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低温保存的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9眼,术后对其眼压、前房、滤过泡、视力随访观察6~1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27眼眼压由术前32~46mmHg降至术后6~21mmHg,两眼手术失败,眼压未控制;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有22眼,有功能性滤过泡25眼;术后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2眼)和浅前房(1眼)。结论 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形成.有利于青光眼滤过通道的建立,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9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术后随诊12个月,观察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35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正常,4眼因形成无功能滤过泡眼压失控。结论:生物羊膜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的纤维瘢痕化,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梁切除术为临床医师常用的抗青光眼手术,但常由于球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滤过泡下瘢痕形成,阻断滤过泡造成手术失败,且术后并发症较多,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常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近期临床常用的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是目前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持续性浅前房和低眼压,还有滤过泡内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产生胶原纤维使滤过泡瘢痕化,这是导致小梁切除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及术后即形成前房并控制房水滤过量,我们于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及5-FU的临床效果.方法 小梁切除术中制作好巩膜瓣后,将浸透25 mg/ml的5-FU棉片敷贴于巩膜瓣下5 min,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作小梁切除及虹膜根部切除,10-0丝线作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结膜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前房形成平均时间1.2 d,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6.5%,远期平均眼压(15.2±1.7) mm 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及5-FU,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降眼压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已成为最普遍采用的手术,但其术后常发生手术区球结膜下和巩膜之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纤维化、瘢痕形成致滤过道阻塞,使滤过泡难以形成,影响手术成功率。为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的倾向,我院2002年6月-2004年4月使用丝裂霉素C(MMC)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抗瘢痕形成,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疤痕形成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手术中应用抗瘢痕药物,可以抑制巩膜瓣瘢痕增生,从而形成很好的滤过泡,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本文对适用于行滤过手术的青光眼45例54眼,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0.05%浓度,使用1分钟;术后经过3~24个月随访,98%病例伴有白色滤过泡,眼压得到很好的控制。结果:丝裂霉素可以很好的抑制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形成的瘢痕,使结膜内伤口延迟愈合,形成滤过功能良好的滤过泡,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程晓霞 《吉林医学》2014,(8):1623-1624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134只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改良巩膜瓣联合可松解缝线青光眼手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视力矫正、眼压、滤过泡、前房形成等情况。结果: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术疗效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结论:采用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滤过术治疗青光眼具有视力恢复明显、降眼压效果好、前房更稳定、滤过泡形成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植入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4眼)青光眼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在巩膜瓣下植入保存羊膜。观察术后眼压、视野、视力、滤过泡等情况。并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部分术眼视野及视力保持不变或改善,均形成明显的弥散滤过泡。随访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可较好地防止术后组织瘢痕形成,是安全、经济、有效地治疗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0眼青光眼患者,做常规的梯形巩膜瓣与小梁切除术.在巩膜瓣两侧做可调整缝线.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结膜滤过泡.当手术后前房形成稳定或眼压回升大于10mmHg时,拆除巩膜瓣调整缝线.结果:术后第1天全部前房形成良好,术后巩膜瓣可调整缝线2周内拆除,平均7天,缝线拆除后,结膜滤过泡明显增大.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能促进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前房的形成,能有效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术后2周内拆线对眼压具有调节作用,提高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抗青光眼手术主要是小梁切除滤过性手术,滤过术目的在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但如何形成远期的功能性滤过泡,提高远期手术成功率,仍然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在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联合无缝线巩膜瓣治疗各类原发性青光眼,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90年代末逐步完善起来的手术方式,其以巩膜瓣的牢固缝合,抗代谢药物的延缓创口愈合,巩膜瓣缝线调控性拆除或松解及滤过泡旁指压按摩为特征.术毕迅速恢复和维持前房深度,抗代谢药物抑制滤过区瘢痕的形成,通过控制巩膜瓣缝线拆除时间与数目,达到房水通过量并提供形成理想的功能性滤过和合适的眼压控制,有效的维护了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我们对38例(50眼)青光眼患者施行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经观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树辉 《吉林医学》2011,(3):450-450
