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沈阳市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虫媒传染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监测采用笼诱法。结果 2015—2017年共捕获蝇类8 823只,属4科8亚科13属16种,年平均密度为5.12只/(笼·h)。各年度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84、5.62、6.19只/(笼·h),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丝光绿蝇和厩腐蝇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28.56%和24.71%。蝇密度高峰期在6—8月。2015—2017年居民区的平均蝇密度最高为6.57只/(笼·h);农贸市场以丝光绿蝇、厩腐蝇和亮绿蝇为优势种;餐饮店外环境以丝光绿蝇、厩腐蝇和家蝇为优势种;绿化带以丝光绿蝇、厩腐蝇为优势种;居民区以厩腐蝇、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优势种。结论基本掌握了沈阳市蝇类密度、种类构成、季节消长情况。长期系统地对蝇类密度进行监测,为合理制定蝇类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杨浦区4种生境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于2010-2013年每年的3-11月在大型绿地(公园)、中小饭店周边绿地、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4种生境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捕获蝇类5科25属39种1588只,优势种为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横带花蝇、大头金蝇、狭额腐蝇;季节消长曲线呈现6月和9月双高峰,2010年密度最低。在大型绿地、农贸市场、中小饭店周边、居民小区4种生境中,蝇类种群最多的是大型绿地为32种,密度最高的是农贸市场为4.70只/(笼·d)。结论杨浦区有较好的蝇类生境,蝇类种群丰富;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等优势种群需要重点控制;农贸市场是关键控制场所,6及9月前后是控制蝇类及蝇传疾病防控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泰安市城区蝇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蝇类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农贸市场3处、餐饮外环境6处、绿化带3处、居民区3处作为固定监测点,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2007-2010年泰安市城区共捕获蝇类7088只,平均蝇密度为14.8只/笼,家蝇(19.6%)、厩腐蝇(19.6%)和丝光绿蝇(17.1%)为主要优势蝇种;不同生境蝇密度农贸市场>绿化带>餐饮外环境>居民区;蝇密度年际间、生境间消长呈单峰型曲线,蝇类在7、8月出现高峰。结论基本掌握了泰安市城区蝇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重点在7、8月集中灭蝇、防蝇,加强对蝇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以减少蝇媒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和掌握沈阳市蝇类密度、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以及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蝇类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家蝇抗药性监测采用点滴法。结果 2021年沈阳市蝇类监测共捕获蝇类3 292只,蝇类平均密度为11.67只/(笼·h);丝光绿蝇、厩腐蝇和麻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数的44.20%、21.78%和18.80%;不同生境蝇密度不同,最大为绿化带,最小为餐饮外环境;蝇密度动态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在7月。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对家蝇的LD50值分别为0.014、0.048和8.804μg/♀,家蝇对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抗性倍数分别为23.33、4.21、30.36倍。结论 蝇类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将蝇类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结果 2017年共捕获蝇类471只,平均蝇密度为2. 18只/笼。密度最高的为厩腐蝇0. 74只/笼,其次为巨尾阿丽蝇0. 47只/笼、家蝇0. 43只/笼、丝光绿蝇0. 27只/笼、棕尾别麻蝇0. 21只/笼,蝇类密度季节消长不明显。公园绿化带生境蝇密度最高为4. 19只/笼。结论 2017年蝇密度水平较低,防治工作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聊城市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蝇密度情况,为制定蝇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 2012年共捕获蝇类1 454只,平均蝇密度为6.1只/笼。其中,优势蝇种主要有家蝇(95.46%)、市蝇(3.99%)。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基本呈单峰曲线,6-7月形成密度高峰。不同生境蝇密度季节消长曲线相同。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达12.94只/笼。结论 2012年蝇密度水平较低,家蝇、市蝇是重点防控蝇种。建议在蝇密度高峰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蝇密度,减少蝇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营口市区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蝇密度情况,为制定蝇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蝇笼法。