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9种中医药期刊近14年糖尿病肾病(DN)文献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并从中调查DN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微机和手检相结合,查阅上述期刊中DN临床治疗性研究文献,选取符合RCT及纳入标准的文献,计算病例总数并统计中医证型.结果:在9种期刊14年刊载的34 366篇文献中,DN临床治疗性研究文献共129篇,有7篇符合RCT及纳入标准;7篇文献152例DN中,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发生率最高,兼证的总发生率以血瘀证出现频次居首;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本证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中医本证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兼证则贯穿于糖尿病肾病早、中、晚各期的病程始终.结论:9种中医药期刊近14年的DN临床治疗性研究文献中,RCT所占的比例仍较低;在糖尿病肾病的不同阶段,其中医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取糖尿病肾病(DN)的证候要素,研究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统计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提取80例符合DN诊断标准的病例证候要素,其分布频率分别为气虚证(25.6%)阴虚证(14.7%)阳虚证(22.1%)湿浊证(22.4%)血瘀证(15.2%),其证型中主证气阴两虚证17例,脾肾气虚证12例,脾肾阳虚证51例为主,兼证:湿浊证42例,血瘀证28例。结论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中医证候主证由气阴两虚证向脾肾气虚证再由脾肾阳虚证进行演变,同时兼证中水湿向湿浊再由浊毒进行演变,其与主证的变化相关。其中气阴两虚证好转率为82.3%,脾肾气虚证好转率为33.3%,脾肾阳虚证好转率为23.5%,提示:随着DN疾病的发展,中医病机由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损及阳至脾肾阳虚证的发展演变规律,其中脾肾阳虚证预后最差,29.2%的患者转入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肾病(DN)及合并不同慢性疾病患者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304例DN住院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患者症状表现等信息进行采集,按中医辨证标准对所有人组患者进行辨证,将采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不同分期的DN患者中医本虚证候分布,同时按合并不同慢性疾病分组,观察DN合并不同慢性疾病时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的特征.结果 DN最常见本虚证候为气阴两虚,Ⅲ期与Ⅳ期DN患者主要本虚证候为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及肝肾阴虚,而DN的Ⅴ期则以脾肾阳虚为主.无合并疾病组以气阴两虚和气血两虚两种证型为主;合并高血压组中肝肾阴虚型例数最多;合并冠心病组以气血两虚型为主.结论 DN发病初始阶段,本虚证多以气阴两虚为主;疾病发展至后期,则阴损及阳,伤及脾肾,高血压及冠心病是糖尿病肾病证候演变及分布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我院糖尿病专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温阳、化瘀通络法治疗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DN)47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确诊为糖尿病。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2],选择符合标准的DN患者,连续3次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μg/min。排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酮  相似文献   

5.
孔丽君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2):511-5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是心内科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严重者需按装永久起搏器。笔者自 1 995年起应用温阳化瘀法治疗本病 3 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 1 977年《中华内科杂志》邀请有关专家研究制订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标准》,中医辨证标准采用 1 98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和1 988年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参考标准》。均符合 SSS诊断标准和中医心肾阳虚兼血瘀辨证标准者作为受试…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以致发生微血管病变引起肾小球硬化,从而导致肾功能障碍和损害~([1])。现代医学以Mogensen DN分期诊断标准将本病分为5期,其中临床期DN即为早期DN,以持续和进行性加重蛋白尿为其主要临床特征~([2])。陈霞波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兹将其运用益气养阴消癥汤治疗早期DN经验浅述如下。1病在脾肾不离血瘀  相似文献   

7.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94~2011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共收集合格文献304篇,其中中医治疗糖尿病140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64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文献进行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血瘀证(44.29%)、气阴两虚证(39.29%)、阴虚燥热证(25.00%)、肾阴虚证(11.43%)、脾气虚弱证(11.43%)、阴阳两虚证(9.29%)、肾气亏虚证(7.86%)、阴虚火旺证(7.14%)、痰湿证(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是血瘀证(53.05%)、气阴两虚证(31.10%)、阴虚燥热证(17.07%)、阴阳两虚证(10.37%)、气虚证(8.54%)、脾肾两虚证(7.93%)、痰湿证(5.49%),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情况,即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为糖尿病的主要证型,治疗应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为主。