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和引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及引诱性。方法采用滤纸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毒性,用琼脂打孔的方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引诱性。结果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二者致死全部供试白蚁的时间均为5 d;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均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其引诱白蚁的比率比对照均达74%以上。结论实际配制毒饵采用0.05%氟虫胺浓度即可起到较好的白蚁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筛选理想的白蚁诱杀药剂,本文测定了3种杀虫剂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和驱避效果。方法使用5种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对黑翅土白蚁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再选用100μg/ml烯啶虫胺对黑翅土白蚁开展室内驱避试验。结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 25~20μg/ml烯啶虫胺在24、48和72 h后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杀效果均显著高于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2. 5μg/ml烯啶虫胺处理72 h,白蚁的校正死亡率可以达到100%。烯啶虫胺药后48和72 h的LC_(50)均低于另外2种药剂。驱避作用试验表明,100μg/ml烯啶虫胺药后12 h内对黑翅土白蚁无明显的驱避活性。结论烯啶虫胺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白蚁诱杀药剂。  相似文献   

3.
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的室内毒性和引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性及引诱性。方法采用滤纸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毒性,用琼脂打孔的方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引诱性。结果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二者致死全部供试白蚁的时间分别是13和9 d;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黄胸散白蚁均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其引诱率均高于85%。结论实际配制毒饵采用浓度为0.05%氟虫胺防治白蚁即可起到较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9种不同种类的灭蟑毒饵的不同浓度对美洲大蠊的实验室杀灭效果。方法采用GB/T13917.7-2009方法进行实验室试验,9种原药分别为茚虫威、氟蚁腙、氟虫腈、除虫脲、氟虫脲、乙酰甲胺磷、吡虫啉、硼酸、灭幼脲,每种毒饵原药含量设定为0.1%、0.5%、1%3个浓度梯度,测定结果统计标准按死亡为统计,针刺击倒虫体有反应不记在死亡率范围内。结果吡虫啉、硼酸、灭幼脲3种不同浓度的灭杀效果较差,0.1%、0.5%和1%氟虫腈对美洲大蠊成虫和若虫(IV~VI龄)灭杀效果最好,0.1%氟虫腈毒饵对美洲大蠊成虫的LT503 d,LT704 d,LT905 d,0.5%氟虫腈毒饵对美洲大蠊成虫的LT503 d,LT704 d,LT905d,1%氟虫腈毒饵对美洲大蠊成虫的LT502 d,LT703 d,LT904 d;0.1%氟虫腈毒饵对美洲大蠊若虫的LT503 d,LT704 d,LT905 d,0.5%氟虫腈毒饵对美洲大蠊若虫的LT502 d,LT703 d,LT905 d,1%氟虫腈毒饵对美洲大蠊若虫的LT502 d,LT703 d,LT904 d。结论通过筛选不同种原药及浓度梯度对比试验,得出氟虫腈对美洲大蠊灭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几种药物复配对白蚁的毒力和联合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些新型药剂复配后对白蚁是否有增效作用,为科学开发应用白蚁防治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先把药物单剂用丙酮配制成系列浓度的药液,滴加在滤纸上形成药膜,投入工蚁持续接触,定期检查工蚁的死亡率,求出96 h后的LC50,然后把2种药物单剂的最高浓度按等毒比或其他比例进行混配,稀释成系列浓度,求出复配剂的LC50值和共毒系数,根据孙云沛法判定混剂的联合作用情况。结果噻虫嗪、阿维菌素、甲维盐、氟虫腈、虫螨腈、联苯菊酯这6种药剂,96 h内联苯菊酯对散白蚁的毒力最高,噻虫嗪对散白蚁的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0.919、111.378 mg/L。对乳白蚁来说,虫螨腈的毒力最高,噻虫嗪的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1.868、404.891 mg/L。6种药对散白蚁的毒力均比对乳白蚁的高。虫螨腈、氟虫腈和噻虫嗪这3种药剂两两混配对乳白蚁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在320.8~857.4之间。联苯菊酯分别与虫螨腈、噻虫嗪、氟虫腈混配对散白蚁和乳白蚁均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最低的为183.9,最高的为792.9。阿维菌素、甲维盐与其余药剂的混配对散白蚁和乳白蚁的联合作用大多数为拮抗作用和相加作用,个别为少量的增效作用(增效作用的共毒系数为142.6和188.7)。结论药物混配后对散白蚁、乳白蚁的联合作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轻微的增效作用、相加作用及拮抗作用。