结果 2012年共捕蝇2 931只,平均密度为52.34只/笼。其中最多的3种蝇类为丝光绿蝇(1 365只,46.57%)、厩腐蝇(490只,16.72%)、亮绿蝇(284只,9.69%)。丝光绿蝇为主要优势种。7、8月为密度高峰期,密度分别为:85.13、113.50只/笼。结论在成蝇活动期间,重点防治月份为7、8月,重点防治区域为露天农贸市场,相关部门在这些区域要增加灭蝇器械,并保持环境卫生,以减少或者避免由蝇类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与掌握绍兴市区的蝇类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笼诱法。结果绍兴市区2年平均蝇类密度为161.01只/笼,新城区蝇类密度明显高于老城区,2004年蝇类密度明显高于2003年。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巨尾阿丽蝇、亮绿蝇、棕尾别麻蝇、市蝇、铜绿蝇、厩腐蝇的平均密度依次为92.21、17.89、16.30、8.76、8.17、5.21、4.20、3.88、1.21只/笼。蝇类季节消长呈双峰型,高峰在7月、9月。各类型生境蝇类密度分别为绿化带(320.27只/笼)、农贸市场(164.61只/笼)、居民区(125.91只/笼)、餐饮业(112.8只/笼)、垃圾中转站(111.01只/笼)。结论不同时间、调查点、生境的蝇类密度均有差异,气温、孳生环境、防治措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辽宁省蝇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10月,在辽宁省14个市选择居民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公园)、露天农贸市场等4类适合蝇类孳生或活动的场所为监测点,采用诱蝇笼法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 2016年辽宁全省共布笼630个,捕蝇21 640只,蝇类总密度为5.72只/(笼·h),丝光绿蝇、厩腐蝇、家蝇分居前3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4.57%、16.77%、13.50%。从环境类型来看,农贸市场的蝇类密度最高,达9.95只/(笼·h);居民区密度最低,为3.35只/(笼·h)。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基本呈单峰曲线,7月达到峰值,密度为11.06只/(笼·h)。结论了解了辽宁省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情况,应在蝇类密度高峰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蝇类密度,减少蝇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河北省住区重要蝇种密度、季节消长及蝇种构成。方法笼诱法。结果蝇类5月出现,11月消失,全年共有6个月可监测到蝇。7、8月达到密度高峰。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分别占全部监测蝇种构成比的35.75%、13.98%、11.87%、14.24%,合计构成比为75.84%。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捕获到的蝇占全部捕获蝇的64.96%。结论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为河北省优势蝇种,农贸市场和餐饮环境是主要的蝇类孳生场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更好熟悉厦门港区的苍蝇蝇类种群、季节消长规律及密度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降低厦门港区病媒生物水平。方法依照《病媒生物监测方法 (蝇类)》,采用笼诱法,监测时间9:00~15:00,每月中旬监测1次。结果 2012-2013年共开展24次,捕获蝇类1785只,以大头金蝇、家蝇、丝光绿蝇和铜绿蝇为优势蝇种,分别占20.56%、18.26%、10.12%和8.12%。不同蝇类密度生境中,绿化带密度1.63只/笼·h为最高,最低的为办公区密度,0.83只/笼·h。结论厦门港区蝇类优势种群为大头金蝇、家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全年度6~7月份蝇密度最高,2月份最低。不同环境类型中以绿化带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夏区纸纺街2010年蝇类的种群动态,为蝇传疾病的预防和灭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蝇类采用笼诱法。结果蝇类有4科7属11种,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和巨尾阿丽蝇为优势种,分别占蝇类总数的34.8%、18.4%、13.7%和13.4%;家蝇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状,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呈单峰状,而巨尾阿丽蝇呈多峰状。年均蝇密度为:农贸市场>绿化带>餐饮外环境>居民区。优势蝇种优势度季节消长曲线和密度季节消长基本一致。结论家蝇、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为主要防治对象,全区5-11月应开展灭蝇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河北省不同城市住区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不同诱饵诱捕蝇类密度及种群的差异。方法笼诱法。结果共捕获蝇类4科14属19种,以家蝇为常见种;腐鱼作诱饵捕获的蝇类以蝇科为主,占捕获总数的54.22%;红糖醋作诱饵捕获的蝇类以蝇科和丽蝇科为主,分别占39.17%和36.08%;腐鱼、臭豆腐和红糖醋3种诱饵捕获的蝇类密度季节消长规律基本相似,密度高峰期均出现在8月。结论河北省城市蝇类防制的主要蝇种是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棕尾别麻蝇和厩腐蝇。