由于现代糖尿病血瘀证明显增多,在发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其预防应注意调整身心状态、饮食清淡、保精养津。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糖尿病的终末期,治疗棘手,死亡率极高。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该病,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按Mgers诊断标准分期的DN晚期患者。本组16例均为CRF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其中NIDDM14例,IDDM2例。16例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在60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65.7岁。DM病程6~15年,DN病程2~7年。平均血肌酐(305.06±23.94)μmol/L,平均尿素氮(15.67±4.32)mmol/L。 中医诊断分型标准依据中医内科诊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其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比较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DN(III、IV、V期)患者363例,收集其中医症状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DNIII期主要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湿为主;IV期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湿为主,但阴虚呈现下降趋势,而阳虚呈现上升趋势;V期则以气虚、阴阳两虚为主,兼有血瘀、痰湿。结论: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虚证以气阴两虚为多;实证以血瘀、痰湿为多。本病不同发展阶段,病机重点有所不同,但气虚血瘀为其共有病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差异蛋白,同时筛选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Ⅲ~Ⅳ期DN患者70例(气阴两虚证19例,脾肾气虚证18例,血瘀证16例,湿热证17例),同时选择健康受试者35例(健康对照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各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并对差异蛋白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DN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共有9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质荷比(M/Z)分别为2042.57、3291.28、4986.15、5312.69、5564.09、9861.47、10786.53、13392.89、17395.27;2)气阴两虚证与脾肾气虚证之间共有4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2994.77、4986.15、7937.25、2758.91;3)气阴两虚证与血瘀证之间共有4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986.15、16982.62、6819.69、9947.36;4)气阴两虚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3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986.15、11741.33、7001.54;5)脾肾气虚证与血瘀证之间共有3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3448.22、8063.43、9787.21;6)脾肾气虚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5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2144.34、3992.01、8871.35、10568.32、14643.47;7)血瘀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6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233.15、5771.32、5987.18、8496.76、6651.25、13551.94。结论:Ⅲ~Ⅳ期DN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该差异或可作为相关临床诊断的标志物,对探索DN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能够找到差异血清蛋白,可能反映"证"的实质内涵,对今后建立诊断决策模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55例DN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中医证型本证以肝肾阴虚证最多(34.2%),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1.3%),脾肾阳虚证最少(13.5%),标证中血瘀证出现频次居首(36.1%);本证证型分布与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IgG)水平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患者肾衰竭的程度与DN的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和糖尿病肾病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纳入医院随访1年以上且经病理学诊断的DN患者,按照Tervaet提出的糖尿病肾病病理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同时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经肾活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53例,病理分期情况,Ⅰ期52例,Ⅱa期90例,Ⅱb期29例,Ⅲ期141例,Ⅳ期41例;中医辨证分型情况,本虚证中,阴虚燥热证13例,气阴两虚证151例,脾肾气虚证140例,阴阳两虚证49例;标实证中,寒湿证19例,湿热证68例,瘀证212例,痰瘀证54例;中医证型在不同的病理分期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肾脏生存率方面,本虚证中,阴虚燥热证生存率最高,阴阳两虚证生存率最低;在标证中,痰瘀证患者生存率最低。结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分型在不同的病理分期中的分布有规律可循,气阴两虚证、瘀血证发生率高于其他证型;病理分期中的具体指标和不同的中医分型具有相关性;中医分型和糖尿病肾病的生存率相关,阴阳两虚证、痰瘀证患者生存率低,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3.