复配剂对白蚁是否有增效作用及增效作用的大小,不仅和药物种类及混配比例有关,而且和白蚁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氟虫腈对黑胸散白蚁的药效。方法采用滤纸法了解接触毒性,采用滤纸法和木块法了解驱避性,采用木块法了解选择取食和强迫取食毒性。结果氟虫腈对黑胸散白蚁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同时,在较高浓度下,氟虫睛对黑胸散白蚁具有一定的驱避性。结论可使用50mg/L及以下浓度的氟虫腈防治黑胸散白蚁。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堤坝白蚁立体监测控制系统和应用技术模型。方法以黑翅土白蚁为试验对象,进行白蚁信息素、白蚁引诱饵料和饵剂、监测控制装置等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研究工作。结果经密褐褶孔菌感染的竹屑、白蚁巢抽提液对黑翅土白蚁有显著跟踪活性,混配制作成白蚁监测控制系统的饵料和饵剂,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好的引诱和灭杀效果。结论该系统环保、高效,适合堤坝白蚁防治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研究氟虫腈粉剂对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性。方法采用NY/T 11532-2006测定强制接触条件下的毒性传递性,采用模拟现场试验测定选择接触条件下的毒性传递性。结果强制性接触时,0.02%、0.06%、0.10%、0.25%、0.50%氟虫腈粉剂的毒性传递级数分别为1、1、2、2、3;选择性接触时,喷粉处理白蚁的数量占群体的比例≥4%,且氟虫腈粉剂浓度为0.1%~0.5%时,毒性能有效传递到2 m外的个体。结论氟虫腈具有一定的毒性传递性,强制性接触时,浓度越高,毒性传递的级数越高;选择性接触时,氟虫腈粉剂的最佳浓度在0.1%~0.5%之间,且喷粉处理的白蚁数量不宜低于群体数量的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0.25%氟虫腈.氟铃脲的复配剂对苏州乳白蚁的毒力传递能力。方法在实验室内进行毒力传递试验。结果氟虫腈:氟铃脲=1∶50时,50和100 mg/L浓度下对苏州乳白蚁的胃毒毒力传递有效次数可达到3次;0.25%氟虫腈.氟铃脲粉剂对苏州乳白蚁的接触毒力传递有效次数可达到2次。结论 0.25%氟虫腈.氟铃脲的复配剂在室内试验中对苏州乳白蚁具有较强的毒力传递能力,能够有效的防治苏州乳白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验室内,不同温度和不同受粉白蚁比例条件下,了解0.5%氟虫腈粉剂对黑胸散白蚁的防治效果。方法粉剂传递性生物测定。结果相同温度条件下,白蚁群体随着受粉白蚁比例的增加,死亡速度加快,群体死亡的时间缩短。温度高于20℃时,受粉白蚁的比例为2%的群体全部死亡时间为4~7 d。温度低于或等于20℃时,受粉白蚁的比例为5%的群体全部死亡时间为5~8 d。结论采用0.5%氟虫腈粉剂喷粉灭治白蚁时,温度和受粉白蚁比例对灭治白蚁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当温度高于20℃时,受粉白蚁比例应控制在2%左右;温度低于或等于20℃时,受粉白蚁比例应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自配的蠊洁杀蟑毒饵对德国小蠊的防制效果。方法将毒饵施于有机玻璃方箱内或有蜚蠊活动的模拟现场和酒楼现场,评价该毒饵对德国小蠊的灭杀效果。结果蠊洁杀蟑毒饵对德国小蠊具有极大的引诱力,施药后几秒至几十秒内,施药点周围的德国小蠊均被引诱到药点取食,取食乙酰甲胺磷毒饵的蜚蠊,在取食后18—20h后达到击倒高峰,24h后全部被击倒,30h后供试蜚蠊全部死亡;取食硼酸毒饵的蜚蠊,在取食后2224h出现死亡高峰,3638h后死亡率达100%;模拟现场条件下,取食2种剂型毒饵的德国小蠊在48h内均全部死亡;在酒楼现场防制试验结果显示,施药3d后,酒楼各处再未见蜚蠊活动,杀灭效果达100%。结论蠊沽杀蟑毒饵对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防制效果,商品化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氟虫腈杀红火蚁饵剂药效试验及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控效果,并制定其施用技术规范。方法采用野外小区试验和单蚁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0.0005%、0.005%、0.05%3个浓度梯度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0.05%氟虫腈饵剂的杀灭效果最理想,供试小区内每巢投药量6g,施药3d后即可见效,活动蚁巢校正减退率为9.52%,工蚁校正减退率为43.94%;施药6d后即可达到明显的控制效果,活动蚁巢校正减退率为74.03%,工蚁校正减退率为98.05%;施药27和30d后,工蚁减退率和活动蚁巢减退率均达到100%,并且该药剂对其它节肢动物类群没有明显影响。单蚁巢试验结果表明,0.05%氟虫腈饵剂对25~30cm成熟蚁巢的最适施药量为5g/巢,夏季红火蚁取食活跃时间为17:00以后,冬季为9:00-17:00,将饵剂均匀撒施在蚁丘表面的施药方式工蚁搬运时间最短。结论 0.05%氟虫腈饵剂具有作用快速,杀灭彻底,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安全的特点。其施用技术规范为25~30cm的成熟蚁巢的最适施药量为5g/巢,并应以此为标准视蚁巢大小增减施药量,夏季最适施药时间为17:00以后,冬季为9:00-17:00,最佳施药方式为将饵剂均匀撒施在蚁丘表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成分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差异及其杀灭效果,为合理选择杀蟑胶饵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方法 每个玻璃方箱放50只德国小蠊成虫,雌雄各半,放置食物和水源,正常饲养24h之后取出食物,保留水源,饥饿处理48 h.然后放入杀蟑胶饵,每种胶饵重复3次,同时设置空白对照;24 h后取出胶饵,计算胶饵的失水率和取...  相似文献   

14.