目的:青光眼术后迅速恢复和维持正常前房深度,按需要改善滤过量并能有效抑制瘢痕形成。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分别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无论在眼压控制上还是在抑制滤过泡瘢痕化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即联合使用小梁切除术、巩膜瓣缝线的松解或拆除方法和影响伤口愈合的抗代谢药物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无论从眼压控制,还是前房稳定方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都明显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防止青光眼滤过术后房水引流不畅和术后浅前房。方法:我们设计并开展了自体巩膜条翻转引流术,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巩膜瓣后,再做一板层巩膜条,翻转后植入巩膜瓣下,两侧做密闭缝合。结果:治疗78只眼术后早期观察前房形成良好,眼压正常。随访2年,1只眼滤过泡消失,手术失败。77只眼滤过泡保持功能滤过泡,眼压正常。结论:自体巩膜条翻转引流术对长期保持滤过功能及防止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层巩膜瓣及球筋膜切除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双眼原发性慢性青光眼患者49例,随机选择一眼作为标准组,行标准小梁切除术;对侧眼为改良组,在标准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作深层巩膜瓣及球筋膜切除。术后观察眼压、滤过泡形态、并发症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在1、2、3月时无明显差异(P为0.3671、0.1331、0.9685),而在术后6、12、18月时,改良组的眼压低于标准组(P为0.0003、0.0196、0.0224)。术后6月有功能滤过泡与无功能滤过泡的构成比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20);两组间巩膜瓣下滤道形成状况不同(P=0.022)。结论:深层巩膜瓣及球筋膜切除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并可获得较低的术后眼压;深层巩膜瓣切除有利于巩膜瓣下滤过道的形成,可简化失败病例的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龄组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牢固缝合,术后眼球按摩临床疗效。方法对46只原发性青光眼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大结膜瓣,巩膜瓣牢固缝合,术后3~5d开始眼球按摩,坚持2~6月,观察术后早期前房形成、滤过泡及眼压情况,并随访1年以上的远期疗效。结果老年组术后早期均未出现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眼球按摩后滤过泡形成良好,远期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老龄组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牢固缝合,术后眼球按摩,可避免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远期滤过道通畅,眼压控制良好。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肖键 《华夏医学》2004,17(6):963-965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晶状体前囊膜移植在防止术后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作用。方法:对27例27眼青光眼白内障行小梁切除术中。植入“∩”型晶状体前囊膜于巩膜床上,并观察术后阻止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及降压作用。结果:经6~23个月随访,功能性滤过泡26眼,非功能性滤过泡1眼,眼压控制良好,并发症少。结论:晶状体前囊膜移植能有效防止小梁切除术后瘢痕性滤过泡形成,进一步提高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小梁切除术是为控制青光眼患者眼压而最常采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作为经典的滤过性手术,小梁切除术虽然能够保证良好的滤过,但术后早期低眼压浅或无前房、远期滤过泡纤维化是其主要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效果.为了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形成功能良好的滤过泡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我院对67例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术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缝合即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近远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青光眼目前多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在术中或术后1月内常用抗代谢药物(5一Fu或丝裂霉素等)预术术后巩膜瓣下纤维增殖形成瘢痕阻塞滤过泡。本院采用小梁切除术中加巩膜瓣缘灼烙治疗51眼青光眼,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本科1994年1月~1995年7月青光眼住院病人作治疗组,共33例,男11例,女22例,共51只眼,平均年龄49.54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急性闭角型17例,慢性闭  相似文献   

20.
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抗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李艳红蒋蕾(附属铁路医院眼科上海,200072)关键词青光眼;丝裂霉素;小梁切除术中图号R775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滤过泡瘢痕形成〔1〕。丝裂霉素为抗肿瘤抗生素,它能够显著地抑制成纤维细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