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利明  哈少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6):531-532,480
目的对比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底造影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98例119只眼及PCV患者61例68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资料。结果 119只渗出型AMD患眼中,眼底彩照和FFA显示21只眼为经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占17.6%;29眼为微小经典型CNV,占24.4%;69眼诊断为隐匿型CNV,占58%;6只眼CNV与PCV共存,占5%。68只PCV眼中,54只眼荧光素眼底ICGA显示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膨隆灶,占79.4%;14只眼见多个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但无明显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与之相连,占20.6%。造影后期部分息肉状病灶染料渗漏或染色,部分呈息肉状病灶中心为弱荧光,周围环状染色的"冲刷现象"。在疑似PCV的患者中,有90例行ICGA,确诊PCV 61例,占67.8%;PCV约占渗出性AMD的36.36%。结论渗出型AMD与PCV不同的ICGA表现,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 T)治疗有症状的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疗效。设计:前瞻性连续性研究和双中心非对照干预病例研究。受试者:21例22只眼PCV导致的浆液性黄斑病变的亚洲患者,初始最佳矫正视力都低于或等于20/40。所有患者的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A s)显示有荧光素渗漏,吲哚青绿(ICG)血管造影显示有PCV的病变特征。方法:静脉缓慢注射维替泊芬(剂量按6m g/m2计算),注射时间达10m in以上。注射后第5m in时,使用波长为689nm、能量为50J/cm2的激光照射83s,光斑的大小以覆盖ICG造影显示出的息肉状病变和周围异常扩大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临床特点、病程变化和预后。方法4例PCV患者经行眼底彩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氰绿血管造影确诊,随访时间6~2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特点、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或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及其预后。结果4例患者4只眼,眼底均表现为视网膜下出血以及血液性或浆液血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均能透见特征性的视网膜下橘红色病灶。吲哚氰绿造影(ICGA)均显示息肉状病灶。1只眼接受了PDT治疗,另外3只眼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只眼息肉状病灶完全消失,1只眼息肉状病灶部分消退。随访视力0.3以上3只眼。1只眼出现玻璃体出血。结论PCV患者诊断明确,病程预后相对好,光动力疗法是有效治疗方法,但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体征和病史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确诊的11例(11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应用PDT治疗并随访6~30个月,随访期间复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进行FFA,...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9,(5):632-635
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眼底、造影表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及对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雷珠单抗)药物后的治疗反应。方法:取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造影(ICGA)及OCT确诊的42例(42只眼)PCV患者,观察PCV患者的眼底、造影及OCT的表现,并对这4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每月1次,连续3次,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RT)的变化,脂状突起及双层征的变化。结果:PCV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橘红色病灶及脂质沉着为眼底镜下特征性表现;息肉(Polyps)及脉络膜异常分枝血管网(BVN)为ICGA的影像特征;脂状突起,双层征为OCT的影像特征。抗VEGF治疗3个月,患者的BCVA多数有改善;所有患者的CRT均较治疗前降低,部分患者脂状突起及双层征消退。结论:PCV有其特征性的眼底、ICGA和OCT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把握可更好的诊断PCV;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对PCV的治疗有明确的效果,可做为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抗VEGF(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体征和病史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7例(13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应用PDT联合抗VEGF药物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每1个月~1个半月1次,连续治疗3次,随访3~24个月,随访期间复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病变大小与中心凹渗漏/出血吸收状态,行FFA、ICGA、OCT检查。结果:PDT联合抗VEGF治疗后1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5只眼保持不变,3只眼提高1行,5只眼提高2行。FFA和ICGA检查显示5只眼的渗漏停止,3只眼渗漏减轻,5只眼有轻微渗漏。治疗后随诊未见其他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论:PDT联合抗VEGF能使PCV病灶渗漏停止或减轻,促进黄斑区出血、渗出及水肿的吸收,使患者视力稳定或改善,可作为治疗PCV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侧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的时序特征,及渗出性A M D产生前、后玻璃膜疣的形态变化。材料和方法:冰岛A M D遗传学研究项目中的2220例受试者中,有151例为双侧渗出性A M D。对冰岛大学视网膜部的既往资料进行分析,依据65例接受过双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资料明确双眼先后发病的时间间隔。53例患者的后发作眼在渗出性改变产生前接受了眼底彩色照相,对这只眼渗出性A M D产生前、后玻璃膜疣进行分级。