导致脑损伤,出现癫痫,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对我院住院的FC100例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通过对脑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小儿FC对其脑功能的影响以及FC时脑电图的表现与小儿年龄、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时体温、复发次数、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规范治疗研究预后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因、发热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6个月~5岁,男多于女,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全组高热惊厥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5~15d。又复发史者28例,占42.65%。长期随访19例复发或严重病例,2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小儿在高热时(39℃以上),易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小儿高热患者要及早预防惊厥的发生,一旦发生惊厥,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小儿FC的最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有效降温是防治FC复发的关键.结论 FC反复发作易发展为癫痫,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方法、复发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56例首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月至4年.复发者有10例,其中有1例发展为癫痫,发生率为1.78%,发展为癫痫1例惊厥时间过长、发作次数多、复发次数多.结论 小儿在高热时,易引起抽搐.患儿发热时应及时治疗措施,预防和避免惊厥发生,一旦小儿发热,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和控制温度,最好到医院就诊,预防惊厥的出现,即使出现惊厥也能及早得到控制.一旦发生惊厥,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早控制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急诊惊厥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499例以惊厥为主诉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惊厥病因前三位为高热惊厥(76.95%),颅内感染(11.42%)和癫痫(7.62%).从年龄构成上来看,新生儿9例(1.80%),<1岁75例(15.03%),1~3岁242例(48.50%),>3~6岁135例(27.05%),>6岁38例(7.62%).发病季节1~3月109例(21.84%),4~6月118例(23.65%),7~8月143例(28.66%),9~12月129例(25.85%).农村患儿287例(57.52%),城市患儿212例(42.48%),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热、颅内感染及癫痫是儿科最常见的三大急诊惊厥病因,尽早诊断及积极治疗有利于疾病良性转归,防止惊厥导致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是指经过检查其发热为因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所引起的抽搐.在0-7岁小儿中其发生率约为3-4%,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形成脑损伤,与癫痫密切相关,智力减低,学习和行为障碍可成为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有关FC的病因、分型、遗传倾向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新的进展,但对复杂性FC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问题,国内外尚有分歧.本文对326例FC的预后临床分析,对复杂生FC的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常见病因,为儿科临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g-1月儿科急诊留观和住院256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惊厥患儿中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最常见,其中新生儿期惊厥病因多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4例(57.1%)],婴幼儿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90例(84.9%)],同时需注意癫痫、颅内感染,4~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为主[52例(81.3%)],〉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则以癫痫为主[12例(60.0%)]。结论儿童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如何快速判断病因是指导正确有效治疗、尽快控制惊厥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影响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240例首次FC患儿出院后进行随访,将复发FC的5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无复发的18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惊厥类型、脑电图、贫血、血钠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FC中复发率为24.17%;复发1~7次,平均(1.9±1.1)次;6例转为癫痫(10.34%);引起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男性、首次发作年龄小、体温低、复杂型惊厥、脑电图异常、贫血、血钠浓度低。结论FC复发率较高,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少数可转为癫痫,对生存质量及预后有不良影响,对具有上述复发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处理发热和惊厥的自我管理,发作频繁应按癫痢药物治疗原则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岭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150-15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转归,总结此病防治经验。方法对12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发病季节、体温高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4.5d。长期随访52例,5例转化为癫痫。结论提高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高热惊厥(F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首次FC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是否出现复发进行分组(复发组21例,未复发组69例),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FC复发组初发年龄≤1岁、初发体温/〉38.5℃、有惊厥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90例患儿随访,其中有2例转为无热惊厥,复发率为2.2%,最后诊断为癫痫,90例FC患儿智力发育良好。结论对FC患儿初发年龄、初发体温、FC类型和惊厥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治疗FC患儿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梅  刘雪楠 《淮海医药》2003,21(6):481-481
高热惊厥 (fiebrileconvulsions,FC)、癫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发病率分别 2 %~ 8%与 3.3‰~ 5 .8‰。智力低下 (mentalretardation ,MR)是儿童期患病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残疾。FC与癫痫及MR的关系已有过报道 ,但大多为临床总结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不多 ,我们对  相似文献   

