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房水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 blast growth factor,bFGF)含量的变化,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抑制晶状体摘除术后前房炎症的机制。方法:家兔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只,行单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实验组手术结束时用浓度为50kU/L的LMWH进行前房灌注。分别于术后1,3,6,15,30,45,60d每组各取6只家兔,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及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的程度进行观察和分级,然后处死动物,抽取房水用Elisa法测定bFGF的含量。另选6只健康家兔测定前房bFGF含量作为基线值。结果:术后1~6d,实验组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及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15d后两组比较无差异。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房水bFGF含量同时升高,实验组1d达峰值,而对照组6d达峰值;达峰值后两组bFGF含量均缓慢下降。术后1~30d对照组bFGF含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45d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浓度为50kU/L的LMWH前房灌注能显著降低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房水中bFGF含量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体外细胞培养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的增生作用,对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浑浊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首先进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分成各5个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TGF-β、IL-1,设空白对照组,进行3H-TDR掺入实验,观察TGF-β、IL-1、bF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结果:TGF-β、IL-1、bFGF对在体外的HLEC增生均有促进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TGF-β、IL-1、bFGF在白内障术后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28只兔均行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手术,分别于术后1、3、7、14、30 d和90 d对术眼进行裂隙灯和眼底检查,并抽取房水于-80 ℃中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术后兔房水中的IL-1β和IL-6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兔房水IL-1β和IL-6含量于术后3、7、14 d和30 d明显升高,术后7~14 d达最高值,且与后囊混浊程度呈正相关.结论:IL-1β和IL-6可能参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老年性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术与晶状体乳化吸出术两种手术对眼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32例(37眼)老年性白内障行经典的现代囊外摘出(10 mm大切口)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60例(64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3.2 mm透明角膜切口)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检测手术前后房水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前房水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观察时期的房水蛋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代囊外摘出术组术后随访90 d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状体超声乳化组术后90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比较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手术与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前一种术式对血一房水屏障损伤较大,且血-房水屏障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2种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9例(98眼),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42例(47眼)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术组;B组47例(51眼)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组,分别观察2组术后视力和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者24眼,占51.06%;其中21眼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3眼不合作者行手术后囊膜切开术。B组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者10眼,占19.61%;其中8眼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2眼不合作行手术后囊膜切开术。2组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术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撕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能更好地减少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方法 36眼儿童白内障中,26眼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囊浑浊,手术采用单纯白内障摘出,Ⅰ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及睫状沟植入。分析后发生白内障形成的因素。结果 36眼中26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72.2%。单纯白内障摘出8眼中5眼发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16眼中11眼发生,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12眼中10眼发生。年龄小,炎症反应重及皮质残留多者发生后囊浑浊者较多。结论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可预防和降低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28只兔均行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手术,分别于术后1、3、7、14、30d和90d对术眼进行裂隙灯和眼底检查,并抽取房水于-80℃中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术后兔房水中的IL-1β和IL-6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兔房水IL-1β和IL-6含量于术后3、7、14d和30d明显升高,术后7~14d达最高值,且与后囊混浊程度呈正相关。