析因设计在灭鼠毒饵诱饵组合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析因设计进行现场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组合筛选灭鼠毒饵,以提高毒饵的接受性,并评价价优选毒饵的灭鼠效果。方法:将食糖、花生油、食盐和鱼粉取2-3种浓度全面组合后制备成36种0.005%溴敌隆颗粒试验毒饵,与对照毒饵一起在现场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运用SPLM中文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优选配方,并利用优选配方毒饵和对照毒饵进行现场灭鼠效果试验。结果:第13号试验毒饵为优选毒饵,摄食系数为1.94,对照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54。鱼粉的添加不但降低了毒饵的接受性,而且与食盐间有交互作用。各诱饵间无二级交互作用。现场灭鼠试验,优选毒饵的灭鼠率为97.1%,对照毒饵为70.0%。结论:应用析因设计组合筛选灭鼠毒饵,方法可行;优选毒饵现场灭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黑翅土白蚁对不同木材及其处理方法偏好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黑翅土白蚁对不同木材及其处理方法的偏好性,为生产上的黑翅土白蚁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野外条件下根据黑翅土白蚁的木材消耗率来确定其偏好性。结果在供试的8种木材中,对杨梅木块的取食率(18.51%)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7种木材。用8种方法对杨梅木块进行处理后,黑翅土白蚁对杨梅木D组(浸泡24 h,晒干;反复3次)的平均取食率(35.45%)显著高于其他7组的取食率。将杨梅木块分别浸泡在5种浓度的果糖溶液中24 h,然后晒干且反复3次处理后,30%果糖溶液浸泡的杨梅木块对黑翅土白蚁具有最好的引诱性。将杨梅木块浸泡于添加了不同浓度引诱物T的30%果糖糖溶液中24 h晒干且反复3次处理后,5%引诱物处理的杨梅木块最受黑翅土白蚁偏好。结论将杨梅木块浸泡于含有5%引诱物T和30%果糖的溶液中24 h后晒干并反复处理3次,可有效地提高杨梅木块对黑翅土白蚁的引诱性和适口性,可以作为监测控制装置中的饵木和饵剂的基饵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氟虫胺诱饵剂防治白蚁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防制效果。方法采用击倒法、抗蛀蚀与野外诱杀法。结果用0.2%氟虫胺处理,3、5d白蚁死亡率分别为65.67%100%,与对照药剂4%灭蚁灵效果相当;0.2%氟虫胺处理的松木块,重量损失率为3.53%;野外诱杀表明,35~50d全巢白蚁死亡,作用效果十分明显。结论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0.08%氟虫胺灭白蚁饵剂对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实验室内进行0.08%氟虫胺灭白蚁饵剂对2种白蚁的毒性、强迫取食和引诱试验,在现场进行防治2种白蚁群体试验。结果在毒性试验中台湾乳白蚁100%死亡的平均时间为8.4 d,黄胸散白蚁100%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2.8 d;在强迫取食试验中,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在51 h内均100%死亡;在引诱试验中,对台湾乳白蚁的引诱率为57.57%,对黄胸散白蚁的引诱率为47.57%;在现场防治白蚁群体试验中,消灭5个台湾乳白蚁群体所需饵剂量平均为31.2 g、平均时间为58.2 d,消灭2个黄胸散白蚁群体所需饵剂量平均8 g、时间平均为50 d。结论0.08%氟虫胺灭白蚁饵剂对2种白蚁具有良好的诱食效果和缓慢的毒杀作用,能够消灭2种白蚁的整个群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高温、潮湿地区埋在地下的诱饵在黑翅土白蚁工蚁未发现前就腐烂变质的问题。方法在重庆市南岸区南山林场的樟树林内,选择4个白蚁危害严重的区域作为试验点。在每个试验点,按照L9(34)正交试验设计要求,以间距5m的方式设置9个处理,每处理各使用4包诱饵。诱饵包使用后每隔7d观察1次,连续观察4次,记录各处理诱饵包被白蚁取食情况和腐烂程度。结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按A1B3C3(包埋材料选择樟树枯枝、埋设深度选择2cm、覆盖措施选择土壤+农膜)方式使用的诱饵包,其被白蚁取食的比率均>75%,腐烂度均为0;按其他方式使用的诱饵包,被白蚁取食的比率<75%,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腐烂。结论利用正交试验可优化诱饵包使用技术,优化得到的使用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诱饵包腐烂的风险,提高诱饵包被白蚁取食的比率,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