结果:患者两只眼渗出性A M D先后发生的时间间隔2.5年(95%CI1.8~3.2,n=65),平均1.8年。82%的病例在4年内第2只眼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中的搏动性息肉样血管(PV)。设计:回顾性观察病例系列。受试者:74例PVC患者的84只眼。方法:对1998—2004年间在Kagoshim a大学医学院诊断为PCV的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显示的搏动性PV。结果:74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评价频域光学相于断层扫描(SD OCT)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鉴别PCV和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方面的价值,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SD OCT诊断PCV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在2012年8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2)例(63只眼)初诊为PCV或wAMD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分析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造影最终确诊为PCV者为24例(25只眼),wAMD者38例(38只眼).当这些患者的SD OCT图像在尖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峰、双层征、多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切迹、代表息肉的低反射腔、高反射硬性渗出这6条特征中,满足第1或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1条可诊断PCV;不满足第1和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3条可诊断为PCV.基于SD OCT的诊断与基于金标准吲哚菁绿造影的诊断相比较,评价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确诊为PCV的25只患眼中有23只眼(92.0%)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确诊为wAMD的38只患眼中则有4只眼(10.5%)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SD OCT诊断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0%和89.5%.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SD OCT诊断PCV的标准.SD OCT在鉴别PCV和wAMD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SD-OCT)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经眼底检查、眼底彩照、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造影确诊的连续PCV患者的SD-OCT图像进行分析,分析PCV在SD-OCT上的主要表现形式。【结果】共95例患者(106眼)纳入该研究,其中18眼(16.98%)出现广泛性出血性色素上皮层脱离(mhPED)伴或不伴视网膜下大出血(MSH),总范围大于12个视盘面积;在无mhPED/MSH的98眼中,78眼(79.59%)可见双线征,71眼(72.45%)见局限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42眼(42.86%)见拇指样隆起息肉病变,65眼(66.33%)见视网膜下积液,20眼(20.41%)见视网膜层间积液,29(29.59%)眼见局限性视网膜下出血。【结论】双线征、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下积液、拇指样息肉病灶以及视网膜下出血是PCV在SD-OCT上常见的5种表现形式,其中以双眼线征和色素上皮脱离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背景:在一项非随机性、公共机构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中,应用维替泊芬对伴有黄斑下渗出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患眼进行光动力治疗。方法:应用PD T治疗40只PCV患眼,以患者最初检查和治疗后超过2年的盲法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CV)患者经光动力学(PDT)治疗后合并眼底出血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6~2011-05在眼科确诊为PCV,经PDT治疗后出现眼底出血或玻璃体出血的患者5例(5眼),分析其临床特征。5例患者在治疗前均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后确诊为PCV;PDT治疗光斑覆盖眼底病灶区,治疗后随诊时间为1,2,3,6,9和12月。结果 3例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视网膜下出血,1例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时出现视网膜下出血,1例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时出现玻璃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4例患者随访至1年时眼底出血大部分被吸收,视力轻度提高,荧光造影显示病灶部位未见荧光渗漏;1例玻璃体出血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出血吸收缓慢,于是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出血消失,但视力未见提高。结论 PCV患者行PDT治疗后可合并眼底出血,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区脉络膜血管脆性增大及息肉状病灶破裂导致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1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的临床病程。方法:采用包括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常规检查方法,对1例68岁的男性左眼PCV患者随访超过60个月。结果: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患者出现反复的黄斑区损害,例如视网膜色素上皮和感觉神经视网膜上皮的浆液性脱离,但视敏度保持良好。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显示,息肉状血管的自然消退伴脉络膜循环的显著变化:一簇息肉状的结构消失,几个月后在远离先前观察到息肉状结构的地方出现明显的小脉络膜血管,表示这并非原先损害的延伸。结果:临床观察显示在某些PCV病例脉络膜的脉管结构可能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72-75