补肾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证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09~2007-08我院及青田县中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136例.其中男性62例,女件74例,年龄35~82岁.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DN)Ⅲ期的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中医辨证肾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1 85例(2 83只眼 )糖尿病患者包括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90只眼和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1 93只眼。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其中气阴两虚型 2 0 0只眼 ,阴阳两虚型 3 7只眼 ,血瘀气滞型 46只眼。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1 93只视网膜病变眼中有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 0只眼 ,增殖前期 64只眼 ,增殖期 79只眼。分别与病程、发病率、视力及中医证型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病程 5年以下者多为气阴两虚证 ;病程 5~ 1 0年者多为血瘀气滞证 ;病程 1 0年以上者多为阴阳两虚证。血瘀气滞组、气阴两虚组与阴阳两虚组在糖尿病患者中构成比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与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阴阳两虚证和血瘀气滞证者发生视网膜病变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 ,并与病程有一定关系。单纯期和增殖前期病变中多为气阴两虚证 ;增殖期则多为血瘀气滞证和阴阳两虚证。血瘀气滞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损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典型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候与DN危险因素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DNⅢ期、Ⅳ期和Ⅴ期患者共350例,分析DN各期患者中医证候学和实验室指标的异同,对证候积分与15项常用实验室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①证候学分析:DNⅢ期本虚证以气虚、阴虚为主,Ⅳ期以阴虚、阳虚为主,Ⅴ期以阴虚、阳虚和血虚为主。各期标实证均以血瘀证为主。②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血肌酐与阳虚证、餐后血糖与阴虚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湿热证具有典型相关关系。结论:DN中医证候演变是从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最终发展到气血阴阳俱虚的过程,血瘀证贯穿疾病始终。实验室指标与证候积分的典型相关分析为中医药防治DN提供了依据,也为开展中医药多中心临床研究奠定了客观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昆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及体质分析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兼证中痰(湿)浊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将入选病例归为三个主证:气阴两虚证、热盛伤津证、阴阳两虚证;四个兼证:痰(湿)浊证、气滞证、痰(湿)热互结证、血瘀证;中医体质以王琦教授中医九种体质为依据,探索中医证型与体质相关性。结果:在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81.5%),其次为阴阳两虚证、热盛津伤证;在兼证中含血瘀证者最多,为185例,其次兼痰(湿)浊证;兼证中痰(湿)浊证与中医体质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主证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在兼证中,血瘀质所占例数最多,其次为痰(湿)浊证;平和质是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浊证的保护性因素;痰湿质、血瘀质是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浊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95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的中医证型与患者的病程、年龄、IGF-1、Homa-IR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25羟基维生素D等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证阴虚热盛证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证。(2)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有统计学意义,血瘀脉络证的平均年龄最高;各中医证型与病程相关,病程较短者以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多见;而阴阳两虚、血瘀脉络证则多见于病程较长者。(3)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分布与IGF-1、Homa-IR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阴虚热盛证的IGF-1最低,各证型按升序分别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最高,血瘀脉络证次之,而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的HomaIR指数较接近;各中医证型中HBA1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2型糖尿病五种证型分布与25羟基维生素D、高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低密度脂蛋白接近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脂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困脾证的血脂最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IGF-1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病程长短、年龄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自拟降糖饮治疗Ⅰ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9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0例病例均为门诊及入院患者,男50例,女40例,年龄45-67岁,平均5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8年,均无心、脑、肾并发症,均无胰岛素治疗史。除外其它内分泌病史。西医诊断标准按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Ⅰ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标准按1986年5月郑州会议制定的全国《中医虚证诊断标准)之气阴两虚,标准制定如下:倦怠乏力,心慌气短,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尿黄,苔薄或苔少或花剥苔,舌质偏红或暗红,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瘀斑,脉细数或弦细.  相似文献   

19.
自1994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以自拟定水丹贴脐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10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1.1.1诊断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该病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属肾虚证)及西医诊断标准。1.1.2选择病例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该病纳入病例标准及排除病例标准。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中晚期常出现的难治性并发症,易引起终末期肾病,危害人体健康,加重整个社会负担。从中医角度分析,气虚血瘀是DN发病的重要病机,益气活血是其基本治法,近年来中医药研究人员基于气虚血瘀病机探索DN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成就,现从近年来相关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这两方面最新研究成果来综述,以期对DN的临床防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