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在血液换出稀释状态下,观察实验动物的脑及其它部分脏器的形态学改变,了解有无水肿及组织、细胞损伤的发生,为血液稀释疗法的安全性提供形态学依据,为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和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根据。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分组: 1.血液换出稀释组(简称血稀组):杂种狗13只,雌雄兼有,在全麻下,从一侧股静脉输稀释液,另一侧股动脉放血。在维持正常血容量的情况下,放血与稀释快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急性血液稀释法自家输血后病人血红蛋白的恢复情况。在其他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采血量多,术后血红蛋白恢复快。与完全用库血补充术中出血量的病人相比,自家输血病人虽平均每例少用库血约750毫升,而术后血红蛋白恢复速度无差别。总之,急性血液稀释法自家输血是一种安全的、能有效节省库血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液稀释疗法的观察与护理宁夏银川市第二医院(750011)樊桂芳史萍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750001)李凤玉我院神经内科自1996年~1997年,对临床与证实为脑梗塞等52位病人用血液稀释疗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关健是在血稀疗法中要加强观察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下 (ANH)肝癌切除术对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 :成年肝癌切除术患者 10 4例。 组 (血液稀释组 ) 5 2例 , 组 (非血液稀释组 ) 5 2例。 组全麻后采血行中度 ANH,手术结束前回输自身血。 组按常规处理。于术前、ANH后 ( 组 )、术中 (输血前 )、术后即日 ( 组回输自身血后 )、术后 1d、 7d测定 Hb和 Hct变化 ;于术前、术后 1d和 7d抽血检查血浆蛋总蛋白 (TP)、白蛋白 (AL B)、球蛋白 (GL O)、谷丙转氨酶 (AL T)和谷草转氨酶(AST)变化 ,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Hb、Hct 组血液稀释后均显著降低 (P <0 .0 1)。术中 组病人 Hb、 Hct亦显著降低 (P <0 .0 1) ,术后即日、第 1d、第 7d两组 Hb、 Hct均回升至正常范围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TP、 AL B、GL O术后第 1d两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1) ,术后第 7d有所回升 ,但仍低于术前值 (P <0 .0 1)。AL T、AST术后第 1d显著升高 (P <0 .0 1) ,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7d显著回落但仍高于术前值 (P <0 .0 1)。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中度等容血液稀释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 Hb、Hct、TP、 AL B、GL O虽低于术前水平 ,但仍在生理范围  相似文献   

5.
血液稀释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虽尚有待深入研究,但已显示出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血液流变学对于评定疾病的临床症状,病情和病变的发展程度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医用价值。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常见病之一。我们通过一年来对98例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浓度高的血液稀释疗效观察如下:1资料:98例患者中:显著疗效11例,占总数的11%;有效疗效84例,占总数的86%;无效疗效3例,占总数的3%。2讨论:血液稀释疗法是目前治疗由于血液流变学中血液浓度增高的脑梗塞的一…  相似文献   

6.
王燕 《桂林医学杂志》1996,12(3):385-387
观察392例憬脑血管病等容血液稀释治疗前后之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心脑血管 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红细胞电脉时间延长。等容血液稀释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血液稀释治疗银屑病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观察何兴夏1李济育2我科用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31例,取得较好疗效,治疗前后进行了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经临床及病理检...  相似文献   

8.
9.
阐述了炉子最优控制中确定目标函数的困难,在于炉膛换热在模型中被充分简化,从而使真实目标与保留参量脱耦,提出以炉膛和被加热金属两部分的简化能量平衡式构成目标函数,并以变分法导出可求目标极值的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0.
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急症,目前尚缺乏有效药物。我们的实验研究证明血液稀释(HD)可预防氯气中毒性肺水肿,治疗方面仅有Bishop用HD治疗油酸性肺损伤未见明显疗效。本实验用兔制造肾上腺素肺水肿,观察H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先放动物或术前采病人一定量的血液(包括急性出血),同时输入平衡液(我院配方:5%葡萄糖盐水500ml 11.2%乳酸钠25ml 5%氯化钙2.5ml 10%氯化钾1.5ml),使血液稀释并保持正常(或稍高)的血容量,控制红细胞压积在25~30%之间,机体可以代偿。我院于1977年10月进行6次动物实验,11月应用于临床各科大手术及抢救出血性休克患者共77例,效果良好,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所谓手术时控制性血液稀释就是在手术前20~30分钟,采集病人一部分血液保存起来,同时输入血浆代用品及平衡盐液(平衡盐液配制:①葡萄糖粉500克,氯化钠85克,氯化钙2.5克,氯化钾3克,加注射用水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急性血液稀释对血液生理的影响。方法 24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AT)和血液稀释组(HD)。全麻下,AT组采血396-639ml,并输等量6%羟乙基淀粉(HES)注射液,HD组先输入HES 500ml后手术。监测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循环生理指标,检验术前(T1)、血液稀释后输自体血前(T2)及术后1日(T3)的Hb、RBC、Hct、Plt、WBC。结果 AT组T2的HB、RBC、Hct值明显低于HD组(P<0.05),而T3明显高于HD组(P<0.05)。结论 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更有效地减少血液流失,保存红细胞。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根治术中稀释式自体输血与血液稀释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  黄宁  林鹰 《黑龙江医学》2002,26(5):337-338
目的 观察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急性血液稀释对血液生理的影响。方法  2 4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 (AT)和血液稀释组 (HD)。全麻下 ,AT组采血 396~ 6 39ml,并输等量 6 %羟乙基淀粉 (HES)注射液 ;HD组先输入HES 5 0 0ml后手术。监测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循环生理指标 ,检验术前 (T1)、血液稀释后输自体血前 (T2 )、及术后 1d(T3)的Hgb、RBC、Hct、Plt、WBC、PT、APTT、TT、FIB。结果 AT组T2 的Hgb、RBC、Hct值明显低于HD组 (P <0 0 5 ) ,而T3明显高于HD组 (P <0 0 5 ) ,AT组PT、APTT、TT、FIB各项在四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 (P > 0 5 ) ,检验值全部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更有效的减少血细胞流失 ,维护血液的生理功能 ,对于最大限度的避免同种输血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全麻下脊柱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脊柱手术病人24例,随机分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A组n=12)和对照组(B组n=12),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A组病人术前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麻醉后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15ml/kg,B组病人以6 ̄8ml/(kg·h)速度输入复方乳酸钠和羟乙基淀粉及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结果A组病人CVP略升高,Hct略下降,仍在正常范围;术中尿量无明显变化,尿素氮、肌酐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出血量(606±40)ml,比B组病人(1206±62ml)减少48.6%,B组病人术中平均输血量(604±68)ml,而A组病人则完全避免输异体血。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全麻下脊柱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是临床血液保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许多报道表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是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病及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液稀释疗法(简称血稀)则是随着血液流变学的发展而显示出它在治疗和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方面的独特功效。我科一年来应用血稀治疗心脑血管病伴高粘滞血症患者3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邢春涛 《中外医疗》2008,27(23):29-29
用血液稀释治疗100例脑血栓患者,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发现等容血液稀释治疗法可降低血栓的形成,治疗后以解离红细胞聚集现象和解凝溶栓作用为最明显,且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血液生物平衡稀释治疗脑梗塞的血流变观察周海萍1韩玉琴2脑梗塞是一种脑血管缺血性病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残率高。我院应用血液生物平衡稀释治疗脑梗塞,改善血液的凝固性和聚集性,收到了满意效果。对55例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指标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急性血液稀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