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儿小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组织病变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简称S-P法),检测44例小儿巨细胞包涵体病(CID)尸检腮腺、肾、肝组织石蜡切片组织中CMV感染情况。结果 CMV不仅存在于包涵体巨细胞,还广泛存在于无包涵体形成的巨细胞及开矿正常的细胞。腮腺、肺、直组织CM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1%、59%、37%、27%。62%的全身型CID合并  相似文献   

3.
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疾病是由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疾病,简称CMV病。在作诊断时,必须了解我国小儿主要由母婴传播获得感染,多在婴幼儿期患病。以后病毒长期潜伏在宿主体内。由于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各脏器致敏性不同,小儿CMV病临床变化众多。总的来说,新生儿(包括胎儿)可以产生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的疾病;婴儿感染后多数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胆受损,少数发生间质性肺炎;其他大年龄小儿,仅为无症状性CMV感染(有时CMV也可复制,但不引起疾病)。诊断CMV性疾病必须具备活动性CMV感染和宿主脏器病变临床表现这两个基本条件。由下列检测中任何一项阳性即为活动性CMV感染,如病毒分离阳性,病毒抗原pp65检测阳性,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CMV mRNA阳性,血清学检测CMVIgM阳性。由于婴儿期CMV病以肝胆和肺部疾病多见,除非直接从病变组织中检出活动性CMV感染标记物,才可确定是由CMV引起,若从血、尿等标本查得,就必须排除能够引起同样临床表现的其他病因和病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组织病变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简称SP法),检测44 例小儿巨细胞包涵体病(CID) 尸检腮腺、肺、肾、肝组织石蜡切片组织中CMV感染情况。结果 CMV不仅存在于包涵体巨细胞,还广泛存在于无包涵体形成的巨细胞及形态正常的细胞。腮腺、肺、肾、肝组织CM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1 % 、59 % 、37% 、27% 。62% 的全身型CID合并多脏器受累。肺组织炎症反应级别和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肺CMV感染的严重程度平行相关。结论 CMV感染细胞广泛,有些感染细胞无形态学变化。全身型CID 易合并多脏器受累。CMV 相关性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且CMV 在其中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09,自引:3,他引:106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infection)是由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CMV)引起[1],在我国相当普遍,且大多在幼年时期发生。据我们1995年至1997年连续3年对1678例就诊小儿筛查结果发...  相似文献   

6.
血尿患儿尿和肾组织中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血尿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地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55例血抗CMV-IgM阳性的血尿患儿尿中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CMV-EA),并对其中6例行肾穿刺活检,进行肾组织中CMV-EA检测。结果 单纯性血尿组患儿尿CMV-EA阳性率为80%(32/40)。非单纯性血尿组患儿尿CMV-EA阳性率为20%(3/15)。对照组尿CMV-EA阳性率为19%(10/53)。单纯性血尿组尿MCV-E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单纯性血尿组和对照组(P<0.005,P<0.05)。6例肾组织CMV-EA检测5例阳性(83%)。肾组织CMV感染细胞多为皮质区小管上皮细胞。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单纯性血尿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7.
8.
人巨细胞病毒对多向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 外半固体培养技术,研究HCVMVAD169株对脐血CFU-Mix集落生长的影响;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检测集落细胞中的HCVM DNA;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集落细胞中HCV早期蛋白P52。结果:HCMVAD169在体外能明显抑制UF-Mix集落生长,集落数随病毒感染滴度的增高而减少,抑制幅度亦加大的趋势;经IS-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线CFU-Mix集落细胞中有HCVMVDNA存在,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缄CFU-Mix涨集落细胞中有HCMV P52的表棕,结论HCMV AD169可抑制 CFU-Mix的分化、增殖;HCMV AD169对CFU-Mix有直接损害作用。此作用可能 是HCMV感染所致的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的主要原因;并证实CFU-Mix集落细胞右存在HCMV蛋白的早期表达。  相似文献   

9.