环境整治是控制城市住区蝇类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腐鱼是住区蝇类常规监测中较为适宜的诱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绵竹市苍蝇种类、成蝇密度及滋生繁殖场所,了解其季节消长趋势,以指导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不同环境采用人工捕蝇,观察幼虫滋生场所,对成蝇密度现况进行调查。结果绵竹市2003—2007年笼诱法监测5年内共捕成蝇1459只,平均蝇密度指数为1.73只/笼。有铜绿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家蝇、棕尾别麻蝇、市蝇、巨尾阿丽蝇和厩腐蝇共8个种类,且各年无明显蝇种变化。统计各月累计蝇密度显示高峰均在夏秋季节(5—9月)。化学灭蝇药效测定结果显示灭成蝇药物选择以卫生敌敌畏加凯素灵为佳。结论降低蝇密度,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应采取城市综合治理措施,消除滋生场所。灭蝇要选择低毒、长效和联合用药,防止蝇类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哈尔滨市阿城区食品行业蝇类构成、季节分布和消长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有效的灭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结果10个点共捕蝇1 886只,隶属4科12属14种,蝇类平均密度1.69只/h。其中捕获的厩腐蝇、丝光绿蝇、家蝇、棕尾别麻蝇等为优势种。结论蝇类季节消长与气象条件变化关系密切,蝇类分布与孳生环境有密切关系,这些为控制和消灭蝇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营口岸常见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营口岸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捕蝇1564只。经分类鉴别属于5科,44种。主要有夏厕蝇、厩腐蝇、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尾黑麻蝇、巨尾阿丽蝇、棕尾别麻蝇。其中优势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以7-8月份最高,此次调查为该地区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填补了东营口岸地区医学动物,媒介生物抗生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厦门港区的蝇类种群、密度分布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以便更好控制厦门港区病媒生物水平。方法依照《病媒生物监测方法(蝇类)》,采用笼诱法,监测时间9:00~15:00,每月中旬监测1次。结果 2012-2014年共开展36次,捕获蝇类2 658只,以大头金蝇、家蝇、丝光绿蝇和铜绿蝇为优势蝇种,分别占19.68%、18.13%、9.97%和7.41%。不同环境中蝇类密度以绿化带密度为最高达1.62只/笼·h,办公区密度最低0.79只/笼·h。结论厦门港区蝇类优势种群为大头金蝇、家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全年度蝇密度6~7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不同环境类型中以绿化带密度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本溪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分布,为指导蝇类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捕蝇笼法。结果 2001-2010年本溪市城区蝇种群构成为丝光绿蝇、厩腐蝇、亮绿蝇、家蝇和麻蝇,城区优势蝇种为丝光绿蝇,占68.22%。农贸市场为蝇类主要活动生境;本溪市城区蝇类活动高峰期为每年的6月中旬至9月中旬。结论本溪市居民区宜于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加强蝇类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河南省蝇类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更好地控制蝇类的孳生与繁殖,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蝇笼糖醋诱饵诱捕法。结果 2008-2011年河南省共捕蝇128 623只,其中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40.28%、24.59%和12.74%。捕获蝇类的总平均密度为54.04只/笼,其中2008-2011各年的平均密度分别为55.57、129.48、22.77、19.44只/笼。蝇类总体的季节消长情况为单峰型曲线,最高峰出现在8月份。结论河南省蝇类主要以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主;自2010年后,蝇密度出现明显的下降;河南省蝇类4-10月均有出现,密度最高峰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这种单峰性的分布应与本地的气候有关。本研究整理了近年来河南省的蝇类监测结果,为今后的蝇类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商品诱饵聚蝇2000与传统的糖醋诱饵和腐鱼豆渣诱饵监测蝇类密度的差异,探讨商品诱饵用于蝇类监测的作用。方法捕蝇笼诱捕法。结果聚蝇2000诱饵平均密度为13.94只/笼,介于腐鱼豆渣(190.18只/笼)和糖醋(5.76只/笼)之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0.855 3,P0.05)。3种诱饵诱集的优势种依次是大头金蝇、亮绿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和元厕蝇6种,其中腐鱼豆渣优势种为前3种,糖醋诱饵为后3种,聚蝇2000诱饵是中间的亮绿蝇、棕尾别麻蝇和厩腐蝇,其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χ~2=5 181.545,P=0.000)。3种诱饵的季节消长曲线有一定相关性(r=0.82,P=0.007)。结论聚蝇2000克服了糖醋诱饵分类统计的样本量小、腐鱼豆渣诱饵分类计数工作量大的缺点,监测蝇种数量、季节消长曲线与糖醋和腐鱼豆渣诱饵相吻合,可作为捕蝇笼法诱饵用于蝇类密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