结论:IL-1β和IL-6可能参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 antagonist,IL-1ra)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其缓释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将30只(30眼)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术中囊袋内植入空白缓释系统)和C组(术中囊袋内植入IL-1ra缓释系统).术后8周对3组免眼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内皮镜和组织病理学及电镜检查,并检测房水IL-1的浓度.结果 术后12周,A、B及C组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眼数分别为10眼、10眼及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术后1个月,各组兔眼角膜内皮细胞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及术后C组与A组和B组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14d、28 d、56 d,C组房水中IL-1的含量与A组和B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第1、3、7、14、28、56天,A组和B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C组兔眼晶状体后囊表面几乎无或只有散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及纤维蛋白黏附未发现眼内毒性反应.结论 后房内植入IL-1ra缓释系统,可明显抑制房水中的IL-1浓度,有效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该方法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对兔后发性白内障模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s,FAK)mRNA和其下游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kistrin降低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8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行右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extracapsular lens extraction,ECLE)建立后发性白内障模型。随机将8只术眼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眼),术毕实验组囊袋内注入80μg.L-1kistrin0.2mL,对照组注入等量林格氏液。随机选4眼左眼为空白组。术后14d取残留的晶状体囊袋行RT-PCR检测FAK和ERK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空白组)FAK和ERKmRNA表达量少,分别为1.476±0.802、0.576±0.035。ECLE术后14d对照组FAK和ERK mRNA表达量分别为6.496±1.501、1.158±0.573,实验组分别为6.060±1.512、1.262±0.329,2组表达量均较空白组显著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早期,FAK及ERK基因表达上调。应用kistrin未改变此两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少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方法.方法 15岁以下先天性白内障54例(88眼).分为3组:A组进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囊抛光术,共35眼;B组进行超声乳化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共31眼;C组进行超声乳化、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共22眼.≥3岁者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后发障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有31眼在术后25d~3a出现后发障,占88.57%,平均出现时间为11月.B组有23眼在术后45d~2.5a期间出现后发障,占74.19%,平均出现时间为1年5月.C组有3眼在术后50d~2a期间出现后发障,占13.64%,平均出现时间为1年3月.结论 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白内障吸出、后囊环形撕囊术并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3~15岁的患儿进行白内障吸出、后囊环形撕囊术并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并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可有效预防后发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由于组织修复反应,房水中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增加,致使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引起上皮-间质转化,导致后囊膜混浊形成后发性白内障(PCO)。当抗TGF-β抗体或一些蛋白竞争性拮抗TGF-β活性时可以阻止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本文就TGF-β在PCO中发挥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开发防治PCO的特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12.
背景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是后囊膜胶原产生进而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的生物学基础,去整合素可与细胞外基质(ECM)竞争结合整合素分子,理论上可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对兔眼晶状体后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istrin注射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两组兔均行右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建立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模型,术毕kistrin注射组囊袋内注入80 mg/L kistrin 0.2 m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5、7、14 d,在裂隙灯下观察实验动物晶状体PCO情况,并按照Odrich法进行分级.术后14d及3个月分别处死两组兔各6只,取出晶状体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病理改变;行Masson染色观察晶状体囊袋内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晶状体后囊Ⅳ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 术后14 d,生理盐水对照组与kistrin注射组各级PCO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术后1、2、3个月,生理盐水对照组形成2~3级PCO的眼数明显多于kistrin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14、0.022).晶状体组织学检查表明,术后14 d生理盐水对照组LECs层数明显多于kistrin注射组,瞳孔区后囊膜可见单层细胞黏附,kistrin注射组后囊则保持光滑,术后3个月可见生理盐水对照组晶状体后囊的LECs转化为纤维细胞,kistrin注射组较少见.Masson染色显示术后3个月生理盐水对照组晶状体前囊膜撕囊口处与后囊膜之间胶原纤维的蓝绿色染色明显多于kistrin注射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术后14 d及30 d,生理盐水对照组晶状体后囊膜Ⅳ型胶原的灰度值均明显低于kistrin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 结论 去整合素kistrin能够抑制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后晶状体后囊LECs和Ⅳ型胶原增生.  相似文献   

13.