人巨细胞病毒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巨细胞病毒(HCMV)为疱疹科β属的双链DNA病毒,是人类先天性感染的常见病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可引起严重疾病。对HCMV致病机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的研究始终是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新进展。本文就最近几年来在HCMV免疫逃避机制、与肿瘤关系、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技术、疫苗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儿童先天性感染和出生后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和神经系统迟发后遗症。早期、准确诊断HCMV感染意义重大,但仅依靠临床表现难以对HCMV感染做出明确诊断。现简要介绍HCM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实时定量PCR技术与短时培养法检测尿样本HCM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稚丹  方峰  甄宏  徐翼  刘隽  聂兴草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7):434-436,443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系统定量检测尿样本中HCMV并与短时培养快速诊断半定量法比较。方法根据HCMVul123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GAPDH为内参照校准所检测样本的细胞数,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系统,定量检测132份尿标本中HCMV拷贝数与短时培养结果比较,并同时分析19例接受更昔洛韦治疗前后尿排毒量的变化。结果132份尿标本实时定量PCR结果:短时培养(-)组HCMVDNA为(83±155)拷贝/5×105细胞(n=16例),( )组为(571±231)拷贝/5×105细胞(n=26例),( )组为(792±303)拷贝/5×105细胞(n=35例),( )组为(1126±416)拷贝/5×105细胞(n=16例),( )组为(2201±1043)拷贝/5×105细胞(n=9例);19例38份更昔洛韦治疗前后尿样本中3例治疗前后短时培养结果无改变,而实时定量结果明显改变。结论实时定量PCR法比短时培养法更适于评价抗病毒疗效,而短时培养法判断HCMV是否为活动感染优于实时定量PCR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P6 5抗原血症对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36例CMV感染患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PP6 5抗原、实时荧光定量PCR(RFQ PCR)检测尿CMVDNA及血清ELISA法检测CMVIgM ,比较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并以 35例非CMV感染的患儿作为PP6 5检测的阴性对照。对 18例PP6 5抗原阳性患儿进行短期随访。结果  136例CMV感染患儿从血单个核细胞 (MNC)中检出PP6 5抗原 118例 (118/ 136 ,阳性率 86 8% )。其中 5 3例患儿分别作MNC和多形核白细胞 (PMNL)检测 ,从MNC中检出PP6 5抗原 4 5例 (45 / 5 3,阳性率 84 9% ) ,PMNL中检出PP6 5抗原 4 3例 (43/ 5 3,阳性率 81 1% ) ,MNC与PMNL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m=0 2 5 ,P >0 0 5 )。PP6 5与尿CMVDNA2种方法所检测的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m=1 78,P >0 0 5 ) ;但PP6 5与血CMVIgM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m=5 2 92 ,P <0 0 1)。PP6 5抗原水平与CMV感染的病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全身性感染通常伴高水平抗原血症 ,单脏器感染抗原水平相对较低或阴性(χ2 =38 5 1,P <0 0 0 5 )。PP6 5在感染恢复期转为阴性或低水平 ,病情恶化时明显增高。结论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P6 5抗原血症是诊断活动性CMV感染的有效手段 ,量化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儿活动性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状况,并比较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观察了21例初诊为SLE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对照组观察了21例免疫力正常的骨科患儿,治疗前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自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Ls)中的HCMVpp65抗原和p72抗原,PCR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CMVDNA,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CMVIgM和IgG抗体,结果,实验组活动性HCMV感染发生率为29%(6/21),4例发生于免疫抑制治疗后,另外2例发生免疫抑制治疗前,对照组无1例发生活动性感染,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7),实验组各项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pp6524%(5/21),p7214%(3/21),DNA43%(9/21),IgM10%(2/21),IgG91%(19/21).