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诊断、分类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诊断特点和分类,规范筛选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12年间收治的51例腕月骨无菌性坏死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早期症状不典型,腕部X线平片是诊断和分类的基础,MRI和同位素扫描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分类以Lichtman的4期分类法最为适用。Ⅰ期1例,经保守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Ⅰ~Ⅳ期50例,共采用8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均达到临床治愈。对已发生塌陷碎裂的月骨,任何方法均不能恢复其正常的形状。结论可应用X线片、MRI、同位素扫描等进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对Ⅰ、Ⅱ期病例宜选用月骨血运重建和生物力学方法;对Ⅲ、Ⅳ期患者选用头状骨移位替代术较合适;对合并舟、三角骨吸收或轻度创伤性关节炎者首选近排腕骨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 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32个月 ,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 ,16例腕痛消失 ,2例仍有轻度腕痛 ,优良率 10 0 %。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 ,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 ,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减压和血管束植入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用自行设计的减压和血管束植入法,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月骨进行钻洞减压和骨间前动,静脉腕背支植入的方法,共治疗11例。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系列随访X线片显示:坏死的月骨不断地被修复,密度明显下降,骨囊性变皆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
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新术式。方法 对 5 0侧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并观测腕部的血管结构。对 10 0侧腕骨标本中头状骨与月骨进行对比观测 ,并做相关性分析。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术 ,替代坏死碎裂的月骨。临床应用 2 0例 ,术后随访 1~ 13年。结果 头状骨与月骨的几何形状、外径和关节面的弧高、弧长极其相似 ,相关性显著。移位的头状骨有可靠的血运。 2 0例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者术后腕痛消失 ,保持了腕高、腕骨间的稳定和腕关节的功能。结论 该术式符合腕关节的功能解剖和力学传导 ,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头状骨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个月,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16例腕痛消失,2例仍有轻度腕痛,优良率100%。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为Kienb?ck病,被描述至今已有110多年。然而,对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分期及治疗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目前月骨无菌性坏死分期主要有Lichtman分期、Schmitt分期、Bain分期,以及基于年龄、月骨状态及腕部状态的新分期和基于术后MRI定量分析的新分期,临床上最常用的是Lichtman分期。尽管已有十几种术式用于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但各个阶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临床医生来说仍然是棘手的问题。该文就月骨无菌性坏死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月骨陈旧性脱位的新术式。方法 对2例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及1例陈旧性月骨脱位行月骨摘除后,自体骨膜联合带血管筋膜蒂骨瓣移植替代月骨术。结果 随访8~36月,2例腕痛消失,1例腕痛缓解,保持了腕高、腕骨间的稳定和腕关节功能。X线照片示替代月骨骨瓣的位置及密度基本正常。结论 应用自体骨膜联合带蒂骨瓣移植作为月骨的替代物,对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脱位的治疗,操作简便、创伤小、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告以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桡骨远端骨瓣转移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 对2例晚期(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桡骨远端骨瓣转移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症状、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影像学的改变,并用Krimmer 评分表和DASH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2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3年和6个月,静息时疼痛均已消失,活动时疼痛程度减低.影像学表现:例1患者X线片月骨可见高密度坏死骨质已吸收,有新骨质形成;例2患者MRI显示坏死骨和腕骨塌陷无进一步进展.2例腕关节功能按Krimmer评分、DASH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桡骨远端骨瓣转移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初步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一种临床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作于1985年始,在对5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及100侧长春出土腕骨标本解剖观测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血管筋膜蒂的头状骨移位术,用于替代坏死碎裂的月骨,以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结果 临床应用22例,术后随访1~13年,全部病例均消除了腕痛,腕关节功能和手的握力有了明显改善,均恢复了原有工作。结论 本手术方法既切除了病灶又保持了腕骨的稳定和腕关节功能,对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功能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月骨摘除后用掌长肌腱球填塞和腕舟骨 ,大、小多角骨 ,头状骨融合固定术(STTC) ,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结果。