13.
高热惊厥(FC)是儿科最常见急症,其发病率4 % ,约1/3患儿有复发,1/10患儿有3次以上复发,严重的FC可引起癫痫,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预防其复发是十分必要。从1998年开始使用地西泮(DZP)片剂对96例FC患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病例选择:1998年1月~2002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高热惊厥患儿进行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96例患儿,男54例,女42例全部除外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居住本县城区或郊区儿童,均在本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年龄6个月~6岁,对照组128例男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临床诊治体会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诊治的70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FC患儿平均(4.01±1.05)岁,有FC家族史的38例,有癫痫家族史的9例;首次发作的49例。惊厥持续时间(6.78±1.45)min。单纯型FC 58例,复杂型FC 12例。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温、防止脑水肿、应用止惊药、治疗原发病等全部缓解。随访(19.58±9.90)个月,复发率为35.71%,30例中复发1次56.67%,复发2次26.67%,复发3次及以上16.67%。预后良好66例(94.29%),4例预后差(5.71%),其中有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均为初发年龄>4岁,有癫痫家族史,复杂型FC患儿,复发2~9次,平均(4.54±2.12)次。结论小儿FC临床比较常见,部分复发发作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应该通过做好FC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预防性使用抗抽搐药以减少FC再发。  相似文献   

15.
苏博 《哈尔滨医药》2013,(6):432-433
目的 探讨儿科急诊惊厥患儿的常见病因,为儿科急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264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264例患儿中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最常见,其中新生儿惊厥多为颅内出血4例(66.7%),婴幼儿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166例(83.4%)为主,同时需注意癫痫21例(10.5%)、颅内感染7例(3.5%),3-6岁学龄前儿童惊厥仍以热性惊厥为主34例(83.0%),〉6岁儿童惊厥病因则以癫痫为主11例(61.1%).结论 儿童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诊,如何快速的判断病因,是指导正确有效地治疗、尽快控制惊厥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住院的82例小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惊厥病因以高热惊厥最多见35例(42.68%),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0例(24.39%),癫痫18例(21.95%),低钙惊厥9例(10.98%)。经系统治疗及病因治疗后治愈74例,好转6例,死亡2例,病死率2.44%。结论小儿惊厥是儿科急症,迅速止惊,积极病因治疗对小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80-2982
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惊厥发作时可造成患儿大脑暂时性缺血、缺氧,如惊厥反复多次发作,持续时间长,可引起大脑局部的损害而致癫痫。  相似文献   

18.
郭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404-405
目的通过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的分析,以期找到良好预后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临床资料,从发病年龄、病因以及发热程度、症状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0.5~5岁的幼儿多发小儿高热惊厥病症,且男性多于女性,呼吸道感染为此病症的主要发病原因。58例患儿在我院治疗期间,通过规范治疗和有效护理,患儿在5-15d后均康复出院,其中有复发史者24例,占41.38%,并对其中16例有复发史或病情严重者进行长期随访,其中1例病情转为癫痫。结论小儿出现高热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因为小儿在高热39℃以上时,会引发抽搐,为避免惊厥情况出现,在幼儿出现高热情况时,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诊治,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9.
林加斌  项跃林  朱凯 《安徽医药》2007,11(6):537-538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本科收治的75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首发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发病季节、伴随疾病、脑电图改变、治疗及转归等进行随访观察及研究.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病多见于6月龄~3岁,以7~9月发病率最高,62.7%的患儿发作一次,复发率为37.3%,FC的复发与首次发作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和FC分型、脑电图表现以及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有遗传倾向性,伴有危险因素者易复发且易转为癫痫,对首次发作患儿应进行危险因素评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0.
尹桂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57-158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复发5例,均为有家族惊厥史的患儿,无1例患儿演变为癫痫。结论发生高热的小儿应注意预防发生惊厥,若发生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