目的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儿34例68眼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小儿34例68眼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研究组34例患儿68只眼中,正常眼3只,占4.4%,1期眼4只,占5.9%,2期眼7只,占10.23%,3期眼2只,占2.9%,4期眼8只,占11.8%;5期眼44只,占64.7%。两组在CRA血流参数方面对比,研究组的PSV及EDV低于对照组,同时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CA血流参数方面对比,研究组PSV及EDV低于对照组,同时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OA血流参数方面对比,研究组PSV及EDV低于对照组,同时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理想,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诊断为渗出型AMD163例157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 larization,CNV)的眼底血管造影资料。结果 54例55眼符合PCV,分别占本组CNV患者163例157眼的33%和35%。除1例为双眼发病外,其余均为单眼。男性36例36眼、女性18例19眼,经统计学分析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t=1.847,P〉0.05)。年龄47~75岁,平均61.8岁。网膜下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后极部,39眼可见橘红色病灶,其中34眼合并黄白色脂质渗出,13眼合并玻璃体积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v,FFA)显示:22眼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12眼网膜下出血联合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9眼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联合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2眼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8眼仅表现为网膜下出血遮蔽伴息肉状斑点样高荧光而无色素上皮和或神经上皮脱离;息肉状斑点样高荧光位置:黄斑区32眼,混合区(黄斑区+血管弓区、黄斑+乳头旁、视盘旁+血管弓区)7眼,血管弓区5眼,视盘旁区3眼,中周区1眼,7眼未显现斑点样高荧光。结论 PCV多见于老年病人,大部分为单眼发病,男女发病率差异不明显,通过临床上见到的后极部大片网膜下出血性合并橘红色病灶和(或)黄白色脂质渗出以及FFA所显示的脉络膜斑点状或花簇状高荧光及其位置,可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儿童高度近视眼的眼底特点。方法:回顾10年中在本院高度近视门诊连续就诊的46例(80只眼)高度近视眼(5岁以下儿童≥-4D,6~8岁儿童≥-6D)儿童(1~8岁,珔x=6.8岁)的医疗记录。最初就诊是年龄在8岁以内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结果:眼底检查显示后葡萄肿1只眼(1.3%),视盘旁轻度脉络膜视网膜萎缩13只眼(16.3%)。所有患者后极部眼底均未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或地图状萎缩灶。26只眼(33.8%)可见视乳头旁近视新月弧,但新月弧相对较小(平均为视盘面积的一半)。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近视眼的眼底改变在儿童患者少见且轻微。除眼球的机械性延长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中的特征性表现,并探讨FEVR患者FFA的诊断标准,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将临床检查确诊为FEVR的患者13例、26只眼纳入研究,经过眼前节及眼底的详细检查,并依据Pendergast制定的FEVR分期标准,对13例26只眼进行FEVR分期,应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成像系统进行检查,记录并分析其眼底特征。结果13例26只眼中,1期15只眼,表现为周边视网膜出现无血管区,多位于颞侧,视网膜血管变直、分支增多、异常吻合;2期7只眼,表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荧光素渗漏;3期2只眼,表现为周边视网膜浅脱离,脱离范围较局限;4期2只眼,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脱离;5期0只眼。结论FFA是诊断FEVR的特异检查指标,对FEVR的分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特征,探讨其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58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眼底表现以视盘苍白水肿为最常见。视野主要表现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相对性或绝对性缺损,其中上方缺损9眼(占15.5%),下方缺损21眼(占36.2%)。大部分36眼(62.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早期视盘缺血区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结论:本组病例42只眼(占72.4%)仅依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可以确定视盘缺血的部位,16只眼(占27.6%)视盘缺血部位的确定需要结合视野检查结果。因此,视野检查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提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与无黄斑变性的对照组比较,对患有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或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且无亲缘关系的日本患者的载脂蛋白E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多态性进行分析。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225例大于50岁的受试者中,PCV患者58例,A M D患者85例,另82例无黄斑变性。采集受试者的血样,对编码载脂蛋白E基因的外显子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扩增,用自动测序仪对DN A进行直接测序。结果:A po E3/3是出现最频繁的基因表型,79.3%的PCV患者、76.5%的A M D患者和67.1%正常人中存在Apo E3/3。但是经过统计分析,出现率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后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例眼底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OTC)、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ICG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以及PDT(光动力疗法)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PCV后合并眼底出血症状发生时间不同,但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显著改善。结论光动力学疗法治疗PCV后合并眼底出血,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