方法 对 17例患者行坏死月骨摘除术后填塞掌长肌腱球 ,同时行舟骨 -大、小多角骨 ,舟 -头关节融合术。结果 术后随访 14~ 5 8个月 ,平均 2 3.6个月。 9例腕痛完全缓解 ,7例仍有轻度疼痛 ,1例腕痛严重。腕背伸平均度数为术前的 95 %、正常侧的 46 .4% ;掌屈平均度数为术前的 6 5 .4%、正常侧的 5 6 %。握力平均达正常侧的 75 %。 17例中 16例的舟、大、小多角骨、头状骨均已完全融合 ,腕高指数平均为 0 .49。结论 应用该法治疗 、 期的月骨缺血性坏死 ,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和保持腕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月骨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月骨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月骨脱位9例.结果 随访12~34个月,平均21个月,X线片示移位的腕豆骨均未出现密度增高、囊性变、塌陷及碎裂等坏死征象.结论 用带蒂豌豆骨移位是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月骨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治疗腕舟骨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3例腕舟骨骨不连,骨坏死的病人,采用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逆行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临床随访3-28个月,腕部肿胀疼痛及无力症状均消失。13例在3-7个月内,X线片示骨折已全部骨性愈合及骨密度趋向正常。结论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逆行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骨坏死,具有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疗效确切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距骨骨折脱位,防止距骨后期坏死的方法。方法对28例距骨骨折脱位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治疗效果。早期手术,运用克氏针及可吸收螺丝钉固定距骨,跗外侧血管束植入距骨。结果本组28例,随访6个月~9年,平均26个月,优良率为96.4%,效果满意。结论早期手术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距骨骨折脱位,操作方法简单实用,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头状骨带蒂移位与血管蒂骨瓣植入治疗月骨无菌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带骨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的头状骨移位术与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月骨晚期缺血性坏死的结果。方法:对46例患者行坏死月骨摘除,头状骨带蒂移位后以血管蒂骨瓣植入填塞头状骨空隙。结果: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1.5个月,45例腕痛完全消失,1例明显缓解,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结论:2种术式的联合应用对Ⅲ、Ⅳ期月骨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月骨无菌性坏死晚期常用月骨摘除后异位骨替代治疗,我们采用清除月骨死骨保留骨壳带蒂豌豆骨植入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3例,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左侧1例、右侧2例。年龄20~24岁。病史8月~2年,均表现腕关节疼痛、无力、活动受限及间断肿胀。1例有腕部外伤史。按Lichtman分期,Ⅲ期2例,Ⅳ期1例。X线平片像测量腕高比值,手术前0.46~0.50,术后6个月0.49~0.52。  相似文献   

16.
牙托粉月骨假作置换2例报告闫乔生,杜鸿章,穆希胜,李宏伟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fork病,多见于女性.右侧,有外伤史.11、Ill期患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对腕部功能影响颇大,诊断不难,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行研制的牙托粉月骨假体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尺,桡骨远端解剖变异与月骨缺血性坏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月骨缺血坏死关节的尺肌负变异率,桡骨远端关节面尺偏角与正常人关节是否有明显的不同。方法;在年龄,性别,手别匹配以及投照体位标准化的条件下,对28例月骨缺血性坏死的31侧患腕,31侧正常人腕关节正位X线平片进行对比观察,另外还观测了25例单侧发病患者患,健腕的正位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腕舟骨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3例腕舟骨骨不连、骨坏死的病人,采用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逆行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术后临床随访3~28个月,腕部肿胀疼痛及无力症状均消失.13例在3~7个月内,X线片示骨折已全部骨性愈合及骨密度趋向正常.结论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逆行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骨坏死,具有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疗效确切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Kienbck病是以腕月骨无菌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此病的病因、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早在1843年Peste就报告了腕月骨进行性骨软骨病的病例,但直到1910年,Kienbck犤1犦才较为系统地描述了此病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Licht  相似文献   

20.
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病的临床诊治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eck病,是腕关节痛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该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以月骨的缺血坏死为基础,表现为月骨内的骨折,密度、形状发生改变,继发腕关节滑膜炎,腕骨排列紊乱和腕关节不稳征。晚期多造成手的握力低下、腕关节剧痛和功能完全丧失,致残率较高。虽经近90年的临床研究,在病因学、诊断和治疗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迄今为止最突出的问题仍是病因不清,伴之而来的是缺乏针对病因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