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与CE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的正确性和物理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方法:对已经有腰椎正侧位片检查及CT检查结果的患,进行《计算机化电热成像检查》(COMPUTER ELECTROONERMA THERMICN简称C.E.T)分别对健侧和患侧进行自腰部及双下肢温度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患侧与健侧皮肤温度有显差异。结论:说明C.E.T检查对确定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所引起的腰骶神经压迫的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并有助于物理治疗后的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逐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适症状,达到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反弹及治愈的目的。方法: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情志护理、心理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方法,达到改善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通过在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的科学有效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常年未复发。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科学有效护理,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弹及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CT、MRI技术等诊断。研究结束后,金标准以手术结果为准,对比两种方式诊断准确性、各征象检出率、图像质量评分等数据,以评定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CT技术检出25例,准确性83.33%,MRI技术检出29例,准确性96.67%,对比发现MRI技术检出率高于CT技术(P <0.05)。30例LDH间接征象为硬膜囊受压16例、神经根受压13例、脊髓变形14例、椎管狭窄15例、钙化16例,CT技术分别检出12例(75.0%)、10例(76.92%)、7例(57.14%)、8例(53.33%)、13例(81.25%),MRI技术分别检出16例(100.0%)、11例(84.62%)、13例(92.86%)、14例(93.33%)、6例(37.50%)...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方法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5 ̄50岁。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1)髓核游离征:即髓核游离入椎管内;(2)重度突出症:一缘超过椎管前后径的1/2,不整齐,与硬膜囊分界不清;(3)后缘锐角下:即突出后缘超过这前后经的1/2,边缘清能分辩硬膜囊,但突出后缘成锐角;(4)后缘上、下有动征:即非椎间盘平面显示突出椎间盘影。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采用理疗、牵引、电脑中频治疗配合整体康复护理。结果:经过14~21 d的治疗,显效220例,有效44例。结论:临床上常规的康复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扫描及诊断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CT是一种常规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已广泛地应用。本文总结 2 0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CT扫描病例 ,并根据病变程度进行分型 ,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组 2 0 0例中 ,男性 133例 ,女性 67例。年龄 2 0~ 68岁 ,平均 4 2岁。病程半个月至 10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腰部活动障碍及下肢麻木等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CT机为岛津 5 0 0 0T。患者仰卧位 ,常规扫描L3-S1段脊柱 ,层厚和层距均为 5mm。扫描参数为 12 0Kv、12 0mA、2 .0Sec,矩阵5 12 ,…  相似文献   

8.
杨晋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720-3721
选取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CT检查,仪器选用GE公司CT扫描机,层间距2mm,层厚3mm,行上下椎体部分层面水平扫描和L3-S1椎间隙扫描。有2例患者出现L5-S1、L4-L5、L3-L4椎间盘突出,12例患者出现L5-S1、L4-L5椎间盘突出,2例患者出现L4-L5、L3-L4椎间盘突出,36例患者出现L5-S1椎间盘突出,46例患者出现L4-L5椎间盘突出,6例患者出现L3-L4椎间盘突出。 CT检查能直观地显示突出物,能根据突出物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等情况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长短及突出物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MRI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扫描,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4.19%(81/86)明显高于CT诊断84.88%(7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应用MRI和CT的准确率均较高,且MRI于CT,但CT价格相对更低,临床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腿疼痛疾病,其发病率高。CT扫描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诊断符合率可达92%以上。本文对20例经CT诊断并手术证实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性12例,女性8冽,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40岁以下2例,60岁以上5例。1.2临床表现:腰痛伴一侧下肢疼痛麻木者1例,双侧6例。仅有一侧厂肢疼痛麻木者4例。有腰痛而无腿痛者2例。腰前突消失,侧弯畸形,后伸征阳性,腰椎活动受限15例,2例伴有间歇性跛行。20例均有推旁软…  相似文献   

11.
12.