戴南平  姚克 《眼科研究》2003,21(1):8-11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及其抑制因子(TIMPs)的动态变化。 方法20只健康成年家兔,均1眼行晶状体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一未手术眼作为对照组。每4只兔为一组,分别于术后第1、3、7、14、30 d抽取房水,用酶谱分析法和反向酶谱分析法检测各标本中的MMPs的活性及TIMPs量的变化。 结果 正常对照组兔眼内有MMP-2、-7的表达,而MMP-1、-9的表达甚微;术后第1d,房水中MMP-1、-2、-7、-9、TIMP-1和TIMP-2的活性明显升高,这种高水平可持续到术后第14 d,并有显著性差(P<0.05),但在术后第30d其活性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MMPs可能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MMPs/TIMPs平衡的破坏可能影响了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表明TIMPs可能是后囊膜混浊的形成和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IL-1受体拮抗剂缓释系统抑制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1受体拮抗剂(IL-1ra)缓释系统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囊袋内植入空白缓释系统)及C组(囊袋内植入IL-1ra缓释系统).术后8周对3组兔眼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内皮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并检测房水中IL-1的质量浓度.结果 术后12周A、B、C组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分别为10、10、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C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14、28、56 d,C组IL-1质量浓度与A组和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14、28、56 d,A组和B组比较IL-1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C组兔眼晶状体后囊膜细胞增生不活跃,未发现眼内毒性反应.结论 后房内植入IL-1ra缓释系统,可明显抑制房水中的IL-1质量浓度,可有效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兔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囊袋内灌注药物,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眼内组织的副作用.方法 将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8眼).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中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囊袋内分别灌注生理盐水(A组,对照组)、MMC(B组,实验组,0.1 g·L^-1)各0.2 mL,保留3 min,然后环形撕囊,囊外摘出晶状体.术后每日观察并记录早期炎性反应情况,PCO出现的时间及程度;3月后处死动物,抽取房水,测房水细胞及蛋白含量;取下眼球,行HE染色,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眼内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A、B组结膜充血及前房渗出均较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结膜充血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9.25±0.89)d、(9.88±1.13)d,前房渗出时间分别为(6.38±0.92)d、(6.88±1.36)d,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出现时间、混浊程度,2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个月2组房水蛋白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但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2组眼内组织均无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晶状体摘除手术可以造成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术后3个月仍未完全恢复.MMC在0.1 g·L^-1能够有效抑制PCO发生,但并不增加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术后房水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房水一氧化氮(NO)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用新西兰白兔动态观察对照组、晶状体囊外摘出术组(ECCE)和晶状体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ECCE+IOL)眼内炎症反应及房水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2-/NO3-的活性。结果:白内障术反应与房水NOS和NO活性呈动态变化,ECCE+IOL组明显高于ECCE组,且上两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房水NO的变化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高度近视白内障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27例(1081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427例(549眼),B组400例(532眼),其中A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囊袋张力环植入术,B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眼术后均随访18个月,比较术后2组视力、眼压及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均位于正住,A组患者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8者43眼,0.6~0.8者118眼,O.5者89眼,0.4者101眼,0.3者66眼,0.2者80眼,<0.2者52眼;术后第1天眼压为3~47 mmHg(1 kPa=7.5 mmHg),一过性高眼压179眼,其中有一眼因术后高眼压药物无法控制而不得不取出囊袋张力环;随访18个月中有5眼因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而行激光治疗.B组患者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8者40眼,O.6~O.8者110眼,O.5者83眼,0.4者95眼,0.3者69眼,0.2者83眼,<0.2者52眼;随访18个月中有35眼因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而行激光治疗.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囊袋张力环应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有一定的优势,并能降低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65眼儿童白内障施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或后囊中央切除术,并进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26例47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18例18眼.随访3~36个月.结果 60眼(92.31%)保持视轴透明,5眼(7.69%)出现视轴区白色纤维机化浑浊,2眼(3.08%)瞳孔区少量玻璃体嵌顿人工晶状体偏位,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方法 儿童白内障16例(27眼)通过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行白内障摘出、后囊环形撕开、前段玻璃体切除,3岁以上患儿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观察黄斑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情况.结果 17眼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全部术眼OCT检查未发现黄斑水肿.2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7.4%;4眼术后早期出现轻度角膜水肿.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可以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出现,并且不会引起黄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Ⅰ期晶状体后囊膜及局部玻璃体切割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方法  65例 (69眼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8例 3 8眼常规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 ,行Ⅰ期晶状体后囊膜及局部玻璃体切割术 (切割组 ) ,对照组行I期后囊膜切开术。术后观察后囊切口混浊情况。结果 随访 1~ 2年 ,切割组 3 8例 (3 8眼 )均保持视轴清晰 ,无一例发生后发性白内障 ,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 3 1例 (3 1眼 ) ,19例后囊切口未闭合 ,且切口区透明 ,有效率61 2 9%。切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晶状体后囊膜及局部玻璃体切割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