实验组各项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pp6583%(5/6),p7250%(3/6),NDA100%(6/6),IgM33%(2/6),IgG(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50%(3/6),特异性PCR方法为80%(12/15)外,其余均为100%(15/15),结论:SLE患儿活动性HCMV感染发生率较免疫力正常的儿童显著增高,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可发生,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是早期诊断和监测SLE患儿活动性HCMV感染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提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并经方差分析,获得增强发光酶免疫检测法的最佳实验条件,将其与TS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相结合,建立TSH的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法,并用此方法对59例健康儿童和49例甲状腺疾病患儿进行了血清TSH的检测。结果该方法检测人血清TSH的灵敏度为0.01mIU/L。59例健康儿童TSH的90%正常值范围为0.74~8.53mIU/L;1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TSH值范围为0.02~0.40mIU/L,无一例与正常值重叠;1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弥漫性甲状腺肿患儿TSH值均在正常范围上限;16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的TSH值均大于30mIU/L。结论该方法与RIA、ELISA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基本分清甲状腺功能亢进、低下、正常三种状态,适于临床甲状腺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胚肺成纤维(HEL)细胞周期及复制允许因子Cdt1表达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血清饥饿法同步化HEL细胞于G0/G1期, 用HCMV感染同步化的HEL细胞作为感染组(n=106),同时设模拟感染组为对照组(n=106)。于感染后12,24,48,72,96 h收获细胞。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 RT-PCR法检测Cd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模拟感染组在感染后12 h,24 h 时处于G1期细胞比感染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两组Cdt1 mRNA表达水平在12 h,24 h和48 h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模拟感染组Cdt1 mRNA表达水平的高峰出现在感染后12 h,而感染组的高峰则出现在感染后48 h。结论: ①HCMV感染影响了HEL细胞周期,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期。②HCMV感染使HEL细胞复制允许因子Cdt1 mRNA的表达水平迟滞。③HCMV感染可能通过影响复制允许因子Cdt1的生成而干扰宿主细胞周期,影响宿主细胞DNA合成,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80-58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尿液巨细胞病毒(CMV)在儿科CMV感染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CMV DNA量.结果 (1)280例疑似CMV感染儿有126例尿液中CMVDNA呈阳性,阳性率是45.0%,为症状性CMV感染儿;同年龄组的70例健康儿童尿液中CMV DNA阳性5例,阳性率是7.1%,为无症状性CMV感染儿.症状性感染儿尿液中CMVDNA拷贝数对数值(4.78±0.85)与无症状性感染儿(4.45±1.0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90例症状性CMV感染儿应用更昔洛韦诱导治疗结束时尿液CMV DNA拷贝数对数值(3.74±0.58)较治疗前(4.64±0.90)明显减少(P<0.01),临床症状改善.(3)45例症状性CMV感染儿在治疗后3个月CMVDNA拷贝数对数值(4.41±0.74)较治疗结束时(3.67±0.58)升高(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中CMVDNA量可以诊断CMV感染,但是不能区分CMV感染是症状性感染还是无症状性感染;应避免盲目反复应用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婴儿期生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lrus,CMV)感染状况及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8年3月北京市4家医院联合进行了孕妇、新生儿和婴儿CMV感染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本文选取非先天性CMV感染婴儿210例,检测1岁龄婴儿血清CMV IgG.根据婴儿12周龄尿CMV DNA结果和1岁龄CMV IgG结果,将婴儿分为围产期CMV感染组、婴儿期生后CM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母婴相关资料并检查婴儿1岁时的生长发育状况、智测、眼睛和听力,对3组婴儿的新生儿期状况、1岁龄的生长发育进行比较,对影响婴儿期生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10例婴儿中围产期CMV感染42例、婴儿期生后CMV感染98例、非感染70例,婴儿期生后CMV感染率46.40%,结合前期先天性感染、围产期感染结果,婴儿1岁龄时CMV总感染率为66.85%.3组婴儿出生时与1岁龄时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和总发育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要儿期生后CMV感染组中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比例分别为87.76%、9.18%和3.06%,非感染组为61.43%、21.43%和17.14%(χ~2=17.040,P<0.01).结论 我国婴儿CMV感染非常普遍,非母乳喂养是婴儿期生后CMV感染的重要保护因素.婴儿期生后CMV感染对婴儿的健康和发育没有见到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