对施行手术治疗的284例腰椎间盘下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成功率达93.7%。护理内容包括术前 志调理,体位及二便训练,术中呼吸调控,反应2的观察,一观察重点,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指导。提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第一环节的细致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郑雪红 《天津护理》2014,(2):160-161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中医学称该病为腰痹病,与气血、经络及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关,病机为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诸病源候论·腰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CT计量诊断(CTQD)预测腰椎问盘突出症(lumbar dise hemiation,LDH)病理形态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1994—01/2000—0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确定了病理形态的395例LDH患者(452个椎间盘,A组)的术前CT图像特征分为5个指标14种表现,进行多因素判别分析,并以多变量判别分析时各变量的赋值为基础制订CTQD表;将A组的CTQD结果与术中所见比较,计算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将2000—02/2002—02收治的363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型治疗组(B组)185例,进行CTQD并按CTQD结果实施分型治疗;未分型治疗组(C组)178例,根据传统经验选择治疗方法。结果 CTQ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73%,92.81%,90.12%和85.49%;B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C组(x^2=5.009,P&;lt;0.05),B组因非手术治疗无效改为手术治疗的比率明显低于C组(x^2=12.773,P&;lt;0.001),B组的平均住院日数明显少于C组(t=7.925,P&;lt;0.001)。结论 CTQD能比较准确地预测LDH的病理形态,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治疗方式有手术、非手术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微创手术治疗。由于受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的制约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首选非手术治疗。如何应用综合疗法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疗效 ,是值得探讨的。1 997年~ 1 999年 ,我们综合保守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1 2 7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7例中 ,男 69例 ,女 58例 ;年龄 60~ 79岁 ,平均 66.7岁。患者均有慢性腰痛史 ,腰痛向一侧或两侧下肢放散至小腿或足背外侧 ,其中左腿痛 60例 ,右侧 2 7例 ,双侧…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今年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20例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有2例进行第二次PLD治疗,使用器材为国产周氏切割器。2观察与护理2.1PLD治疗前护理。(1)心理护理:介入治疗是一门新技术,治疗前先将优点、方法、适应症、手术步骤给病人介绍,并请做过PLD治疗的病人现身说法,以解除紧张恐惧的心理。(2)心电图检查、监测血压及临床检查排除心血管疾患。(3)谨防感冒,戒烟,训练在床上排便。(4)术前一日给…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时机与方法。方法术后从麻醉消失开始进行下肢的自由伸、屈;活动足趾、屈颈运动、直腿抬高活动,到逐渐进行腰背肌的二点式、三点式、五点式、飞燕点水式锻炼至完全康复期。结果按照要求进行功能锻炼,随访优良率为95.3%。结论术后功能锻炼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功能的恢复,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患下肢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特征。方法:选取32例患下肢放射痛LDH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成人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受试者步态进行检测,比较分析2组受试者支撑期分期参数、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及足底各区域压力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左右足在支撑期各阶段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足在前足触地及全足支撑阶段明显低于健侧和对照组,而在前足蹬离阶段明显高于健侧和对照组(P<0.05),健足与对照组在支撑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左右足除第4跖骨(M4)区域外,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第5跖骨(M5)区域外,LDH患者患侧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均低于健侧(P<0.05),除第3跖骨(M3)区域外,患侧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健足与对照组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左右足除第1跖骨(M1)区域,足底各区域压力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M1区域外,LDH患者患足压力峰值均小于健足,其中在M4、M5、足跟外侧(HL)区域患足压力峰值较健足明显降低(P<0.05),患足在第2跖骨(M2)、M4、M5、足跟内侧(HM)、HL区域及健足在M2区域压力峰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下肢放射痛LDH患者足底压力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足底压力测量能为LDH临床诊断、治疗及康复疗效评定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CT所见。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L5、L5/S1两个节段,其主要CT征象:①突入椎管内的髓核所形成的软组织块影;②硬脊膜囊受压、变形、移位;③神经根肿胀、受压移位或湮没;④碎块形成、滑移;⑤Schmorl结节形成;⑥突出的髓核部分钙化;结论:CT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其准确率在91%以上,且能清楚显示局部伴随征象。但也有一定的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