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128例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眼,对其中的24例继发性青光眼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继发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有术后炎症反应4例占16.7%, 硅油注入过量3例占12.5%,硅油进入前房10例占40.8%,硅油乳化7例占29.0%.经过抗炎联合降眼压药物、及时手术取出过量硅油、YAG虹膜根切术、调整体位,硅油取出术等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眼压.结论 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是这类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可以有效的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2.
硅油充填术后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硅油充填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003年5月~2006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28例(228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出现继发青光眼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周~12个月228眼中发生继发青光眼48眼(占20.7%).常见的原因是硅油对于房角的阻塞引起闭角型青光眼及对于小梁网滤过功能的损害引起开角型青光眼.同时可以看到硅油在眼内存留时间越长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越高.其中有32眼在硅油取出后眼压即恢复正常,13眼给予局部点降眼压的眼药水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3眼经行手术后眼压恢复正常.[结论]硅油充填术后继发青光眼发生率较高,经有效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建强  张秋玲  黄扬 《吉林医学》2013,34(22):4499-450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结果:共治疗575例(636眼),术后观察(平均1~3个月):视力提高477例(占75.0%),视力无变化113例(占17.8%),视力下降46例(占7.2%)。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广泛开展,硅油填充已在治疗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病中得到广泛应用,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青光眼是玻璃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治疗较困难,处理不当可使视力丧失、玻璃体手术失败.我们对2007年1月-2011年1月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硅油急性进入前房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VR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102例(102只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近期视网膜复位97眼(95.1%);91眼随访3~23月,平均13.3月,最终视网膜复位81眼(88.9%).术后最终视力提高78眼(85.7%);0.05以上视力43眼(47.3%).术中主要并发症是医源性裂孔(8眼,7.8%);术后主要并发症分别是白内障(41眼,45.1%)、继发性青光眼(13眼,14.3%)和视网膜脱离(10眼,11%).结论 VR术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26例,其中无晶体眼22例,有晶体眼4例.硅油填充3个月以上,网膜复位好的患者直接取出硅油.无晶体眼患者分别行俯卧位、激光或手术行下方虹膜周切、硅油再注入、角膜下方小梁切除术.有晶体眼患者使用Healon将硅油从前房排出,硅油再入前房者切除晶体、硅油再注入、6点周边虹膜切除.患者眼压控制后随访3个月眼压.结果 除1例无晶体眼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随访3个月眼压控制.21例无晶体眼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眼压得到控制,其中5例单纯采用俯卧位、5例激光虹膜周切、4例手术虹膜周切、2例硅油再注入、2例直接取油、3例行角膜下方小梁切除术.有晶体眼患者4眼眼压均控制,其中3例使用Healon将硅油从前房排出,1例切除晶体、硅油再注入.结论 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经多种方法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住继发青光眼作晶状体摘除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和/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5只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患者作脱位晶状体摘除、小粱切除、玻璃体切割等多种联合手术。[结果]25例患者(25只眼)成功摘除脱位晶状体,22例患者眼压恢复正常,18例患者矫正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摘除术、小粱切除术、玻璃体切割术等多种联合手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完整的晶体后囊膜维持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替代物的稳定性作用,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规范术式。方法:对玻璃体切割联合或不联合晶体摘除,均做完整晶体后囊膜屏障的保留,保持眼球正常生态,稳固眼内填充物。结果:本组行玻璃体切除126只眼,眼内填充物为硅油的75只眼,BSS液的51只眼。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117只眼,透明晶体9只眼;完整留有晶体后囊膜的119只眼,破裂的7只眼。回顾性分析显示硅油填充组后囊膜完整者较破裂者发生角膜混浊、角膜失代偿、前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硅油乳化时间等并发症比率均低。BSS液替代组并发症少。结论: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复位视网膜脱离,完整的晶体后囊膜屏障可限制硅油的游动性,减轻病人持续性强迫俯卧位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植入的中老年患者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将40例(40眼)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并存在白内障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行玻璃体切割硅油植入的同时行白内障手术,3~6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时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先行玻璃体切割硅油植入术,3~6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时行白内障手术。结果两组第1次手术后,观察组可以获得更好的视力;2次术后两组视力无明显差别。两组高眼压发生率、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有白内障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同时行白内障手术可获得较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硅油填充术后急性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患者发生急性难治性青光眼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急性难治性青光眼的9例患者,探讨其可能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所有9例患者经综合降眼压治疗及放出部分硅油等处理,患眼眼压仍不能有效控制,后于硅油填充术后14-18 d行硅油取出、全氟丙烷气体填充术,患眼眼压降至正常范围,且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对于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发生急性难治性青光眼的患者,综合降眼压治疗无效时,可于硅油填充术后14-18 d行硅油取出、全氟丙烷气体填充术,术后既能达到控制眼压的目的,又不影响视网膜的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