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文德 《吉林医学》2010,31(21):3516-3516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100例手术中证实为急性胰腺炎、并行CT检查的患者,观察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CT诊断为急性胰腺炎96例,准确率为96.00%,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76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0例。结论: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中准确率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彩超、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诊断重症胰腺炎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超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为63.3%,CT平扫为80.6%,CT增强为81.6%,CT与彩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对重症胰腺炎的检出率要高于彩超和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要高于CT平扫和增强(P〈0.05)。结论彩超、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为急性胰腺炎组,均行彩超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为60例为非急性胰腺炎组,比较2组彩超检查中IPA血流速度。结果在急性胰腺炎检出率方面,彩超为92.19%(59/64),CT为93.75%(60/6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胰腺炎组患者IPA血流速度(0.19±0.33)m/s明显低于非急性胰腺炎组(0.58±0.3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彩超检查具有安全、准确、无创等多个优点,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 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45 例临床及(或)术中证实为急性胰腺炎、并行CT 检查的患者,观察螺旋CT 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5 例患者中,CT 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42 例,准确率为93%,A 级3例,B 级17 例,C 级15 例,D 级8例,E 级2例.结论:螺旋CT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准确率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结合临床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临床确诊的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并检测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浓度.结果 水肿型胰腺炎36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51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75%;51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89.7%,而螺旋CT结合血淀粉酶和脂肪酶诊断准确率可达100%.水肿型胰腺炎中,Balthazar CT分级A,B之间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值有显著差异;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中,Balthazar CT分级C,D级与E级之间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值有显著差异.结论 螺旋CT结合血淀粉酶和脂肪酶诊断准确率高,两者结合能全面提高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率和病情变化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和MRI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高度疑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确诊皆行CT与MRI检查,依据检查方法将采用MRI检查标记为MRI检查组,采用CT检查标记为CT检查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诊断率。结果:116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MRI诊断报告阳性率为100%,CT诊断报告阳性率为84.4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MRI平扫对全胰增大情况和胰周渗液较为敏感,检出率分别为96.55%、100%,而CT检出率为81.89%、68.1%,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准确率优于CT,建议在急性胰腺炎影像学确诊时直接采用MRI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彩超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彩超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并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腹痛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无胰腺炎。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超诊出率为96.0%,CT诊出率为94.0%,两种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624,P>0.05);观察组有31例为胆源性胰腺炎,彩超诊出率为96.8%,CT诊出率为67.7%,两种检查相比彩超明显高于CT(P<0.05);对照组IPA血流最大速度为(0.58±0.36)m/s,观察组为(0.19±0.33)m/s,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无创、安全、费用低、重复性强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研究64排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与预后。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64排CT检测。结果经过CT检测后符合急性胰腺炎标准的为98例,有效诊断率为98%,其中A级的急性胰腺炎为20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7.7%,B例为33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4%,C级为45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结论64排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比较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对临床制定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案提供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结果 患者胰腺体积均匀性普遍性增大者65例,局限性增大者2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0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7例,诊断准确率96.7%.急性胰腺炎组患者IPA血流最大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无创、经济、准确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同时,选择同时期收治的50例非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彩超检查中IPA血流速度。结果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彩超检出率为92%,CT为94%,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IPA血流最大速度,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于有效的检查方式,其具有高效、安全、无创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并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全部患者接受CT检查后,进行超声诊断,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诊断和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诊断脓肿及胰腺组织坏死的准确率低于CT检查(P<0.05);超声诊断轻型胰腺炎的符合率低于CT检查(P<0.05);但在重型胰腺炎诊断方面,超声诊断并不逊色于CT检查,且超声诊断腹腔积液的符合率明显优于CT检查(P<0.05)。结论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和准确率,且在腹腔积液检出方面,其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临床应结合病症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辅助超声诊断,从而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螺旋CT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纳入研究,采取东芝Aquilion型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同时结合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结果等明确诊断,判断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34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急性水肿型、出血坏死型分别有27例和7例,占79.4%和20.6%。CT检出33例,诊断准确率为97.1%,1例误诊,误诊率为2.9%。结论螺旋CT技术操作简单、无创,检查时间短,能够作为早期鉴别与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一种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7例,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诊断。结果:57例患者经CT检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为14例(24.56%),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为43例(75.43%)。所有患者经CT检查诊断后进行对症治疗,治愈有效率为96.49%。结论:运用CT检查技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能及时发现和确诊病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超扫描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彩超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彩超对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09%、91.38%。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多数可见胰腺弥漫性增大,部分患者胰头或胰尾弥漫性增大,但未见主胰管扩张,其形态规则而饱满、边缘光滑整齐、胰腺体内部回声衰弱而呈弥漫性降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彩超中乐见胰腺不规则、边缘模糊、与周边无清晰界限,存在液化、钙化现象,胰腺体内部回声不均匀降低,可见盆腔或腹腔积液呈无回声暗区。结论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杨卫国 《求医问药》2014,(21):40-41
目的:分析用彩超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比分析其IPA血流的最大速度。结果: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证实,对其病情进行彩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6.15%(50/52),其中共有1例患者的病情被漏诊(漏诊率为1.92%),有6例患者合并假性囊肿,有4例患者合并肝脓肿,有7例患者合并胰腺脓肿。研究组患者IPA血流的最大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彩超技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较高,而且具有无创、经济、安全可靠的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结果作为对比标准,总结CT影像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证实,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急性水肿型64例、出血坏死型16例,CT影像诊断结果为急性水肿型64例、出血坏死型14例,诊断准确率为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准确率高,诊断过程无创、无痛,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工作的首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全面的CT诊断,分析CT检查结果。结果:11例(25.58%)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0例(69.76%)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诊断符合率为95.34%。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4%。结论:CT能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100名患者的病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Balthazar分级的指标来总结各级胰腺炎患者的CT诊断准确率及临床类型的各项指标,观察患者病变范围和CT特征表现。结果所有患者的有效诊断率为91.8%,其中A级患者诊断率90%;B级患者诊断率为92.1%,C级患者诊断率93.3%。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有56名,急性出血型胰腺炎44名。结论 CT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急性胰腺的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资料(100例),应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实施检查。患者入院后接受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及CT检查,比较CT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而得到多层螺旋CT的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2.00%,准确性为91.0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66.00%。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诊断准确率是较高的,显著缩短了检测的时间,具有快速成像等优点,能够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很好的作用,由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联合CT进行相应的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彩超诊断效果;方法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患者均给予CT检查和彩超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另选择5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腹痛者作为对照组,并没有胰腺炎;结果实验组患者应用彩超和CT的诊出率分别为94.0%(47/50)和92.0%(46/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胆源性胰腺炎患者30例,彩超和CT的诊出率分别为96.7%(29/30)和66.7%(20/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IPA血流最大流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安全无创、经济、具有较强的重复性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